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5 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点35 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35 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35 基因的分离定律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及现象(2)提出问题:由F1、F2的现象分析,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的问题。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遗传图解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过程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方法:测交实验,
2、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画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答案如图所示预期:测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11。(2)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11。(3)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4)适用范围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考向一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
3、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
4、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但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只能验证,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技法提炼“三法”验证分离定律(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5、(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2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B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答案】A【解析】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正确;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
6、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 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考向二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3小鼠体色的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同时对这8只小鼠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鼠的体色情况。杂交组合亲本子代/只雌雄灰白灰白56白灰46灰灰110白白09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请
7、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A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B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C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D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一对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灰色与白色杂交的后代仍是灰色与白色,又灰色与灰色杂交的后代仍是灰色,白色与白色杂交的后代仍是白色,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则为杂合子,为隐性纯合子,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均为隐性纯合子;而若白色对灰色为显性,则为杂合子,为隐性纯合子,均为
8、隐性纯合子,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通过、杂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性状的显隐性进行确定。如果与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与杂交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与杂交的后代全为灰鼠,与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C正确。解题技巧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这可简记成“无中生有”,其中的“有”指的就
9、是隐性性状。(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4)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另一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4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基因型为aa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10、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过程种白果自交后代出现了白果和黄果,说明白果对黄果是显性性状,即白果是显性性状,黄果是隐性性状,AB正确;由于黄果是隐性性状,因此图中所有的黄果的基因型都是aa,C正确;亲本黄果与白果杂交,后代既有黄果,又有白果,为测交实验类型,因此亲本白果和子一代白果的基因型都为Aa,D错误。考向三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5某大学生物系学生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短腿青蛙腿形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到下表结果。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组合1234短腿×长腿长腿×短腿长腿×长腿短腿×短腿子代长腿48469024短腿4648076A长腿为隐性性状,短腿为显性性
11、状B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C短腿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D组合1、2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纯合子【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组合4中亲本都是短腿,后代出现了长腿,且短腿长腿=31,说明短腿对长腿为显性性状,A正确;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B正确;短腿性状的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必须发生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之间,C错误;组合1、2都是测交实验类型,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隐性纯合子,D正确。解题必备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定方法(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2)测交法:待测
12、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明力。(3)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6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一株紫花植株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每一代都可提供白花植株,后代数量足够多。)(1)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基因的_定律。(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预测:第一步:_(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若F
13、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说明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若未出现性状分离,则进行下一步实验。第二步:将F1与白花植株杂交。若F2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若F2全部为白花或出现白花,则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答案】(1)分离 (2)将紫花植株甲自交 Aa AA aa【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并且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因此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要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以采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即第一步将紫花植株甲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如果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并且为杂合子,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如果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紫花为纯合
14、子,再继续与白花杂交。因此第二步将F1和白花植株杂交,如果F2全为紫花,则紫花为显性纯合子,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若F2全部为白花或出现白花,则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考向四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7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得F1,淘汰隐性个体后,再均分成两组,让一组全部自交,另一组株间自由传粉,则两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4,1/2B2/3,5/9C1/3,4/9D3/4,1/2【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既可以进行自交,也可以进行杂交,自交和自由交配是两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基因型相同和
15、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得F1,淘汰隐性个体后,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再均分成两组,让一组全部自交,1/3AA自交不会得到杂合子,2/3Aa自交会得到杂合子,比例为2/3×1/2=1/3;另一组植株间自由传粉,因为AAAa=12,则Aa=42=21,即A的基因频率=2/3,a的基因频率=1/3,随机交配后,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2/3×1/3=4/9;因此,本题答案选C。解题技巧1两种自交类型的解题技巧(1)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杂合子比例为()n,纯合子比例为1()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n×
16、。(2)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2两种随机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1)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次,杂合子比例为,显性纯合子比例为,隐性纯合子比例为。(2)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8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子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
17、杂合子Cpa时,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5/9【答案】D【解析】当p0时,种群只有hh,当p1时,种群只有HH,当0<p<1时,种群可以是只含有纯合子,也可能纯合子、杂合子都有,A正确;只有当pb时,F1Hh基因型频率为,hh和HH基因型频率相等,均为1/4,计算出p0.5,此时亲代才可能只含杂合子,B正确;图示曲线信息表明pa时,Hhhh即2×a×(1a)(1a)2,则3a1,即H为1/3,h为2/3,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比例为1/9,C正确;pc时,HHHh即c22×c×(1c)
18、,求得c,则HH,Hh2××,hh,则F1自交子代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杂合子所占比例1×,D错误。考向五 特殊情况下的性状分离比9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 黄鼠2 378黑鼠2 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 396黑鼠1 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不能稳定遗传B第二组的结果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C黄鼠和黄鼠交配,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D若种群中黄鼠个体占75%,则黄鼠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参考答案】
19、D【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由于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说明黄色皮毛基因显性纯合致死。根据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约为2:1),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所以黄色皮毛小鼠(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AB正确;黄鼠的基因型只能是杂合子(Aa),后代纯合致死,所以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C正确;若种群中黄色(Aa)个体占75%,则黑鼠(aa)个体占25%,则a的基因型频率为(75+25×2)&
20、#247;(75×2+25×2)×100%=62.5%,D错误。 归纳整合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4)合子致
21、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10在生物的遗传基因中存在复等位现象,如a1、a2,但就每一个二倍体细胞来讲,最多只能有其中的两个,且分离的原则相同。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基因:A控制黄色,纯合子致死;a1控制鼠色,野生型;a2控制黑色。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A对a1、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AA个体在胚胎期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下列杂交组合,Aa1(黄色)×Aa2(黄色),则理论上它们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和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3)现
22、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雌鼠杂交,并_。结果预测:如果后代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答案】(1)黄色鼠色=21 (2)Aa2 a1a2 1/8 (3)黑色 观察后代鼠的体色 黄色鼠色11 黄色黑色11【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总结不同的基因型对应的性状:性状基因型黄色AA(纯合致死)、Aa1、Aa2鼠色(野生型)a1a1、a1a2黑色a2a2(1)Aa1(黄)×Aa2(黄)1AA(致死)1Aa1(黄色)1Aa2(黄色)1a1a2(鼠色),所以表现型及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35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