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4-067-2010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教学教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JT14-067-2010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教学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T14-067-2010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教学教材.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DBJT14-067-2010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T140672010J116552010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Construc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otaryDrilledandBoredPile201007-06发布201009-01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Construc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otaryDrilledandBoredP
2、ileDBJ/T14067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号J116552010主编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大学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0年9月1日黄河出版社2010济南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的通知鲁建标字201015号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局)、各有关单位: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和济南大学主编的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J/T14-067-2010,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山东省住房和城
3、乡建设厅二一年七月六日前言本规程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调查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本规范的初稿、征求意见稿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意见,并经多次编制工作会议讨论、反复修改后,形成送审稿并通过了审查。本规程共有10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准备、稳定液的制备与管理、旋挖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的制备与灌注、质量检查与验收、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本规程由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了提高本规程的质量,请各单位在执
4、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编制管理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3632号,邮编:250014,电子邮箱:xwckgzz),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如下:主编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大学参编单位:山东鑫国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深基建设工程总公司济南鼎汇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刘俊岩高锡刚谭现锋赵玉祥王庆军原玉磊赵光贞孙小杰刘文忠于克猛彭玉明徐文乐刘燕王燕马喜林王立新侯新文任锋陈建敏杨颍赵成主要审查人:宋义仲张敏张爽宋修广韩克胜房泽
5、民姜卫杰罗永现曹怀武周广泉滕德宾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施工准备44.1人员配备44.2技术准备44.3材料准备44.4设备准备54.5场地准备55稳定液75.1一般规定75.2稳定液的制备75.3稳定液的使用85.4稳定液的管理86成孔106.1一般规定106.2干作业旋挖成孔126.3湿作业旋挖成孔136.4套管护壁旋挖成孔146.5复合工艺旋挖成孔157钢筋笼制作及安装168混凝土制备及灌注179质量检查与验收1910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2010.1施工安全2010.2环境保护20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ch
6、nicalterms.23Basicregulations.34Constructionpreparation44.1Personnelallocation.44.2Technicalpreparation44.3Matiarialpreparation44.4Equipmentpreparation54.5Sitepreparation55Stabilizingfluid.75.1Generalregulations.75.2Preparationofstabilizingfluid.75.3Useofstabilizingfluid.85.4Managmentofstabilizingfl
7、uid86Drilling.106.1Generalregulations.106.2Dryrotarydrilling.126.3Wetrotarydrilling.136.4Retainingcasingpipesrotarydrilling146.5Polytechnicrotarydrilling.157Fabricationandemplacementofreinforcementcage.168Preparationandpouringofconcrete.179Qualityexaminationandacceptance.1910Constructionsafetyandenv
8、ironmentalprotection.2010.1Constructionsafety.2010.2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ListofquotedsandardsExplanationofprovisions1总则1.0.1为使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以及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建筑与市政工程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检查与验收。1.0.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设计
9、施工图的要求,精心组织施工。1.0.4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以及本省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旋挖钻机(RotaryDrillingRig)旋挖钻机是利用伸缩钻杆传递扭矩并带动回转钻斗、短螺旋钻头或其他作业装置进行干、湿钻进、逐次取土(岩屑)、反复循环作业成孔的一种专用机械设备。2.0.2干作业旋挖成孔(Dryrotarydrilling)不使用稳定液护壁,直接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的一种工法。2.0.3湿作业旋挖成孔(Wetrotarydrilling)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稳定液护壁的一种工法。2.0.4套管护壁作业旋挖成孔(Retainingca
10、singpipesrotarydrilling)使用套管跟进对易坍塌、易缩径地层进行护壁,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的一种工法。2.0.5摩阻式钻杆(Frictiondrillingrode)在钻进过程中利用钻杆内、外节间的摩擦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钻进压力的一种钻杆。2.0.6机锁式钻杆(lockdrillrode)在钻进过程中利用钻杆上的机锁点和机锁键之间的咬合来传递钻进加压力的一种钻杆。2.0.7稳定液(Stabilizingfluid)主要用于保持孔壁稳定的液体。3基本规定3.0.1旋挖成孔灌注桩宜用于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软岩及风化岩等岩土层。3.0.2旋挖成孔灌注桩按成孔方法可分为:
11、1干作业旋挖成孔灌注桩;2湿作业旋挖成孔灌注桩;3套管护壁作业旋挖成孔灌注桩;4复合工艺旋挖成孔灌注桩。3.0.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前应具备以下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文件:1)场地地层分类、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2)地下水水位埋深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土、水的腐蚀性评价;3)有关地基土湿陷性、膨胀性、冻胀性、可液化地层的评价。2场地与环境条件有关资料:1)场地现状,包括建筑、道路、高压架空线、管线的分布等;2)场地的气候及季节降雨情况;3)稳定液排放、弃土条件;4)邻近建筑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使用现状以及防震、防噪声的要求。3施工条件有关资料:1)桩基工程施工图及会审记录、现场桩
12、位控制点平面图等桩基设计资料;2)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施的资料,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条件、动力条件、运行条件、施工工艺对地质条件适应性的资料等。3.0.4开工前应编制旋挖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准备4.1人员配备4.1.1开工前应根据旋挖桩基工程项目规模、工期和技术要求等进行人员配备,建立健全旋挖桩基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明确其主要管理人员职责。4.1.2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能力,上岗前应进行职业安全、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4.1.3项目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执业资格证书。4.2技术准备4.2.1开工前应熟悉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资料
13、。4.2.2明确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管线、建筑等具体位置,必要时做出明确标识。4.2.3应熟悉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资料。4.2.4具有经审批的旋挖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载荷、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旋挖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和旋挖工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等措施。在特殊环境下需搭设作业平台时,应有作业平台专项设计验算。4.2.5应制定旋挖施工应急预案,并对施工人员做好专项安全和技术交底。4.3材料准备4.3.1原材料、商品混凝土的型号、规格、品种、等级等质量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4、和设计要求。4.3.2钢材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应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识、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3.3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稳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3.4粗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坚硬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宜优先选用525mm的碎石。4.3.4外加剂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外加剂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3
15、.5原材料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油污、雨淋措施。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4.4设备准备4.4.1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地质条件、场地条件、工期要求、旋挖工法等因素,对旋挖施工设备和机具进行选型和配套。4.4.2根据地质条件、主机功能和桩基设计参数等因素确定钻具和钻杆等的选用。4.4.3选定的旋挖施工设备和机具,应具有完善的技术性能说明资料且使用状况良好。4.4.4应配备用于施工的仪器仪表、器具,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4.4.5应严格按照旋挖钻机使用说明书进行运输、安装、启动、工作、拆卸和存放。并根据施工设备的完好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维修和保养。4.4.6
16、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旋挖钻机使用说明书对钢丝绳维护、检查及更换。4.5场地准备4.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遵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应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设施,做好水、电供应准备,保证道路畅通。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应满足旋挖钻机作业要求。4.5.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的位置放线,确定桩孔位置,并钉好十字保护桩。测量放线和放样应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桩位放线和放样宜采用全站仪,测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4.5.3应对泥浆池位置和出土出渣路线进行测定。规划行车路线时,应使道路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孔壁稳定。4.5.4施工场地或作业平台的高度应高于工作期间可能出现的高水位
17、或高潮位0.5m以上。4.5.5施工场地在湿地或水上时,应根据桩顶标高、施工水位、地形地貌等条件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场地为湿地或浅水时,宜优先采用回填筑岛方案,回填材料宜采用水稳定性好且容易密实的砂砾质土或工业及建筑废料。2施工场地为深水时,可采用搭设水上作业平台方案,作业平台应满足支撑旋挖钻机、护筒加压、钻孔操作、钢筋笼吊装及混凝土灌注等可能产生的全部荷重的能力,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保证设备进出场顺利。3施工场地水位很深时,可采用专用水上钻探平台或钻探船方案,并采取防风浪技术措施。4有通航要求的水上施工时,应按航运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立航行标志,保证航行船舶航行和施工安全。4.5.6钻孔场
18、地的平面尺寸应根据桩位施工图、旋挖钻机底座平面尺寸、旋挖钻机旋转移位要求及其它机具设施的布置要求等情况合理确定。5稳定液5.1一般规定5.1.1 应依据施工地层、造浆原材料、水质等条件合理选配稳定液。5.1.2成孔时各种施工地层常用稳定液性能,应符合表5.1.2的规定。表5.1.2常用稳定液性能表地层稳定液稳定液性能指标漏斗粘度(s)密度(g/cm3)失水量(ml/30min)含砂量(%)粉质粘土、粘土膨润土(a4%)分散剂18251.051.10256杂填土、淤泥质土、砂层膨润土(a8%)分散剂增粘剂增重剂25351.151.25256卵砾石层膨润土(a10%)分散剂增粘剂25301.151
19、.20256漏失地层膨润土(a10%)分散剂增粘剂堵漏剂351.101.20256注:a表示稳定液中膨润土与稳定液的质量比。5.2稳定液的制备5.2.1现场应配备稳定液搅拌设备和稳定液测试仪器。测试仪器应包括粘度计、比重计、含砂量杯、量筒等。5.2.2现场应设稳定液池,稳定液池的容积不宜小于成孔体积的2倍。5.2.3稳定液制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稳定液制备宜采用膨润土,当用粘土代替膨润土时,含砂率不应大于2%;造浆率不应小于5m3/t,塑性指数不应小于25。2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可有选择的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增粘剂、加重剂和堵漏剂等处理剂。3稳定液用水的PH值宜为中性,钙离子浓度应小于100PPm
20、。5.2.4常用处理剂类型,可按表5.2.4选择。表5.2.4常用处理剂类型处理剂类型处理剂名称主要作用分散剂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等分散、调节PH值增粘剂羧甲基纤维素(LV-CMC、MV-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盐(HV-CMC)、复合离子型聚丙烯酸盐(PAC141)等降滤失、增粘堵漏剂棉花籽壳粉、蛭石粉、核桃皮粉、珍珠岩粉、锯末、稻壳碎末、水泥等用于地层堵漏增重剂重晶石粉(BaSO4)、石灰石粉(CaCO3)、氧化铁粉等增加稳定液密度5.3稳定液的使用5.3.1施工时稳定液液面应按以下条件控制:1孔口采用护筒时,液面不宜低于孔口1.0m,并且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
21、2液面应保持稳定。5.3.2在漏失地层施工时,应采取堵漏技术措施,并按本规范的5.3.1条控制稳定液液面高度,维持孔壁稳定。5.3.3混凝土灌注前,孔底500mm以内的稳定液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如遇粉细砂、中砂特殊地层其粘度可控制在2835s,其他地层粘度不得大于28s。5.4稳定液的管理5.4.1每班应有专人负责稳定液的搅拌、性能测定、净化。5.4.2保证稳定液性能,应防止雨水和地面水掺入、严禁用清水稀释稳定液。当地层情况或护壁效果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稳定液性能。5.4.3稳定液应循环利用,循环利用的稳定液应满足本规程表5.1.2的规定。6成孔6.1一般规定6.1.1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JT14 067 2010 钻孔 灌注 施工 技术规程 教学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