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家家训汇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外名家家训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名家家训汇总.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孔子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1 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2 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3 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4 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5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6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7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8 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9 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10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最著名的是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是明末清初的学者):1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 宜未雨而绸缪,
2、毋临渴而掘井。4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5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6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7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8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9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10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11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12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13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14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15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货财,薄父母,不成人子。16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17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3、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18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19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20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慕自甘,家道难成。21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22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23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24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25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26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27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28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29 家门和顺,虽饕飨不济,亦有余欢;30.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31.读书志
4、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32.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颜氏家训也是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主要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它成书于隋文帝杨坚时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共二十篇,现选第二篇教子篇一部分如下:1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2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3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答罚。4父母威严而有
5、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5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6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诸葛亮诚子书也是非常经典的: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款也是非常精辟的: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
6、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2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3 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4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6 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9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做自己功课,不留
7、待明日,愈积愈难清。12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最简单的家训是元代人别的因之母张氏提出的“三知成人”的家规:“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这个家规很简单,只三句话,但切中要害,抓住教育的精髓。在时隔600年的今天,张氏的“三知成人”教子经,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某些儿童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源于“三不知”:不知畏惧,不怕父母,不怕师长,不怕纪律,不怕法律;不知羞耻,打架骂人不知耻、偷东西不知耻、说假话不知耻、作弊不知耻、不孝敬父母不知耻;不知艰难,不劳动不知艰难、学习上靠家长包办代替不知学习艰难、大手大脚花钱不知生活艰难、浪费粮食不知东西来的
8、艰难。可见“三知成人”的现实意义。最古老的姬旦诚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相传他制作礼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诚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
9、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大意是: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任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土地广阔富饶,用节伯务方式生活,便会永远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你便更显尊贵:只多人众而用畏怯的心理坚守,你就必然胜利;聪明春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博闻强记而用肤浅自谦,你将见识更广。上任去吧,不要因为鲁国的条件优越而对士骄傲啊!科学家摇篮的钱氏家训:无
10、锡鸿山钱氏(原籍浙水),先祖吴越王钱缪。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玄同、钱三强、钱基博、钱钟书、钱复、钱穆、钱逊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王后裔。三十多世,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有评论称钱氏家族千年兴盛,近代俊彦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而钱氏家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钱氏家训基于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角度出发,为子孙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钱缪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一千多年来,遗训和家训)世代相传,更得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力行,成为立族之本,旺族之纲。心术不可得罪
11、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抵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民族英雄的家训,左宗棠与陶少云书:这是左宗棠写给女婿的信。左宗棠从20岁开始就参加进士考试,6年当中,3次入京考试,全部铩羽而归。就这么个看似落魄的落榜生,却成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收复新疆,成为民族英雄。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留心着力为要。事无大小,均有一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
12、事之长进。由此累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邪!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能得到他成功的秘诀。学识和才干,一天不用心,就留出一天的差距,千日不用心,就留下千日的差距。所以随时随地要留心,要勤于琢磨。不管什么样的事务,无论它怎样微小,其中很可能蕴藏巨大的信息量和规律“均有一当然之理”。因此,就身边碰到的事情进行琢磨,一定能琢磨出道道来,从而领悟到真理和科学原理“即事穷理”。警示聪明孩子的家训,陆游放翁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
13、悔。大意是: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最励志的范仲淹家训训子弟语:范仲淹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其中的精华绝妙之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广泛传颁,激励后人。一生治国有略,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成了宋朝的
14、宰相,继续为实现他富民强国的远大理想而奋斗。正是凭着这样的家训、家风,范仲淹家族兴旺数百年。范种淹早年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然后对子弟的教育也是忠恕之道,所以子孙发达,代有达人。范仲淹立范氏义庄,也是很大的功德,对子孙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也奠定了家族发达的基础。苏州天平山的高义园,就是这些历史遗存。妄想莫起,想亦无益,美色莫迷,报应甚速。待人莫刻,一个恕字,作事莫霸,众怒难犯。女色莫溺,汝心安乎,淫书莫看,譬如吃砒。立身莫歪,子孙看样、果报莫疑、眼前悟出。降惊莫损,及早回头,淫念莫萌,怕有报应。暗室莫愧,君子独慎,国法莫玩,政令森严。三字经的家训,王阳明示宪儿:王阳明的家训采用的是简短的三
15、字句的形式,虽然简短,但是却包含了这位心学大师为人处世以及建功立业的法门。每一个字都需要细细品读。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病危时的遗训,刘邦手敕太子文:手敕太子文是刘邦病危时(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三月)为确立嫡长子刘盈为帝位继承人,并对其进行谆谆告诫和嘱托而亲笔撰写的遗训。在这篇遗训中,刘邦深悔早年轻薄文人之举,并以现身说法告诉儿子为学的重要性。同年四月刘邦驾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辅导精品资料 精品班会资料 班级管理艺术 情绪调适资料 生命教育资料 社会适应精品资料 中学励志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 研究性学习资料 教学管理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