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课《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春》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朗润、酝酿、窠巢”等词的读音和词义。2、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3、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4、学会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5、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春景画面。6、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同上之2、3、4教学难点:同上之3、4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提问法,分组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相关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享美景,都是人间好时节。教材第一单
2、元给我们描绘了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热爱自然亲近生活的情感。学习第一单元,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单元目标:1、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2、 揣摩品味语言3、 练习朗读,把握重音和停连。4、 学习抓住特征描绘景物的方法。5、 感受多彩的四季美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希望的季节,历代文人喜欢描绘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文?诗句取一两个景物写春,容量有限,今天,学习一篇散文,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有水有草有树还有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一起走进第一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请同学们边看画面边捕捉有关作者的信息,看完后请学生讲“从作者简
3、介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作者简介:1、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大量的散文创作,和学术研究;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于哪年8月在北平逝世,享年50岁。 2、作品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
4、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学生说后)教师过渡:朱自清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他笔下的春,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笔墨,一同去领略大好春光。(二)扫清字词障碍1、扫清读音障碍。(学生齐读并注音)朗润rùn 水涨zhng起来 赶趟tàng儿
5、散sàn在草丛 酝yùn酿niàn 窠k巢cháo 宛wn转 应yìng和hè 嘹liáo亮 笼(lng)着 薄bó烟 黄晕yùn 撑chng伞 披着蓑su 戴着笠lì 抖擞su 2、扫清词义障碍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文中指陪衬,使(另一个事物)明显突出。抖擞:振作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三)朗读并初步感知文章情感 学生
6、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根据内容,把握文章基调,把握语调、读出情感,读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和赞美之情。 (2)结构梳理:根据“盼春绘春赞春”的结构提示完成如下任务: 一、盼春(1二、绘春2段:春醒图3段:春草图4段:春花图5段:春风图6段:春雨图7段:迎春图三、赞春(8.9.10)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质疑:文章既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接下来,我们先看第一部分:(一)盼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在这里,作者很明显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春具象化,一步步的向我们走来。2、“盼望着,盼
7、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总的来说:第一部分,总起全文,写的是盼望春天的到来。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把抽象的春天具体化,人格化了。将春天比做人,她的到来便是慢的踩着步子款款而来。更加生动形象。两句叠词的使用,表现了作者对春到来的急切愿望(二)绘春 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部分(27自然段)1、请大家思考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答:主要是对春天的景物的描绘,这里面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人们迎春。2、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春醒),并思考:(1)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看到了什么? (师
8、引导生齐答)答:作者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2)第二段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样子。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