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练习题一(10页).doc





《高三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练习题一(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练习题一(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一轮复习诗词鉴赏练习题一-第 10 页诗词鉴赏练习题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
2、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E“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作者通过“雪晓”“寒灯”“ 断漏”“ 斜月”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16陆游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本词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都非常的相似。请问两首词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乎唐诗,完成小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3、)( )A全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语言含蓄而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B首联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东风喻指春天。C三四句极写所见之美。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五六句写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极言别去之难,直接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D“淡烟乔木隔绵州”一句,点明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16唐宋诗举要评价颔联“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试作简要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小题。西江月 【宋】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
4、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层霄:弥漫的云气。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可惜一溪风月” 的“可惜”是可爱的意思,一溪风月惹人爱,写出了风月之美及人的喜
5、悦赞美之情。C“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E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16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文后各题。蓦山溪汪莘金风玉露,洗出乾坤体。乘兴到前村,见一片、清溪无底。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寻渔父,问湘灵,拄杖斜阳里。青
6、春误我,白发今如此。幸自识方壶,有个人、神通游戏。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倾浊酒,对黄花,又似东篱子。【注】汪莘:南宋人。布衣,隐居黄山。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时弊,没有得到答复。徐谊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成。渔父:屈原渔父中的形象。湘灵:湘水之神。15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风玉露”指秋天的景象,常用来比喻人世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B“渔父”作为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常出现在古诗中,成为隐逸情感的载体。 C“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将个人情感融入对鹤的描写之中,突出了鹤的沉稳和意气风发。D词的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上片用了屈原渔父中的典故,下片用了陶渊
7、明诗歌中的典故。16有人认为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矛盾的心理,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菩萨蛮 谢逸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1)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暄风”,即春风。“迟日”,即春日。与诗经中的“春日迟迟”和杜诗中的“迟日江山丽”一样,写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B“春光闹”化用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运用拟人,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C“葡萄水绿”,两岸葡萄青藤满架,倒映水中,摇曳生姿,暗示游春者的陶醉之情。D上阕写游春所见
8、所闻,由“暄风迟日”到“青山啼子规”,可见时间由白天到了晚上,开启下阙的“归来愁未寝”。E“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写出主人公回来后无心整妆,写主人公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2)阅读这首词你可以看到主人公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词具体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注:偏枯:麻痹。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蹴鞠:踢球。紫塞:泛指北方。青枫:古
9、人钻木取火,四时各异其木。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春季当用柳,荆楚却用青枫。汉主:指唐皇。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B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儿时欢乐场景的追忆,以儿时之乐衬老境之苦。C第五联里的“秦城”“汉主”含蓄深婉,真切动人地表达了诗人想念京华之深,欲归故都之切。D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蘋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E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
10、,各显千秋。16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释】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是因船行至洞庭湖畔的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道:“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波神:水神。准拟:准定。15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点明了行船的季节,描写了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两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上是指滚滚波涛
11、。C五、六两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两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16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进行赏析。八、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完成小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 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
12、楼的目的。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E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16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
13、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鹧鸪天 刘著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注】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C“倒流”句运
14、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16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郤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七律首联、颔联写景状物,颈联、尾联叙事抒情,表现作者贫居闲静的心境,也委婉地流露出世路艰辛的愤慨。B作者不写“老屋无人”,而代以“无僧”,
15、是因为作者租住在僧房。说明作者穷的连房子都没有,可见生活的清苦。C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反映宋诗的新趣味还在于它在看似纯粹的、很地道的白描形象中暗暗地搬动着书卷,使得它看似非常琐细,其实却大有来头。D尾联写到邻家几次以春事相邀,都因未能赴约而失去机会,此时或许还有未开的花儿。诗人觉得遗憾想去赏花。E这首诗词语讲究,情感深细,意境新奇。结构则跳跃错落,写景、叙事隔联相承。处处体现诗人细致、求新的构思。16本诗是如何来表现“春怀示邻里”中的“春”的?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一15CE(C3分E2分)试题分析: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并非“以动衬静”E“漏声断”是漏声滴断的意思。16虚实结合。陆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诗词 鉴赏 练习题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