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4-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卷04-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4-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第四模拟(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南通模拟)如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 结构之间可通过囊泡发生膜的转换C. 结构的化学组成成分中都有RNAD. 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答案】 B 【考点】其它细胞器的主要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解析】【解答】
2、A、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组成,结构为中心体,没有生物膜,A错误; B、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之间在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过程中可通过囊泡发生膜的转换,B正确;C、结构为核膜,其化学组成成分中没有RNA,C错误;D、结构为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消失,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图示中为核膜,为内质网,为线粒体,为中心体,为高尔基体,真核细胞中的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2.(2020·大连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主动吸收钾离子时需要ATP提供能量及酶的参与B. 细菌中
3、ADP转化为ATP时所需能量均来自于呼吸作用C.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接受ATP供能且被H还原D. 人体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十分活跃【答案】 B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分化及其意义,主动运输 【解析】【解答】A、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而ATP释放能量需要酶的参与,A正确; B、有部分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所以ADP转化为ATP时所需能量可以来自光能或化学能,B错误;C、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在ATP提供能量,H作还原剂的条件下将C3还原,C正确;D、人体成熟红细胞不含细胞核
4、和其他细胞器,只含有血红蛋白,所以在成熟过程中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十分活跃,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3.(2020·和平模拟)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II-3、-9无突变基因,该果蝇家谱中突变基因的频率为( ) A.
5、0; 20% B. 27.3%
6、; C. 40%
7、 D. 54.5% .【答案】 C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该突变基因为伴X隐性遗传,根据-8为突变性状,所以-3和-4的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 , -11为突变性状,所以-7的基因型为XBXb , -6的基因型为XbY,-10的基因型为XBY,-9无突变基因,基因型为XBXB , -1的基因型为XBY,由于-6的基因型为XbY,所以-2的基因型为XBXb , -5的基因型为XBY,所以该果蝇家谱中突变基因的频率为(1+1+1+1+1+1)÷(1+2
8、+1+2+1+1+2+1+2+1+1)×100%=40%。即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图示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8号为突变型,且-3无突变基因,所以该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3和-4表现正常,所生的-8含突变基因,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基因。因此突变性状为伴X隐性遗传。设突变基因为b,则正常基因为B,突变型果蝇为XbXb、XbY,正常果蝇为XBXB、XBXb、XBY。4.(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9、0;人巨噬细胞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识别新冠肺炎病毒的特异性受体B. 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某些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这些细胞C. 巨噬细胞吞噬一些被抗体凝聚的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HIV逆转录酶催化形成的产物,可直接整合到细胞的DNA中【答案】 D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人巨噬细胞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都能识别抗原,表面都有识别新冠肺炎病毒的特异性受体,A不符合题意; B.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某些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这些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巨噬细胞吞噬一些被
10、抗体凝聚的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D.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HIV逆转录酶催化形成的产物是单链DNA,单链DNA不可以直接整合到细胞的DNA中,应该是单链DNA形成双链DNA后,可直接整合到细胞的DNA中,D符合题意。 【分析】HIV在T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HIV侵入T细胞后,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 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 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物质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颗粒。 新的病毒释放出来,又去攻击其他T细胞。5.(2020·淄博模拟)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型最大的
11、肉食性猫科动物,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主要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华南虎是虎类中体型最小的亚种之一,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泡等为食,四肢发达而灵活。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体型差异较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北虎和华南虎性状上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东北虎和华南虎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了生殖隔离C. 虎和野猪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共同进化D. 虎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丧失【答案】 B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差异,
12、是由于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所导致,A正确; B、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C、虎要捕食猎物要跑到更快,野猪为躲避捕食也要跑的更快,它们相互选择进行着共同进化,C正确;D、虎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丧失,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2、东北虎和华南虎,处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地理隔离,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属于两个亚种。6.(2020
13、183;景德镇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学相关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南美洲大陆迁徙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由于各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因此不同种群的进化方向也不相同,各种群因此朝不同方向共同进化B. 随着农药的不断使用,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 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 乡村一个池塘,每天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但第二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C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从南美洲大陆
14、迁徙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由于各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因此不同种群的进化方向也不相同,各种群因此朝不同方向进化,但不是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进化,A错误; B、随着农药的不断使用,抗药性害虫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度,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D、乡村一个池塘,每天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但第二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
15、进化。区分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根本是看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2020·哈尔滨模拟)小麦最后长出的一片叶子,在植物学上称为旗叶。旗叶可以很快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送到小麦籽粒里去。现有如下实验装置(如图甲),透明袋中始终保持25、充足的CO2及适宜的光照,套环的温度可调节。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20,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旗叶的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水分主要通过叶片气孔散失)。然后将套环温度调节成5,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小
16、麦籽粒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旗叶的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小麦籽粒在成熟过程中的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呼吸速率较高。其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的场所是_,与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_(至少写出一点)。 (2)若改用与原光照强度相同的绿光照射透明袋中的旗叶,短时间内其细胞叶绿体中C3的含量变化是_;若要提取旗叶叶绿体内的色素,进一步研究C3变化的机理,应选用_试剂。 (3)请根据实验中测定的数据分析,实验的后30分钟CO2的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 【答案】 (1)线粒体内膜(2份);有氧呼吸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
17、中能量是经过一些列化学反应逐步释放的/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有机物中(2分)(2)增加(上升)(2分);无水乙醇(1分)(3)套环温度为5时,葡萄糖向籽粒的运输被抑制,旗叶中葡萄糖量增加(积累),使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所以CO2吸收速率下降(3分)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答】(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细胞呼吸与体外燃烧相比,具有条件更温和,有机物中能量是经过一些列化学反应逐步释放的,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有机物中等特点。(2)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几乎不吸收绿光,将原光照改为强度相同的绿光,则光
18、合作用的光反应速率降低,C3的消耗减少,而C3的合成不变,因此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增加。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色素。(3)由题干可知套环温度为5时,葡萄糖向籽粒的运输被抑制,因此旗叶中葡萄糖量增加(积累),使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所以CO2吸收速率下降。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借助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具体的影响有哪些,并了解限制细胞呼吸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从而正确分析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等。30.(2020·吴忠模拟)脱落酸是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体内的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大豆叶片内叶片相对含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卷04-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517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