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专题1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练习卷(带解析)(共6页).docx
《2014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专题1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练习卷(带解析)(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专题1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练习卷(带解析)(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高考化学专题突破训练 专题1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练习卷(带解析)一、填空题1.元素H、C、N、O、F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Fe、Cu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1)F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该分子中键与键的个数比为 。(3)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60; 。(4)在测定HF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是
3、160; 。(5)C、N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3N4形成的原子晶体,结构类似金刚石,甚至硬度超过金刚石,其原因是
4、 。(6)如图为石墨晶胞结构示意图,该晶胞中含有C原子的个数为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64s2 (2)51 (3)NOC(4)HF分
5、子间存在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HF)n(5)氮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半径,氮碳形成的共价键键长比碳碳键长短,键能更大 (6)4【解析】(1)铁是2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2)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的物质是CH2=CH2,单键全是键,双键中有1个键和1个键,故键与键的个数比为51。(3)同一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趋势,且前四周期中A元素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故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4)HF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使分子缔合在一起,故在测定HF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
6、理论值。(5)原子晶体的硬度大小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共价键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原子晶体硬度越大,因N原子半径小于C原子半径,故C3N4晶体的硬度大于金刚石的硬度。(6)顶点为8个晶胞所共有,棱上为4个晶胞所共有,面心为2个晶胞所共有,体内为晶胞所独有,石墨晶胞中含有C原子的个数=×8+×4+×2+1=4。2.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金属镍能与CO形成配合物Ni(CO)4,写出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
7、子和一种离子的化学式 、 (3)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CH2=CH2、HCCH、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 (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形;(4)Ni2+和Fe2+的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8、 FeO(填“”或“”);(5)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答案】(1)3d84s2(2)N2 CN-(或)(3) 平面三角 (4) (5)LaNi5或Ni5La【解析】(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84s2。(2)价电子数与原子数都分别相等的粒子是等电子体,因此与CO互为等电子体
9、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的化学式分别是N2和CN-或。(3)乙烯、苯、甲醛都是平面形结构,因此碳原子都是sp2杂化。乙炔是直线形结构,所以碳原子是sp杂化,因此答案选。甲醛分子中中心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且没有弧对电子,因此甲醛是平面三角形结构。(4)NiO和FeO形成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构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所以NiO的熔点大于FeO的熔点。(5)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La原子的个数是8×1/8=1,Ni原子个数是8×1/2+1=5,所以化学式是LaNi5或Ni5La。3.一水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
10、83;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N的L层中有 对成对电子;N立体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氨水溶液中存在多种氢键,任表示出其中两种
11、0; (4)Cu(NH3)4SO4·H2O中呈深蓝色的离子是 ,该微粒中的“电子对给予一接受键”属于 键;(5)Cu的一种氯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2)1 正四面体 sp3(3)OHN NHO(或OHO)(4)Cu(NH3)42+
12、160;配位(或共价)(5)CuCl【解析】(1)Cu在第4周期B族,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2)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L电子层即第二能层,因此只有1对成对电子,N中心原子氮原子采用sp3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3)氨水溶液中氨气分子和氨气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水分子和氨气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两种形式),氢键通常用“”表示;(4)配离子Cu(NH3)42+使溶液呈深蓝色,该离子中含有配位键;(5)均摊法,该晶胞中含有铜原子8×+6×=4个,氯原子4个,两者是11的关系,因此该氯化物的化
13、学式为CuCl。4.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L层的成对电子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等,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高考 化学 专题 突破 训练 13 物质 结构 性质 选修 练习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