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0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 教师版.docx
《(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0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 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0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 教师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例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著名的湿地,下图为鄱阳湖某处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用图中英文字母表示),该食物网中D的粪便是_(C、D、E、F)的同化量。(2)一般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3)在鄱阳湖一处沼泽地,发现芦苇、茭草香蒲、旱伞竹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结构。这样的分布给该湿地生态系统增添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4)入冬有大量白鹳飞来鄱阳湖,当白鹳发现水面有鱼游的踪迹时,会迅速飞抵水面捕食,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
2、以_。【答案】(1)B和F C、F (2)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3)水平 直接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2)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食用、药用、观赏及科研用属于直接价值。(4)白鹳捕食鱼属于种间关系,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例2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
3、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理启动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等一系列攻坚战和持久战,探索出了“全域治理,系统修复,综合整治,绿色发展,全民参与”的洱海保护治理新模式,有效推动了洱海保护治理的深入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此回答下列问题:(1)洱海保护治理前应先识别构成洱海内生物群落的_并列下名录,再调查不同种类生物的_,为评估环境污染情况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2)分析洱海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现:低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通常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通常较少。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3)在洱海生态治理过程对洱海周边原有湿地进行保护,建立多个自然湿地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
4、护中的_保护;湿地中每利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利用生态资源,且不同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的结果。(4)在洱海周边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地来恢复生态环境,从洱海生态系统破坏和人工修复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活动会影响_。(5)为恢复洱海内生物类群,在洱海内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试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答案】(1)物种组成 种群密度 (2)能量流动逐渐递级,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3)就地 共同进化 (4)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鱼类作为消费者分解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析】(1)治理前
5、,为评估污染情况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通常需要调先识别构成洱海内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并列下名录,再调查该淡水湖中不同种类生物的种群密度。(2)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因此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3)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利用生态资源,且不同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的结果。(4)和人工修复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5)研究表明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是恢复洱海内生物类群一个重要因素,从
6、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中,鱼类作为消费者能分解利用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在20世纪5060年代湖水面积很大,70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松花江水入湖,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回答下列问题:(1)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 ;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2)查干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结构。(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很快消除污染,说明
7、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答案】(1)次生演替 直接 (2)生产者 垂直 (3)微生物的分解 负反馈调节 (4)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解析】(1)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就属于次生演替;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多种价值。其中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由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
8、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因此,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浮游植物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是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深远影响,不合理的干预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例如土
9、地荒漠化;合理干预可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生态农业的建立。科研人员对人类旅游对沂山风景区生态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1)沂山植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研究人员采用_法调查景区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_。(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沂山景区的自然景观,专家提出要进行垃圾分类。请从生态工程的角度说明进行此项举措的理由可能是_。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提出哪些举措恢复沂山景区的自然景观_(至少一项)。(3)通过以上过程,我们可以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_。【答案】(1)生产者 样方 随机取样 (2)垃圾中的大部分可被回收利用,对垃圾进行
10、分类,可以节约资源,且减少垃圾量 合理补种本地物种、在恢复自然景观的同时考虑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等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析】(1)沂山植被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使用样方法时,应该注意随机取样。(2)垃圾分类,可以让垃圾中的大部分可被回收利用,可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垃圾量,废物资源化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若要恢复植被,在补种植被时,应该合理补种本地物种,这是因为本地物种更适应当地环境,成活率高;在恢复自然景观的同时考虑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等,否则会出现“前面种树,后面伐树”的现象。(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深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0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