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论文:我心目中的化学好课说课讲解.doc





《初中化学论文:我心目中的化学好课说课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论文:我心目中的化学好课说课讲解.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初中化学论文:我心目中的化学好课-我心目中的化学好课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这一切都使教师充满着激情,学生充满期待,化学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是否有必要反思一下,在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传统教学的一些优点?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一堂真正意义的化学好课,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优点以外,还应该具有怎样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特征呢?每个一线的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一定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我想谈谈我心目中的化学好课,它应该具有的一些基本特点。一、 它应该是丰
2、富而不是单调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有序呈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细节上,如何合理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都要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进行原子的构成这一课题的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的呈现形式,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介绍原子的结构,显然极为单调,有的学生甚至会昏昏欲睡。我则在课前积极准备,在课堂向学生提供学案,将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介绍给学生,引领学生重走原子结构的发现之旅。从德谟克里特的朴素原子学说,到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到汤姆逊发现电子、想象建立起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从而揭开了原子的神秘面纱,再到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最终确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整
3、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站在科学家或研究者的角度,思考或评价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尤其对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极为不可思议的”实验现象只有极少数的粒子反弹回来这一现象,提出质疑,进行深入的思考,最后启发学生得出原子核质量大、体积小、带正电等基本特征。这种教学的结果,既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化学史教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质疑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学生自我完成了知识的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地延伸和拓展,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做到按课标教学。二、它应该是动态生
4、成的,而不是预设的。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系统可分成确定的和不确定的系统,比如全国火车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但它一定是一个确定的系统,否则就有很大的麻烦;那么,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系统呢?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时,课堂的进展似乎一直在教师的预设范围之内,但当学生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把二氧化碳气体倒入烧杯时,意外出现了,蜡烛自上而下地熄灭了!教师没有慌乱,他迅速地调整了教学思路,继续鼓励学生再做下去,居然又出现了两种现象,蜡烛同时以及自下而上熄灭!此时全班同学好奇极了,教室里鸦雀无声。都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老师引导学生感受蜡烛火焰上方的温度
5、,并回忆倒入气体时的手法的不同,最终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常温下大于空气,遇热后因体积膨胀而使密度减小。教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趁热打铁,追问学生:“发生火灾逃生时,为什么要低着头、猫着腰呢?”学生大声回答:“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温度很高,密度小往上升!”你看,这种意外不但没有妨碍课堂教学,相反,教师运用其教学机智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使之成为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系统观,占主流的是把教学视为刚性的,或者说是硬的系统,教学活动严格遵守着物理学的规律,教学系统运行中,系统总量没有增加或减少,只有不同事物间的转化,教学系统的运行就像一部精密运行的机器,其结果是可以精确预测和测量的。这种课堂教
6、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毫无疑问,在这种教学系统观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也许也会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教学。现代教学系统则认为:教学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系统,它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它应该强调生长。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学习材料的呈现者,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者,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传授课本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做教学设计时,要以动态方案为本,要根据课堂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实际的反馈情况,
7、及时作出实时的、动态地、有效的调整,使教学方案成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动态方案。三、它应该是真实、非表演和暴露问题的,而不是虚假的、掩盖问题的。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因为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贬低接受式学习的重要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二者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但现在很多教师的课堂实践中,尤其是上公开课时,往往过分强调了探究教学,甚至走向了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喝彩而表演的歧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意义同化学习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要有起码的认知结构,只有这样学生才具
8、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对此我的理解是:1、有必要探究吗?如果没有,探究则纯属多余;2、学生的探究有没有足够的知识、技能、理论的支撑,如果没有,探究必然失去意义,如果教师不交给学生支撑他能够探究下去的“拐杖”,剩下的恐怕只有教师无奈甚至是虚假的表演了。3、探究活动中教师有没有恰当的引导?我注意到不少老师都有意识地运用图片、视频说明有关的优点,因此使得探究能够有效的开展,但也有一些老师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导致探究效果大打折扣。但是有必要强调的是,我们欢迎真实的、有价值的探究。2008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中,精彩纷呈,好评不断,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竹子里的奥秘这堂课。教师在悠扬的音乐中,展示
9、了皖南山区的竹林,并提出问题:竹子里有气体吗?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氧气、二氧化碳的存在,小组讨论形成实验方案,并分两个小组(氧气、二氧化碳)进行探究。活动中学生积极思索、分工配合,教师认真指导、有效点拨,例如在验证二氧化碳时,有的学生是用注射器抽出了部分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有的学生是用注射器将澄清石灰水注入了竹子的内部,后者更为浑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学得出结论:主要是气体样品不够。最后教师请同学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使你领悟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积极发言:实验要精心设计;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实验得出的结论比理论告诉我们的更加有效。到此,场上掌声雷动,这不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论文 心目 中的 化学 好课说课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