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垦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doc
《2022农垦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垦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垦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垦辖17个国有农林牧场,13家企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8.7亿元,土地300万亩,总人口13.2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26万人、离退休职工1.63万人、家属子女6.26万人、移民人口3.08万人(生态移民1.73万人,自发移民1.35万人)。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产业及生态观光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目前,系统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职工医院14个,卫生所7个,医疗卫生机构人员268人,床位363张。200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4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人数1.68万人,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稳定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全区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全系统卫生工作陷入困境、举步维艰的矛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状况难以适应工作要求 截止2006年8月,全系统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3人,其中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79人,仅占总人数的32.5%,平均每个医疗卫生机构仅有3.76人。 从技术职称看,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2人,仅占总人数的0.7%;主治医师49人,占总人数的20.2%。真正能看病的医生为数不多,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从受教育程度看,24
3、3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5人,仅占2.1%;具有大专学历的97人,占39.9%;具有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数达141人,占58%,人员学历程度偏低。 现有人员知识严重老化,从2000年至今七年时间,参加过区级培训的人员28人次,占人员总数的11.5%,参加过区、市级进修的人员51人次,占21%,在县级医疗机构进修的人员11人次,占4.5%。绝大部分医生凭积累的经验看病,有些新知识、新方法知之甚少。 2005年,全系统门诊人数仅为19.45万人次,平均每个卫生机构每天的门诊量仅为25.4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天的门诊量仅为2.2人次。 2、卫生机构房屋普
4、遍破败 2005年末,农垦卫生医疗机构房屋建筑面积仅为13457平方米,除长山头农场、平吉堡奶牛场、南梁农场的三个职工医院建于2000年以后外,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医院有7家,建于80-90年代的医院有11家。80年代以前建设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成为危房,屋顶塌陷,漏雨透风,门窗损坏,墙体开裂,墙皮脱落,地面损坏,相当一部分病房脏乱差现象严重。有6所医疗机构暂时租住在临时房屋中开展业务。全系统租用房屋面积达3833平方米,需要改造的医疗卫生机构15个,占医疗卫生机构的71.4%,需要改造的面积12317平方米。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职工医院只有7个,1501000平方米职工医
5、院的3个,150平方米以下职工医院(所)的11个。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占地面积、卫生条件均达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标准的要求,差距甚远。 3、医疗设备短缺、老化 21家农垦医疗卫生机构,拥有200毫安x光机10台,能用的仅有5台,占50%;b超机13台,能开展业务的仅有7台,占54%;生物显微镜16台,能用的9台,占56%;半自动生化分析仪6台,尿分析仪2台,血球分析仪2台。平均每个医疗机构拥有x光机0.23台、b超机0.28台、心电图机0.5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0.28台、生物显微镜0.76台、尿液分析仪血球分析仪0.09台。有36%的设备属于六七十年代产品,急需
6、更新。相当数量的医疗机构至今停留在“老三件(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的水平上,拥有“新五件(200毫安x光机、台式b超机、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并能开展检查业务的卫生医疗机构不足5家,无法满足群众基本医疗的检查要求,致使相当一部分群众舍近求远,到几十里以外的卫生机构去看病。 4、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弱化 农垦医疗机构具有非常明确的公益性性质。从我们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重医疗、轻预防、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弱化的现象。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中,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在属地卫生部门的督导下,还有所开展,而健康教育、康复医疗及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几乎停滞。根据要求,各医疗机构应设置预
7、防保健科,而调查显示,有60%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了预防保健科。即使设置预防保健科的医疗卫生机构,防保人员全部由医疗卫生人员兼职,工资、经费不落实,健康教育宣传、妇幼保健支出更是少得可怜。 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处于“线断、网破”的状态。由于农场地域宽广,居民点多而且分散,大部分农场只有职工医院或卫生所一家公益性性质的卫生机构,在场区内下设诊所和卫生室的农场只有9家,远离场部的群众有的距离78公里,看病极为困难。就是现在仅有的17处基层卫生室条件也十分简陋,难以适应群众就医的基本需要。 公共卫生投入极为有限。2000年-2006年全区农垦系统对疾病防疫和妇幼保健的投入累计为21.23万元,平均每年3.
8、03万元。2005年虽有所增加,投入也仅为4.45万元,按农垦总人口计算,平均每人仅为0.46元,与自治区城市社区服务要求的人均2-5元/年/人的标准,分别低77-90.8%。 机构的不健全和资金投入的不足,使农垦医疗卫生机构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大打折扣。在远离城镇的农场,尤其是靠近山区的农场,或因家庭收入有限,或因交通不便,群众预防保健意识相当淡薄,医疗保健观念陈旧落后。从走防的农户和患者看,没有一户平时作身体健康检查,都是有了病迫不得已才去求医,“小病拖,大病抗,重病听天命”是群众对因病致贫、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生动总结。 5、医疗卫生机构生存状况堪忧 随着农垦体制改革的深入,农垦系统以市
9、场化为取向,积极探索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子,在农场给予一定补贴的基础上,采取股份合作制、经营包干、国有民营等形式,将卫生机构全部推向市场,21家医疗卫生机构绝大部分入不敷出,亏损严重,卫生机构整体上经营状况不佳,举步维艰。 与卫生机构凋敝状态相对应的是卫生人员收入的低下,2005年,人均月工资仅为720元,普遍低于社会同级同类人员工资的35%-50%,而且各卫生机构不同程度存在工资欠发的情况。 条件差,待遇低,与人才结构落后成为恶性循环,相当一批威望高、责任心强、业务精的骨干力量调离卫生机构或辞职从事个体行医。自2000年至2005年,流失医务人才就达119人,而同期调入医师仅9人。 6、群众看病
10、贵问题日渐突出 由于体制改革将医疗机构推向市场,靠市场求生存,导致卫生机构以卖药为主。 2005年,农垦医疗机构总收入556.7万元,其中药品收入513.73万元,占总收入的92%。西药加价率达到15%-20%,中药加价率达到25%-30%,群众就诊买高价药,出现个别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的状况。我们调研发现,全系统所有的医疗机构,没有一家参加全区医疗机构药品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改革工作,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全区招标药品价格,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群众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2005年,渠口农场家庭人均支出医疗费达56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1.2%,因重大疾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11、的,以及先天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数有330多人,致使300多个家庭因支付高额的医药费而返贫,还有600多个长期患慢性疾病的病人为看病贵而苦恼。前进农场因病致贫的家庭达到13.4%。 二、农垦卫生事业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体制不顺 农垦卫生事业发展陷入困境,除与当前农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内部机制不活等环境因素外,主要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1、企业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力不从心 农垦是企业,大多从事收入低、风险大的农业生产,在负担全部生产经营职能成本的同时,还要承担“政府办卫生”的运行成本,自身的负担不断加重。农垦不是一级政府,有别于市、县行政区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农垦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 农垦 卫生事业 发展 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