非选择题限时训练2-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争分夺秒限时训(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非选择题限时训练2-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争分夺秒限时训(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选择题限时训练2-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争分夺秒限时训(解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选择题限时练2(限时35分钟)1.有人设计了一个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在溶液中加入只破损了外膜和内膜而其他结构都完整的叶绿体,然后分、两个阶段,按图示条件进行实验,糖的合成速率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从绿叶中提取光合色素的实验中,加入_可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2)为了达到上述实验结果,在阶段还应该向溶液中加入_。除糖以外,阶段积累的物质还有_(至少写三种)。若将阶段的黑暗条件改为光照,是否会对阶段糖的合成速率产生影响?_(填“会”“不会”或“不确定”)。(3)阶段合成了葡萄糖但是合成量较少,原因是_。【答案】 (1). 碳酸钙(或CaCO3) (2). H(NADPH)和AT
2、P (3). 三碳化合物(C3)、NADP+、ADP、Pi (4). 会 (5). 阶段有了光照,叶绿体进行光反应产生了ATP和H,阶段积累的C3就可以合成一定量的葡萄糖,但是C3的量有限且又无CO2的供应,当C3消耗完之后就不能再合成葡萄糖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情境,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能力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以、两个阶段的实验条件为切入点,围绕题意和合作用过程等相关知识,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1)在从绿叶中提取光合色素的实验中,加入CaCO3可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2)阶段设置的条件为黑暗、有CO
3、2,其结果有糖的合成,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暗反应不需要光,但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NADPH)和ATP。可见,为了达到上述实验结果,在阶段还应该向溶液中加入H(NADPH)和ATP。阶段有CO2,可进行CO2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C3);NADPH和ATP被消耗后,将产生NADP+和ADP、Pi,即除糖以外,阶段积累的物质还有三碳化合物(C3)、NADP+、ADP、Pi。题图显示:阶段糖的合成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加入的H(NADPH)和ATP有限,随着它们的大量消耗,糖合成速率也下降,如将阶段的黑暗条件改为光照,则光反应可以为阶段提供H(NADPH)和ATP,因此糖合成速率会加快。(3)
4、阶段合成了葡萄糖但是合成量较少,其原因是:阶段有光照,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和H;阶段积累的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合成一定量的葡萄糖。但因C3的积累量有限且又无CO2供应,当C3消耗完之后就不能再合成葡萄糖了。2. 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填“抗体”或“
5、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答出2点即可)。【答案】(1)抗体(2)A、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及过敏反应的有关知识。抗原进入体内,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传递给T细胞,T细胞一方面会发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
6、细胞会攻击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方面,T细胞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效应B细胞可以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免疫异常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综合征。【详解】(1)抗体、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会引发免疫反应。故要检测小鼠是否发生免疫应答,应该检测抗体水平。(2)A和D组两次注射的抗原相同,故会发生二次免疫,B、C组两次注射的抗原不同,不会发生二次免疫。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再次注射同种抗原,这些记忆细胞可以快速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更
7、多的抗体,发挥更强的免疫反应,及时清除抗原。(3)初次注射抗原甲时,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再次注射抗原,机体会产生较多的抗体,血清中含有抗体,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体会与抗原甲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4)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病,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等。3.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营养级。(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有机碎屑被彻底
8、分解产生的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结构。(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填序号)。空间分布 迁入率 互利共生物种丰富度 种群密度(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答案】(1)生产者 二、三、四 (2)大型真菌、跳虫 无机盐、CO2、H2O(3)水平 (4)
9、(5)c a-b【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杂食性鸟以草本植物等生产者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以蝗虫为食处于第三营养级,以蜘蛛为食处于第四营养级。(2)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图1中的大型真菌和跳虫属于分解者,它们可以将有机碎屑分解成CO2、H2O和无机盐被生产者重新利用。(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择题 限时 训练 2022 年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争分夺秒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