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生物(全解全析).doc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生物(全解全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生物(全解全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生物·全解全析12345678910BABBCCDBDC11121314151617181920ACDBBCDCABDABCADAC1.【答案】B【解析】所有细胞的细胞膜都有两层磷脂分子,A错误。ATP合成时所需能量有的可能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有的可能来自光能,B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基本单位分别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蛋白质都是氨基酸以脱水缩合方式形成的,其脱水缩合方式相同,D错误。2.【答案】A【解析】表示染色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染色
2、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A错误。表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被破坏,该细胞的核糖体将不能正常形成,B正确。表示核膜,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直接相连,这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紧密联系,C正确。由图示分析可知,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时,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3.【答案】B【解析】长期多食而肥胖的人,其能源物质主要为糖类,因此RQ值最接近1,A正确。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机体靠脂肪供能,因此RQ值会减小,B错误。叶肉细胞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该呼吸方式不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二氧化碳,因此RQ值高于氧气充足时的RQ值,C正
3、确。脂肪因氧含量低而碳、氢含量高,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更多,故其RQ值低于1,D正确。4.【答案】B【解析】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故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急剧下降,属于反馈调节,A正确。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不是细胞核,B错误。过程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缺失或替换,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C正确。细胞内的氧化反应、辐射以及有害物质的入侵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故可来自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D正
4、确。5.【答案】C【解析】苏丹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而不是红色,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麦芽糖,B错误。碘液可用于检测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C正确。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溶液应呈紫色,D错误。6.【答案】C【解析】子一代全是红眼,所以亲本红眼雌蝇是纯合子,关于眼色的基因型是XRXR,A正确。由于子代雄性全是白眼,雌性全是红眼,因此测交实验的F1果蝇为红眼雄性,基因型为BbVvXRY,B、D正确。由于测交子代只有长翅灰身和残翅黑身两种表现型,所以B、b和V、v两对基因位于一
5、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是独立遗传,C错误。7.【答案】D【解析】若抗冻蛋白基因A整合到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相当于双杂合子的个体,自交后代抗冻植株普通植株=151,A正确若两个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与普通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B正确若两个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自花传粉后产生的后代全部含有A基因,C正确。含基因A的植株,若两个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最多可观察到4个基因A,D错误。8.【答案】B【解析】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导致病毒的增殖受阻,A错误。题图显示,A3G单体蛋白在扫描过程中会形成A3G双聚体蛋白,B正确。H
6、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不可能出现T,C错误。流程2为逆转录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单链,D错误。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它们喙的形态(平均长度)发生了改变”,说明干旱导致发生了自然选择,导致三个岛屿中的两种地雀发生了进化,A正确。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基因的总和,由题意可知,岛屿A与岛屿C中的小地雀喙的平均长度不同,说明两个岛屿中小地雀的进化方向不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两个岛屿中种群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干旱后两种地雀的取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取食种子,故仍然属于第二营养级,即干旱改变了地雀取食习惯,但没有改变其
7、营养级,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干旱使小地雀选择食用更小一些的种子,大嘴地雀选择食用更大一些的种子,说明二者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弱,D错误。10.【答案】C【解析】鳗鲡吞饮海水后,Na+进入血液,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据图可知,在海水中,Na+-K+-ATP酶活性上升且Na+-K+-ATP酶活性与Na+排出量变化曲线几乎同步,两者呈正相关,B正确,C错误。鳗鲡由海水洄游进入淡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D正确。11.【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会调控细胞核基因发生表达,而人成熟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就没有甲状腺激素发挥其调节功能的基础,A正确。pre-mRNA
8、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后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才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错误。甲状腺激素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包括垂体细胞在内,D错误。12.【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m1为K/2,因此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在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让其种群数量维持在m1,即让其种群数量维持高速增长的状态,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B正确。去除部分其他鱼类,减缓鲤鱼与其他鱼类的竞争或减少其他鱼类对其的捕食,鲤鱼的K值可能会大于m3,C错误。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在E点后逐渐减小,D
9、正确。13.【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湖泊体积越大,该生态系统最大营养级位置越大(食物中食物链长度的平均值),说明食物链越长,营养结构越复杂,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湖泊体积越大,该生态系统最大营养级位置越大,即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越大,食物链越长,B错误。从图上来看,小型湖泊、中型湖泊具有较高单位体积生产力,但是小型湖泊、中型湖泊食物链较短,营养级别较少,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湖泊体积越大,该生态系统最大营养级位置越大,也就是最大营养级位置主要取决于湖泊体积,D正确。14.【答案】B【解析】灭菌后的培养基需要冷却到50 左右后倒平板,再冷却凝固后将
10、平板倒置保存,A错误。在培养基保存和培养的过程中,平板都必须保证倒置,以防止培养基中蒸发水分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保证尽可能多地接种各种菌种,有利于筛选,B正确,D错误。从有机废水中分离的微生物属于异养型生物,不需要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C错误。15.【答案】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信息的获取:一是从题干中获取鱼肉保鲜的方法,即如何有效抑制ACP的活性;二是从表格中分析出从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的ACP在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溶液中的活性不同,三种鱼的ACP活性在Ca2+溶液中都最低,在Zn2+溶液中都最高;三是从曲线图中得出在最适温度之前,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
11、度的上升而增强,但是超过最适温度后,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由题干信息可知,ACP的最适pH为4.8,为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各反应体系中均需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A正确。由表可知,从草鱼中分离得到的ACP在适宜浓度的Zn2+溶液中活性较高,若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Zn2+,其鲜味保持的时间会变短,B错误。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不同鱼类的ACP相对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错误。由图可知,将宰杀后的鮰鱼放到37 左右环境中ACP活性最大,鲜味最难保持,D错误。16.【答案】C【解析】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A正确。1个DNA复制2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押题 预测 03 山东 生物 全解全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