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优化与上市公司治理改进.pdf
《股权结构优化与上市公司治理改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权结构优化与上市公司治理改进.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股权结构优化与上市公司治理改进 课题研究人:张宗新、房延安 类 别:上市公司研究类 选 送 单 位 :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发展中心 股权结构优化与上市公司治理改进 目 录: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 (1 )未流通股在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相当大 (2 )国有股股权在公司总股本中占绝对优势 (3 )股权向国家股呈现高度集中性 (4 )法人股股权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比重相当高 二、有效率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的缺位 (1 )国有股持股主体与上市公司关系的异化 (2 )国有产权虚置引致内部人控制 (3 )市场机制对经理人的约束机制残缺 三、股权结构优化对上市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1 )法人治理结构
2、的重构 (2 )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 (3 )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强化 四、结论 1 内容提要: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产权虚置、内部人控制等机制缺陷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状况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高度相关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对提高公司法人治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股权结构的优化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以及对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强化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随着证券市场的纵深发展,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减持国有股份,从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与法人股所占比重较大且不能流通,不利于形
3、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必须对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进行再设计,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提高流通股的比重,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以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较为复杂,既有 A 股、B 股、H 股,又有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等划分。A 股、B 股、H 股虽然能够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但三种股票却因流通市场的不同而彼此处于分割状态。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转让。 截至 1 9 9 9 年末, 我国共有上市公司 9 4 9家,其中 A 股 8 2 5家;在 8 2 5家发行 A
4、股的公司中,有 8 2 家发行了 B 股,有 1 9 家发行了 H 股;另外有 2 6 家公司仅发行了 B 股。表 1 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 2 的股本结构及其变动情况。 从表 1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未流通股在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相当大。截至 1 9 9 9年底,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总股本为 3 0 3 8 . 9 5 亿股,流通股总额为 1 0 7 9 . 6 4 亿股,仅占总股本的 3 4 . 9 5 % 。虽然未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有下降趋势,从 1 9 9 2 年的 6 9 . 2 4 % 下降到1 9 9 9 年的 5 3 . 9 0 % ,
5、 但是仍维持在较高的比例,并一直处于绝对控股水平。 (2 )国有股股权在公司总股本中占绝对优势。1 9 9 2年底国家股比重为 4 1 . 3 8 % ,1 9 9 9 年底为 3 6 . 1 3 % ,平均每年下降不到 1 % ,但从单个股东而言,国家股仍然处于第一大股东地位。以 1 9 9 9年 5 月 1 4 日深沪两市全部 8 6 2家公司为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共有 5 4 1家上市公司设有国家股,占样本总数的 6 2 . 7 6 % , 其国家股所占的比例分布见表 2 。其中国家股比例最高的为轻工机械, 国家股比例为 8 8 . 5 8 % ;国家股比例最低的为 S T 北旅, 国家股
6、比例为 1 . 3 1 % 。 (3 )股权向国家股呈现高度集中性,国有股股东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唯一大股东。在 5 4 1家设置国有股权的上市公司中,其平均持有国家股的比例为 4 5 % 左右。其中有 3 1 2家国有股股东是唯一持股超过 5 % 的大股东,占样本总数的 5 7 . 6 7 % ,有 4 7 3家公司的国有股权处于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占全部设置国有股权上市公司的 8 7 . 4 3 % 。国家股持股主体以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为主。 3 (4 )法人股股权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比重相当高,并有逐步上升并超过国家股的趋势,成为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
7、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国家股不能上市流通, 国家股只能通过协议受让的方式转让给法人股东。同时在上市公司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 许多企业通过购买国有股权 “借壳上市” ,导致法人股比重上升。1 9 9 2年底法人股在总股本中的比重为1 3 . 1 4 % ,到 1 9 9 9年底则上升到 1 9 . 1 2 % 。虽然没有具体的资料说明法人股股东的产权性质,但就经验观察和一些不规则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法人股股东中国有产权占控制地位的比例很高。 表 1 . 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情况 1992 年 12 月 31 日 1999 年 12 月 31 日 股 本 股份数额(亿股) 所占比例(%) 股份数
8、额(亿股) 所占比例(%) 1、未流通股份 47.69 69.24 1664.85 53.90 (1)国家股 28.50 41.38 1116.07 36.13 (2)境内法人股 9.05 13.14 590.51 19.12 (3)外资法人股 2.80 4.07 40.51 1.31 (4)募集法人股 6.49 9.42 190.10 6.15 (5)内部职工股 0.85 1.23 36.71 1.19 (6)其它(转配股) 33.20 1.07 2、流通股份 21.18 30.75 1079.64 34.95 (1)A 股 10.93 15.87 813.18 26.32 (2)B股 10
9、.25 14.88 141.92 4.59 (3)H 股 124.54 4.03 3、股份总数 68.87 100.00 3088.95 100.00 资料来源: 中国证券期货年鉴(2000) 第 186页、第 189页。 表 2 . 上市公司国家股股权所占比重分布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国家股在相应区间的公司数 43 38 71 83 78 95 75 52 6 占样本总数的比重 ( % ) 7.95 7.03 13.12 15.34 14.42 17.56 13.86 9.
10、61 1.11 资料来源: 上海证券报1999 年5月16日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一览表计算整理。 4 二、有效率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的缺位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不仅在于其强大的资本扩张力,而且是以有效率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特征。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其实质在于提供一项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经济主体。然而在经济现实中,利用改制契机进行转换经营机制的企业较少。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1 ) 国有股持股主体的行政化因素致使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不是一种财产所有者与法人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演化成为政治功利与经济目标的混同体,
11、 即使在国有股持股主体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契约,但由于这种契约本身缺乏法律基础与市场基础, 这种契约也会流于形式。在国有股占主导的情况下,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表现在产权上趋于超弱控制,在行政上则趋于超强控制(何浚,1 9 9 8 ) 。经理人员与政府博弈的结果是一部分经理人利用政府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形成对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同时又利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转嫁经营风险,将经济性亏损推诿为体制性因素。这样股份制改制的功能出现严重缺陷,上市公司筹资功能强化,而转制功能无法充分凸现,于是从证券市场上募集数千亿宝贵资金的上市公司却整体出现劣化的趋势。 (见表 3 ) 表 3 . 历年上市公司盈亏状况表
12、 1993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中期 每股收益(元) 0.35 0.32 0.25 0.23 0.27 0.19 0.20 0.10 净资产收益率(%) 14.60 14.20 10.80 9.50 10.99 7.96 7.99 4.16 亏损家数 0 2 17 31 41 77 79 119 亏损比例 (%) 0 0.68 5.26 5.85 5.50 9.16 8.32 11.56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期货年鉴(1999) 第 72页、 中国证券报2000 年 8月 31日。 5 (2 )国有产权虚置引致内部人
13、控制。由于公司治理的本质是解决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处理好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代表与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是在产权诸项权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必要前提与基础。现代公司理论表明,在股权相对集中的条件下,大股东直接对企业实施监控是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关键( R e c h n e r , 1 9 8 9 )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占决定控股地位,以国有股为主导的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严重,国有股权的有效持有主体缺位,致使国有产权虚置,没有形成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大股东对企业的监控机制难以建立,这种制度的缺陷容易衍生经营者
14、道德风险,产生内部人控制。同时,就公司的委托代理机制而言,由于上市公司基本上被国家或法人控制,中小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缺乏监督约束经理人的动力与手段,弱化了中小股东约束,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3 )市场机制对经理人的约束机制残缺。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与制约,是通过有效率的公司价值评定和公司控制权转移的资本市场以及其它一些制度安排来加以实现的,规范的股份制度与股票市场可以通过一系列市场手段(如公司控制权之争、敌意接管、融资安排等)约束经理人行为,迫使经理人努力工作( F a m a , 1 9 8 0 ) 。但在我国目前的股票运行机制下,国家股、法人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重较
15、大,且不能上市流通,因而占总股本比重较小的流通股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卖不能或基本上不发生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破产机制、兼并机制、经理市场效率残缺, 外部股东对企业行为与经理人的约束相应弱化, “用 6 脚投票”机制无法实现。 三、股权结构优化对上市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有深刻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与上市公司本身的股权结构存在密切关系。根据孙永祥对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运作治理机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具有一定集中度、有相对控股股东、并且有其他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较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总体而言更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孙永祥,1 9 9 9 )
16、。 如何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有缺陷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股权结构优化进而寻求国有股的有效退出机制,以提高公司法人治理效率,是当前证券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将着重讨论股权结构优化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产生何种效应。公司价值是股权结构的函数,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促进公司经营运作的治理机制之间具有相关性,因为它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股权结构的变化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治理机制包括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对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强化。 (1)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 如前面所讨论,国家控股且是上市公司唯一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是影响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权结构 优化 上市公司 治理 改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