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古诗选录共享五篇_古诗选录.docx
《王昌龄出塞古诗选录共享五篇_古诗选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昌龄出塞古诗选录共享五篇_古诗选录.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王昌龄出塞古诗选录共享五篇_古诗选录 宴南亭(:王昌龄)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宴南亭的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第9首。 【原文】 宴南亭 :唐王昌龄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解释】 纳:放置。鲜洁:指新奇干净的食物。 金管:箫笛类乐器。阕:乐终。 酣竟:指宴罢。竟,全诗校:“一作意。” 杳霭:昏暗迷漫的样子。 鸟:全诗校:“一作鸣。” 如丝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道:全诗原作“上”,校云:“一作道”,据改。 绝:全诗校:“一作阔。”
2、王昌龄出塞古诗选录(篇二) 王昌龄灞上闲居原文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王昌龄出塞古诗选录(篇三)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全文赏析 其一
3、这首宫怨,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实行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孤独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凄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唯恐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终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终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像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由于: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终人
4、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其二 其次首诗描写在夜深霜重的凄凉环境中,宫中女子孤独孤独的凄惨情景。她彻夜难眠,想起进宫以来的日子实在不堪回首。她渴望得到君王的眷顾,在银灯下守到夜深,最终还是绝望而终。这首诗情感抒发较为直接,心理刻画较为生动,充分地表现了宫中失宠女子的幽怨之情。 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酷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反映
5、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 夜深霜重,木石敲击秋砧的声音响彻寒夜。在这样一个孤寂的深夜,深宫中那个失宠的女子照旧牵挂着君主是否添了衣裳,昏暗的银灯下,独自裁剪缝补,明知道君主不会眷顾,却还是在内心深处怀着深切的期盼。 这首诗以心理上的深刻描写见长,抒情直接,寥寥数语将一个深宫失宠的女子渴望君主眷顾,挂念君主寒暖又间杂着对君主弃自己于不顾,对自己的一厢深情视而不见的怨愤和苦痛。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深宫失宠女子难于言表的幽怨之情。 其三 第三首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深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
6、扇,喻失宠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奇妙的比方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雪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犹如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根据一般状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增加了表达效果。由于假如都是
7、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特别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其四 同样是抒写失宠宫嫔的幽怨,表现她们内心的深刻苦痛,在王昌龄笔下,却很少艺术上的雷同重复。第四首诗则带有更多的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的特点。 第一句就单刀直入,抒写失宠宫嫔的内心活动。“真成薄命”,是说想不到竟真是个命运不幸的失宠者。这个开头,显得有些突兀,让人感到其中有许多省略。看来她不久前还是得宠者。但宫嫔得宠与否,往往取决于君主一时好恶,或纯出偶然的机缘。因此这些完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宫嫔就
8、特殊信任命运。得宠,归之幸运;失宠,归之命薄。而且就在得宠之时,也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失宠的厄运会突然降落在自己头上。“真成薄命”这四个字,恰似这位失宠宫嫔内心深处一声沉重的叹息,把她那种时时担忧厄运降落,而当厄运最终落到头上时既难以置信,又不得不苦痛地承认的复杂心理和盘托出了。这样的心理刻画,是很富包蕴的。 失宠的命运降落之后,她陷入久久的寻思。因“思”而入“梦”,梦中又在重温过去的欢快,表现出对命运的希冀,对君主的幻想,而在自己心中重新编织得宠的幻影。但幻梦究竟代替不了现实,一觉醒来,眼前面对的仍是孤独的长信宫殿,梧桐秋叶,珠帘夜霜,听到的仍是悠长凄凉的铜壶清漏。于是又不得不怀疑自己
9、这种侥幸的盼望原不过是无法实现的幻梦。以上两句,把女仆人公曲折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而又层次分明。 就在这位失宠者由思而梦,由梦而疑,心灵上倍受苦痛煎熬的时刻,不远的西宫那边却向她展现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图景。不用说,此刻西宫中又正在彻夜宴饮,重演“平阳歌舞新承宠”的场面了。这情景对她来说是那样的熟识,使她一下子就唤起了对自己“新承宠”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当时在复道受君主恩宠的日子。可是这一切此刻又变得那样遥远,承宠的场面虽在重演,但华美的西宫已经换了新主。“分明”二字,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它包含了失宠者在孤独凄凉中对往事历历分明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恋,也蕴含着往事不行回复的深沉感慨和无限怅惘,更透
10、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刻哀伤。 其五 这是一首抒发宫怨的诗歌。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后来以昭阳殿泛指得宠嫔妃。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后来泛指失宠嫔妃。 后两句运用对比描写出失宠于得宠截然不同的差距,白露堂中细草迹是指失宠嫔妃的宫闱清冷,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凄清,使得人物也显得非常幽怨。 红罗帐里不胜情,是指得宠的嫔妃寝宫里红帐高挂,与君王软语温存,不胜满意,说不完的情意绵绵话。 王昌龄从女性角度动身,运用对比,生动形象刻画了失宠嫔妃与得宠嫔妃的天壤之别,是宫怨诗中难得的题材。对那些嫔妃寄予深深的同情。 写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
11、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依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其次次被贬之前。 王昌龄出塞古诗选录(篇四)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
12、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全文赏析 组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纳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 【其一】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奇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纳了层层深化、反复渲染的手法,制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
13、,使抒情句显得非常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白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眺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简单引起人的孤独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经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哽咽咽
14、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召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掌握不住,最终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终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详细、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奇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非常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退
15、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即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气了。 【其二】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绽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经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简单唤起剧烈感受。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由于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
16、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殊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久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
17、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非常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突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宏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或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
18、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或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进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由于情不行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其三】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芜景象,很多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方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斗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芜景象,次句示意有不少战士在这
19、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恳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白将帅对士卒的爱惜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芜,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终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气,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惜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气的强大。 【其四】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由于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
20、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家乡。这很惊奇。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仆人公回望的家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会: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会为抒情仆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会即因后一种误会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呈现的宽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耸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
21、,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宽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俯视,一个概括。为什么特殊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斗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备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
22、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出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骄傲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漫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芜,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
23、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决。“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明显有转折,二句形成鲜亮对比。“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斗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斗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决、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斗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昌龄 出塞 古诗 选录 共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