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数法解题(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设数法解题(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数法解题(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数法解题-第 4 页设数法解题 昨天听了“闹闹”老师的一节课,感觉“闹闹”老师在组织教材上下了不少功夫,在教学上,充分地发挥了线段图的作用,教学语言简洁、亲切。讲练结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是同行,我想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设数法解题是小学数学用代数法解题前的一种解题技巧,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设数?怎样设数?设数的方法有多少种?哪种设数方法好?例题 李师傅骑自行车往返甲乙两地。去时每小时行 15千米,返回时,由于逆风每小时行10千米。李师傅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由于问题是求“李师傅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那么我
2、们首先就要弄清楚,“平均速度”的意义,它不同于“平均时间”、“平均路程”,不能用来回速度的平均数来表示,而要用“来回的总路程”除以“来回的总时间”。但是,题目只给出了来回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15千米”与“每小时10千米”没有“来回的总路程”,也没有“来回的时间”,因此我们就要设数帮助解题。那么我们设出什么数能解答这道题呢?方法一:设甲乙两地的距离或来回的总路程,为方便起见,我们设两地相距30千米(尽量是15和10的公倍数,这样计算时就不会出现小数或分数),进而求出来回的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的意义求出结果。解:302(3015+3010)=60(2+3)=605=12(千米/小时)答:李师傅往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数法 解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