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资料(共1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3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资料(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3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资料(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第一章 1、计算机发展的五个阶段:大型主机阶段;小型计算机阶段(对大型主机的第一次缩小化);微型计算机阶段(第二次缩小化);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和非对等网络);internet阶段几个重要的年份:1、1946年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开辟了大型主机时代 2、1971年第一个微处理芯片诞生;3、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阿帕网)的诞生,标志着因特网的出现;4、1991.6,我国第一条与internet连接的专线建成,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连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5、1994年我国实现了采
2、用TCP/IP协议的internet全连接功能;6、1981年IBM公司退出了个人计算机IBM-PC计算机的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desktop pc、笔记本计算机notebook、手持式设备(掌上电脑)五类。服务器不需要专门的处理器,原则上过去的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甚至巨型计算机都可以当做服务器使用计算机的技术指标位数:一个时钟周期运行的次数位(bit),通常8个位为一个字节(byte),16位为一个字(word),因此32位是一个双字长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可以用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来表示,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MFLOPS(millio
3、n floating instruction per second)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率用带宽表示,单位是bps,b表示位,bps表示每秒钟传输的位数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与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mean time to repair来表示考点:单位之间的转化b、B、MB、GB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事务处理;3、过程控制;4、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
4、ded engineering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5、人工智能;6、网络应用;7、多媒体应用;科学的事物控制和辅助智能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硬件的四个层次:1、芯片,包括微处理芯片等,它们是硬件组成的最重要的基础;2、板卡,计算机的骨干;3、整机(设备);4、网络;重点: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1、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2、超流水线技术 超流水线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多个操作,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在经典奔腾处理器中它由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U指令流水线和V指令流水线)和
5、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组成。经典奔腾处理器的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即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写回结果。它的浮点流水线分为八级流水,前四级与整数流水线相同,后四级则包括两级浮点操作、一级四舍五入及写回浮点运算结果、一级为出错报告3、分支预测 在奔腾芯片上内置了一个分支目标缓存器,用来动态地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从而使流水线的吞吐率能保持较高的水平;4、双高速缓存的哈佛结构: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取;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 奔腾的内部的总线是32位的,但是它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增为64位;7、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 局部总线是解决I/O瓶颈的一项技术;8、错误检测及功能冗余校
6、验技术;9、内置能源效率技术;10、支持多重处理;奔腾4的特点: 细化流水深度加深到20级;突发模式采用了快速执行引擎,即它的算术逻辑单元以双倍的始终频率运行;利用SSE-2技术,增加了单指令流、所数据流的整数运算指令和双精度浮点运算指令 SSE即streaming SIMD extension 意为流式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扩展指令;从奔腾到安腾,标志着因特尔体系结构从IA-32到IA-64的推进。两者的区别在于:奔腾是32位的处理器,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而安腾是64位的处理器,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奔腾采用的是精简指令技术,即RISC技术,而安腾采用了超越CISC与RISC的最新设计理念
7、EPIC,即简明并行指令计算技术(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ing )CPU的指令系统: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VLIW:超长指令字(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主板(母版)的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它是计算机的主要部分主板的分类:按芯片集分类:TX LX BX带x的;按存储器容量;按规格分:AT Baby-AT ATX,带T的;按带宽的
8、分类:Hz;按插座来分:socket,slot;网卡的主要功能:1、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信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2、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如形成数据帧、差错校验、发送和接收等;3、实现物理层的功能,如对发送信号的传输驱动、对进来的信号的侦听与接收、对数据的缓存以及串行、并行转换。软件是由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组成软件的开发 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两个子阶段;2、开发阶段 分为前期和后期,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3个子阶段,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和测试两个阶段。前期必须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后期文档
9、则包括反映系统总体结构的软件结构图、反映该结构中每个模块的内部过程和详细报告;3、运行阶段 主要任务是软件的维护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国际压缩标准:1、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标准,它是关于静止图像寓所编码的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它适合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单色或彩色静止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2、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标准。它是关于运动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通常包括
10、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3个部分MPEG-1传输速率是1.5Mbps,为固定带宽压缩方法的种类:按照压缩的原理可分为:熵编码(无损压缩)、源编码(有损压缩)和混合编码超文本是非线性组织的,每个文本都是一个节点。超媒体技术是由称为节点和表示节点之间联系的链组成的有向图(网络)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一个节点可以是文本、图形、动画、图像、音频、视频;链接是建立节点之间信息联系的指针,它定义了超媒体的结构,提供浏览、查询节点的能力,是超媒体的特征流媒体技术又称流式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它是把整个音频视频及3D等多媒体文件经特殊压缩,形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
11、连续、实时地依次传送。流媒体技术的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的两大基本功能: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广域网的结构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主要表现为:1、计算机网络静安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3、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守共同的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划分: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局域网又可分为共享局域网和交换局域网;2
12、、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目的是连接局域网;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广域网的特点:1、适应大容量和突发性通信的要求;2、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3、有一个开放性的设备接口和规范化的协议;4、完善的通信服务和网络管理;路由器的主要作用:1、分组的存储转发;2、路由选择;3、拥塞控制计算机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主要是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结构问题,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以反映网络中各个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拓扑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也是
13、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它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的类型,网络拓扑可以分为两类: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与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4种: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4种:星型、环型、树型与网状型; 在环型拓扑结构中,节点通过点对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环中数据将沿着一个方向逐站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位比特/秒(bit/s),记为bps 1Kbps=1000bps 1Mbps=bps ··&
14、#183;宽带与数据传输速率 奈奎斯特定理 具有理想低通矩形特性的信道在无噪声的情况下最高速率与带宽的关系 Rmax=2*f(bps);香农定理描述了优先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Rmax=B*log2(1+S/N) 带宽B的单位为Hz,S/N为信号与噪声功率比误码率的定义 Pe=Ne/N;其中N为传输二进制码元总数,Ne为被传错的码元数;同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2、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的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误码率要求。在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后,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越复杂、造价越
15、高;3、对于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需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网络协议由三个部分组成1、语法,规定用户数据域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2、语义,规定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OSI参考模型的结构与各层的主要功能:1、物理层:透明地传输比特流;2、数据链路层: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3、网络层: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等功能;4、传输层:端到端的透明地传送报文;5、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直接按的通信,并管理数
16、据的交换;6、表示层: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和恢复等功能;7、应用层:;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tionTCP/IP参考模型协议 特点: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中、广域网中,更适用于互联网中;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有唯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与主机-网络层; 互联层的主要功能: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2、处理接受的数据报;3、处理互联的
17、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端到端通信。TCP/IP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TCP )与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允许将一台主机的字节流无差错的传送到目的主机。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它主要用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的检查与排序由应用层完成。应用层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远程登陆协议(telnet ),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的远程登录功能;2、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
18、fer protocol ,F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的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发送功能;4、域名服务(domain name service,DNS)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5、路由信息协议(router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6、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NFS)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7、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19、 ,HT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WWW服务。TCP/IP和OSI各层的对应关系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早期的通信子网数据交换的方式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两种: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又可以分为两种:报文存储转发交换(简称报文交换)与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简称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缺点是: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转发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无法发现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差错存储转发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报文交换与报文分组交换。利用存储转发交换原理传送数据时,被传送的数据单元相应可以分为两类:报文与报文分组在
20、实际应用中,分组交换技术可以分为两类:数据报(datagram,DG)与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VC)数据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2、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和丢失现象;3、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4、数据报方式的传输延时比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虚电路方式的工作过程分为3个阶段:虚电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与虚电路拆除阶段虚电路方式的几个特点:1、在每次分组传输之前,需要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2、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虚
21、电路顺序传送,因此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是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的现象;3、分组通过电路上的每个结点是,结点只需要进行差错校验,而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4、通信子网中的每个结点可以与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第三章 局域网三种典型技术: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决定局域网与城域网特点的三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网络传输介质主要采用双绞线、同轴光缆与光纤;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方法是指控制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发送和接受数据的方法。IEEE 802.2
22、标准定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三类:1、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由访问(CSMA/CD)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2、令牌总线(token bus)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3、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的环型局域网;IEEE 802参考模型将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层与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IEEE 802 标准主要分为三类1、定义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连、网络管理与性能测试的IEEE 802.1标准;2、定义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功能与服务的IEEE 802.2标准;3
23、、定义不同介质访问控制记住的相关标准;IEEE 802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1、IEEE 802.3标准:定义CSMA/CD总线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2、IEEE 802.11标准:定义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3、IEEE 802.15标准:定义近距离无线个人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4、IEEE 802.16标准:定义带宽无线局域网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方法。以太
24、网帧结构域工作流程 流程为:1、载波侦听过程;2、冲突检测方法 冲突窗口:2D/V(D为总线最大长度,V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率)【在以太网协议标准钟,规定的冲突窗口的长度为51.2s,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冲突窗口的51.2s可以发送512bit(64B)数据。64B是以太网最短帧的长度。这就意味着当结点发送一个最短帧,或者是一个长帧的前64B都没有发现冲突时,则表示该结点已经获得总线发送权,并可以继续发送后续字节】;3、发现冲突停止发送;4、随机延迟重发 =2exp(k)*R*a 为重新发送所需要的后退延时时间,a为冲突值窗口,R为随机数 同时定义k=min(n,10)重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计算机 三级 网络技术 复习资料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