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体液调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14 体液调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 体液调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4 体液调节1(2021·1月浙江选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D【分析】在机体的血糖调节中,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其作用是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还能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水平。【详解】A、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正确
2、;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促使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中,使血糖升高,B正确;C、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二者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C正确;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仍会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使机体内二者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D。2(2021·河北高考真题)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和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
3、泌活动B和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和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答案】C【分析】分析题干,血糖浓度升高时的三条调节途径,第一条是体液调节,后两条都是神经体液调节。【详解】A、血糖浓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血糖浓度升高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正确;B、是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B细胞,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节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调节胰岛
4、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节,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防止血糖过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点睛】3(2021·河北高考真题)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B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C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
5、的调节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答案】ABD【分析】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除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参与水盐平衡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B、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B正确;C、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
6、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错误;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体液的总量也会增多,D正确。故选ABD。4(2021·湖南高考真题)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_(填“低
7、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AB C D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无GHIGF-1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组。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_。【答案】GH受体和IGF-1受体 高于 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 B、D 正常小鼠的血清 【分析】据
8、图可知,IGF-1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GH和IGF-1通过体液运输,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有其受体的靶细胞(如软骨细胞)。【详解】(1)据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可作用于软骨细胞,可知软骨细胞表面具有GH受体和IGF-1受体。(2)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3)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
9、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的有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B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C组培养液中添加I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D组。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中应含有IGF-1,结合D组可知,添加的物质是正常小鼠的血清,通过B、C、D、E4组对照,说明没有垂体分泌的GH或GH不能发挥作用,均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有了IGF-1,软骨细胞才能生长,可验证生长激素可通
10、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验证激素作用的实验探究,难度适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3)为验证实验,添加一组IGF-1基因缺失小鼠的血清,可更好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5(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激素激素运输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肾上腺肾上腺素(3)通过_运输(4)_心率加快胰岛B细胞(1)_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垂体(2)_甲状腺(5)_【答案】胰岛素 促甲状腺激素 体液 心脏
11、(心肌细胞) 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分析】激素调节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详解】(1)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由题靶细胞的响应是使心跳加速、心率加快,因此肾上腺素作
12、用于心肌细胞。(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降低。(3)由题干垂体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可知,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点睛】本题考查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种类及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靶器官或靶细胞这一栏的答案应该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响应保持一致。6(2021·湖南高考真题)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
13、(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AB C D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无GHIGF-1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组。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
14、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_。【答案】GH受体和IGF-1受体 高于 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 B、D 正常小鼠的血清 【分析】据图可知,IGF-1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GH和IGF-1通过体液运输,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有其受体的靶细胞(如软骨细胞)。【详解】(1)据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可作用于软骨细胞,可知软骨细胞表面具有GH受体和IGF-1受体。(2)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因
15、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3)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的有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B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C组培养液中添加I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D组。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中应含
16、有IGF-1,结合D组可知,添加的物质是正常小鼠的血清,通过B、C、D、E4组对照,说明没有垂体分泌的GH或GH不能发挥作用,均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有了IGF-1,软骨细胞才能生长,可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验证激素作用的实验探究,难度适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3)为验证实验,添加一组IGF-1基因缺失小鼠的血清,可更好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1(2021湖北模拟)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多种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垂体、甲状腺、胸腺、乳腺、肾上腺等器官属于内分泌系统。激素种类多,量极少,通过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
17、态。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原的合成与血糖含量相关。ABCD【解答】解: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分别能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胸腺激素、肾上腺素,故都属于内分泌腺,乳腺分泌的乳汁直接排到体外,故乳腺属于外分泌腺,错误;激素在体内的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等机制能保证激素含量的稳定,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正确;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之一,故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为了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会增加,错误;血糖可以在肝脏和肌肉细胞等处合成糖原,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
18、,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021辽宁模拟)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激素不参与组成靶细胞的结构C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D某些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解答】解:A、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B、激素不参与组成靶细胞的结构,只能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B正确;C、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C正确;D、某些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故选:A。3(2020·黑
19、龙江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
20、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生理盐水,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错误;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2020
21、183;山东泰安高三二模)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D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由于
22、细胞不停地进行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的影响,导致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也不断发生变化。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以及各器官协调配合下,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注射药物会影响稳态,A错误;B、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浆,肌肉注射先进入组织液,在进入血浆,因此静脉注射的药效更快,B正确;C、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时,该药物的血药浓度应介于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C正确;D、注射药物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当
23、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D正确。故选A。5(2020·安徽蚌埠高三其他)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胶体渗透压有关B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可使血浆渗透压上升C正常机体内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D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答案】C【解析】【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4体液调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