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部分名词解释-法律由一统名词解释(6页).doc
《中国法制史 部分名词解释-法律由一统名词解释(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 部分名词解释-法律由一统名词解释(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法治史1. 法律答问: 法律答问是秦朝的一种法律形式,指秦朝国家官吏统一用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以及立法意图所做的解释。2. 盗徙封罪: 盗徙封罪是秦朝的一个罪名,指偷偷移动田界的标志而侵犯他人的土地所有权。3. 左道罪: 汉代的罪名,即凡以邪道蛊惑民众者依律处以死刑。4. 魏律: 三国时期魏国一部主要法典。公元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陈群、刘劭等增删汉律而成,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之上增加九篇,作新律18篇,并改汉之具律为刑名,列于全律之首。5. 圣库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的原则,规定了国库制度(又称为圣库制度)。凡参加起义的人必须把个人的财
2、产交给圣库,在战争中缴获的财物也必须归公。每个人的社会资料则由圣库供给。从天王到士兵都不领俸银。米、盐、油、衣等均有定量。6. 汤刑: 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并非商汤所作,而是商朝统治者为了追溯他们的祖先而以汤来命名。其内容已不可考。7. 著刑书于鼎: 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事件,郑国贵族子产把刑法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遭到叔向的反对。8. 具五刑: 秦朝的一种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几乎同时施用五刑。汉书?刑法志记载:当三族者,皆先默、剔、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署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9. 辟举: 汉代选任官吏的一种方式,也叫辟除,是高级主管官吏或地方上郡守以上的官
3、吏在其辖区境内对有名望又有统治才能的人,向中央推荐人才或自选属吏的制度。汉代选任官吏的一种方式,或者由皇帝诏令各郡推举并皇帝面试后任用,或者皇帝直接征用有才能之人。10. 大三法司会审:明清时期遇有重大案件,由都御史、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共同审理的活动。11. 小三法司会审:明清时期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共同审理的活动。12. 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13. 商鞅: 战国时期任秦国的宰相,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秦国时期主持变法,改法为律。14. 刑统: 即以刑律为主,将其它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
4、地加以汇编的法规。从秦商鞅改法为律,直到唐律,历代法典无不称律,它的出现是法典编纂上的一个变化。15. 坐嘉石: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石头旁坐一定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一定期限的劳役。16 定杀:秦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是活着将罪犯投入水中使其淹死。在秦朝,它是专门针对患有麻风病的犯罪者使用的刑罚。17.秦朝立法的指导思想()法令由一统。先秦法家提出“壹法”,即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秦王朝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法令由一统”、“法出于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是全国
5、实行统一的法律;第二层含义就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法令由一统”思想的确立,一方面体现了封建统治的专制和独裁,但另一方面对于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制起了重大作用。()事皆决于法。秦朝建立后,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加强封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通过云梦秦简可知,秦朝在政治、军事、工农业生产、市场管理、货币流通、交通、行政管理、官吏任免、案件审理等方面均有法律规定。()以刑杀为威。这一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三是滥施刑罚。18.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主要内容关于保障抗战的规定团结边区各阶级、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抗战。严厉镇压汉奸及反共分子。关于加强团结的
6、规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团结边区各抗日阶级、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主要措施是调节各阶级的关系,地主减租息,农民交租息;改善工作生活,资本家有利可图;一致对外,共同抗日。关于健全民主制度的规定一是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度;二是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三是“三三制”政权组织原则;四是保障一切抗日党派、团体、人民的人权、财权及各项自由;五是人民有权以任何方式控告任何违法的公务人员;六是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保护其特殊利益;七是反对民族歧视,实行民族平等、自治、尊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关于发展经济的规定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出发,发展农、林、牧业、手工业和
7、工业,奖励扶助私人企业,保障经营自由。实施外贸统治。贯彻统筹统支的财政制度。征收统一累进税,维护法币,巩固边币。关于普及文化教育的规定举办各类学校,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尊重知识分子,提高边区人民政治文化水平。19.中国土地法大纲(2008.1问答)1947年10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计16条。(1)主要内容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规定保护土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2)历史意义中国
8、土地法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0多年土地革命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体现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便根据大纲精神,进一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五四指示”抗战胜利之初,解放区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随着内战的开始,地主与农民矛盾日益尖锐,为发动农民,准备自卫战争,1946年5月4日党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实施新的土地政策,即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因其发布日期为5月4日,所以又称作“五四指示”。“五四指示”开始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法制史 部分名词解释-法律由一统名词解释6页 中国 法制史 部分 名词解释 法律 一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