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6380 车身设计指南电子教案.doc





《GA6380 车身设计指南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A6380 车身设计指南电子教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GA6380 车身设计指南-目录概述:第一章:车身设计要素第二章:整车开发流程第三章:项目开发流程第四章: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五章:车身相关间隙设计规范第六章:车身外间隙设计规范第七章:钣金过孔的问题第八章:车身制图规范第九章:工艺知识一、钣金冲压,焊接,和电镀的工艺性检查条例二、车身工艺性检查三、冲压钢板性能四、冲压工艺工序五、焊接种类及相关介绍概述车身是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整车是一项很复杂的的工程,车身也一样。它包括车身本体、外饰件、内饰件及附件,由于开发该款式的微型客车,其功能即要满足于城市、城郊
2、、城乡结合部,同时又要满足农村家庭乘坐、运输货物等的使用需求。因此要求微型客车车身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考虑到微客的“大气体面,一车多用”设计理念。所以,微型客车的车身设计应非常注重外形造型,以改变人们以往对微型车的审美要求,以此来取得较好的市场。而汽车人力工程学、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造型及审美艺术、汽车车身新材料的研究及开发,汽车车身结构强度分析、汽车车身设计方法及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正是设计GA6380微型客车车身的必要基础。下面,分章就车身设计指南予以简要说明:第一章车身设计要素车身设计要求,亦是从事车身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所必须考虑的方面和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是提高车身
3、设计质量的关键内容。全面掌握、研究和应用车身的设计要素,是设计人员应具备的技能。从现代微型客车车身的设计角度出发,汽车产品的设计要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车身外形设计方面车身空气动力特性要素车身尺寸确定的人体尺寸要素车身外形设计、内饰造型的美学要素外形的结构性和装饰的功能性要素2、车身室内布置设计方面人体工程要素,包括人体尺寸、人体驾驶和乘坐姿势、人体操作范围、人眼视觉和视野、人车视野、人体运动特征、人体的心理感觉等。车身设计内部的安全保护要素3、车身结构设计方面结构设计的强度、刚度要求;轻量化设计要素,包括结构合理性和合理选材;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要素;车身防腐蚀设计设计要素;车身密封性设
4、计要素;结构设计的制造工艺性要素。4、产品开发方面产品开发的市场性要素;系列化产品发展要素;生产、工艺继承性要素。第二章整车开发流程随着汽车设计技术及手段的发展,别是现代工程技术方法的飞速进步,特日益成熟的CAD/CAE/CAM一体化产品开发技术在汽车车身设计领域的应用,设计方法正逐步由传统的设计方法向着以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设计精度方面转变。一般来说,整车开发时间为三年,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抢夺有限的市场资源,整车开发时间逐渐缩短,更新换代非常平凡,稍微大一点的公司每年基本上要推出1款新车,有些汽车生产公司一年还要好几款,以前的开发流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汽车设计的要求,根据
5、最新的时间概念,设计一款全新的车型,从项目成立到小批量生产,最快的大概只需18个月的时间。一、开发项目流程图:从时间的需求角度来说,大致时间安排如下(从立项开始):项目启动第一次内、外模型草图评审第二次内、外模型草图评审初步的可行性分析开始内、外模型效果图评审第一次内、外模型草图评审第一次油泥模型车评审第二次油泥模型车评审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开始油泥模型车造型冻结内外表面的CAS数据车身工艺数据的下发车身正式数据的下发车身模具制造完毕第一台Prototype车完成相关匹配试验、整车性能试验的开始存在问题的整改进行,OTS认可开始批量生产的准备二、第二项目开发流程图:从主要节点出发:注:此处Test
6、/试验包括一下部分(当然,这些试验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1排气系统、悬挂系统、转向、制动等系统匹配试验2整车碰撞试验,国家强检及3C认证试验3相关零部件的性能、寿命试验第五章:车身相关间隙设计规范针对公司开发的微行车型开发项目较多,为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特制定以下设计规范,以后各车型开发必须遵从此规范。一) 有关间隙的标准1.1前门与侧围配合间隙。如图所示:尺寸一尺寸二说明:尺寸一,前门外板与顶盖外板间隙值为5mm,前后门一致。尺寸二,前门内板与侧围内板间隙值为13mm,前后门一致。尺寸一尺寸二说明:尺寸一,前门内板与侧围内板间隙值为13mm,左右门一致。尺寸二,前门外板与A立柱外板间
7、隙值为5mm,左右门一致。尺寸一尺寸二说明:尺寸一,前门内板与侧围外板间隙值为13mm,左右门一致。尺寸二,前门外板与侧围外板间隙值为6mm,左右门一致。1.2中门与侧围配合间隙。如图所示:尺寸一尺寸二说明:尺寸一,中门外板与顶盖外板间隙值为5mm,左右门一致。尺寸二,中门内板与侧围外板间隙值为13mm,左右门一致。尺寸一尺寸二尺寸三说明:尺寸一,中门内板与侧围外板间隙值为13mm,左右门一致。尺寸二,前门内板与侧围外板间隙值为13mm,左右门一致尺寸三,前门外板与中门外板间隙值为5mm,左右门一致1.3背门与侧围配合间隙。如图所示:尺寸一尺寸二说明:尺寸一,背门内板与侧围止口边间隙值为8mm
8、。尺寸二,背门外板与侧围内板间隙值为5mm。尺寸一尺寸二说明:尺寸一,背门内板与后尾裙边内板间隙值为8mm。尺寸二,背门外板与侧围内板间隙值为6mm。第六章:车身外间隙设计规范为提高整车外观,根据微型车型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外观间隙要求。1)前翼子板和前门处间隙说明:前翼子板和前门处间隙,设计间隙值为51mm;2)前门和中门处间隙:说明:前门和中门处间隙,设计间隙值为51mm;3)顶盖和背门处间隙:说明:顶盖和背门处设计间隙值:5181;4)油箱口和侧围配合处:说明:沿油箱口盖一周,设计间隙为:51mm;油箱口盖外板与侧围外板面差为:0.81mm;第七章:钣金过孔的问题此章涉及到白车身中焊接
9、凸焊螺钉、螺柱、螺母时,各层鈑金过孔直径大小定义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需对所有孔进行校核、规范,包括定位孔、安装孔、工艺孔等,所有凸焊螺母底孔孔径要统一(按现行国家标准)。见下表。M5M6M8M10M12安全带螺母底孔大小67.510125135125第八章:车身制图规范一、车身制图应符合QC/T490的有关规定,具体规范如下1.1车身坐标系的确定(汽车满载时):0X前轮中心0Y整车纵向对称中心0Z沿车身地板下表面平直且较长一段所在平面整车及各分组坐标系应完全统一。1.2车身零部件图样,均按AutoCAD2004格式进行绘制。二、CAD工程制图的基本设置要求2.1图纸幅面与格式2.1.1CAD工
10、程图纸均采用带装订边图纸,幅面形式见图1。基本尺寸见表1。图1表1基本尺寸幅面代号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e2010c105a25注:在CAD绘图中对图纸有加长加宽的要求时,应按基本幅面的短边(B)成整数倍增加如需加长或加宽时,应按照GB/T14689规定执行。2.1.2A0及A0以上图幅应分区,用细实线在图纸周边内画出分区,图幅分区必须取偶数,每一分区的长度应在25mm75mm之间选择。2.1.3分区的编号,沿上下方向(按看图方向确定图纸的上下和左右)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上到下顺序编写,沿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到右顺序编写。2.2比
11、例2.2.1在CAD工程图中需要按比例绘制图形时,优先选用表2中规定的比例。必要时也允许选用表3中的比例。表2比例种类比例原值比例1:1放大比例5:12:1510n:1210n:1110n:1缩小比例1:21:51:101:210n1:510n1:1010n注:n为整数表3比例种类比例放大比例4:12.5:1410n:12.510n:1缩小比例1:1.51:2.51:31:41:61:1.510n1:2.510n1:310n1:410n1:610n注:n为整数2.2.2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必要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标注比例,如:2.3字体2.3.1CAD工程图中所用的字体应按G
12、B/T14691的有关要求。文字样式选用:样式名chineseT仿宋GB2312,宽度比例为0.67。数字和字母采用样式Standardtxt.shx,宽度比例为0.67。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2.3.2字体高度h的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2.3.3CAD工程图中的字体与图纸幅面之间的大小关系应按GB/T14665的要求。见表4表4字体与图幅(mm)图幅字体hA0A1A2A3A4字母数字53.5汉字注:h=汉字、字母和数字的高度。2.4图样书写规则2.4.1标题栏书写2.4.1.1在书写标题栏时,厂名、图样名称
13、、图样编号采用5号字体,其余均为3.5号字体。2.4.1.2阶段标记代号的书写阶段标记代号按以下符号自左向右书写。S:试制图样标记代号;Z:生产准备图样标记代号;B:正式生产图样标记代号。各阶段还可在标记代号左或右增加轮次号,轮次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第二轮样车(机)试制图样标记代号为S2,第三轮为S3。2.4.1.3材料标记栏的书写a)材料标记栏按Q/GAJB0062009“汽车工业常用材料标记方法”中“简化标记”书写;b)宝钢钢板标记按以下标记书写:钢板1.0/SAPH310钢板1.0/SAPH400钢板1.0/SAPH440冷轧钢板1.0/DC01冷轧钢板1.0/DC03冷轧钢板1.0/
14、DC052.4.1.4当图样出现对称件时,可以只绘制一种图样(上、前、左件),在标题栏上方延伸标题栏标注件号、名称,见图5。Q/GAJB0032009图52.4.1.5延伸标题栏的书写a)当零部件为对称件时,填右、下、后件图样名称和件号,在名称栏须注明:“与左、上、前件对称”;b)当总成图代零件图时,填零件的名称、材料和件号,材料标记可填在名称的下面;c)当零件图代总成图时,填总成的名称和件号。e)名称采用3.5号字.件号采用5号字.如有特殊情况(如字数多写不下时),可适当缩小字体。2.6焊缝符号表示法焊缝符号表示法应遵守GB/T324的有关规定。焊接基本符号见表8,焊接方式代号见表9。必要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A6380 车身设计指南电子教案 车身 设计 指南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