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民政局工作报告 (7) .doc
《2022县民政局工作报告 (7)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民政局工作报告 (7) .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民政局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民政工作按照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切实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核心职责,充分发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民政工作稳步推进,民政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一、城乡低保制度日趋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城乡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县城市和农村低保制度分别于1998和1999年在全县开始实施,经过十多年来
2、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城乡低保工作得到稳步推进,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今年11月份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再次提高,其中农村低保对象保障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1800元;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20元,人均月补差达112.05元;城市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人均月补差达207.12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月达320元、城市三无人员每月达350元(集中供养370元)。目前全县城乡低保总人数达12040人,占总人口4.76%,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1823万元,城乡低保覆盖率和人均补差标准位列全省中上水平。 2.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成效明
3、显。为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能真正落实到最困难群众手中,我县严格落实低保动态管理工作,自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对城乡低保进行年度复核公示,严格工作程序,接受群众监督,至2012年底累计动态调整低保人数5516人(其中2012年动态管理调整1046人,增员690人,减员356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3.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为实现低保数据的信息化,完善和规范低保家庭的分类施保,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开展低保信息采集和信息卡录入工作,推进城乡低保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不断健全低保档案资料,及时将动态后低保对象资料进行更新、整理、归档,做到一人一袋,一村一盒,一镇一柜。 二、救灾救济
4、措施逐步完善,抗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 1.抗灾救灾措施有力,救援救济及时有效。我县自然灾害主要是热带风暴和台风带来的强降雨。灾情发生时我县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迅速转移人员,将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矿山、危房等处群众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我县主要受5号台风“泰利”影响造成部分村居受灾,在灾情发生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第一时间深入受灾地区了解灾情,根据有关乡镇及村居灾情报告,及时下拨自然灾害救济补助款,全年累计下拨救灾救济补助款242万元,积极帮助受灾户解决生活困难,确保受灾地区群众正常生活。入冬以来,为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冬令御寒问题,今年还提早下达了冬令救济棉
5、被1950床。 2.县乡村三级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取得实效。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强化减灾防灾工作”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事关群众利益十项实事的要求,切实做好防灾、备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扎实推进县、乡、村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工作,全县已建立240个避灾点,其中县级4个,乡级22个,村级214个。所有避灾点已健全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储备、指示牌、标示牌、规章制度等,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整体防御能力得到提升。 3.认真做好备灾工作,切实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为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我局已建立约3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目前备有棉被、床架、单被、单衣、救灾帐篷等物
6、品,可供随时应急使用。同时每年与商家签订救灾应急物资购销合同,确保灾害发生24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全面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 三、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我县的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工作从2005年正式启动后,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已基本形成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服务系统全面开通,进一步简化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手续,救助内容更加明确,救助效果更加明显,困难群众无钱看病和看不起病的问题进一步得到缓解。2012年累计救助2274人次,救助金额154.58万元,救助总人数和总金额比20
7、1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1.按规定及时发放义务兵优待金。2012年度全县在部队服役的义务兵共有176人。根据“城乡一体化”的优抚政策,今年全县城乡义务兵优待金统一标准12500元/人,并全额由县财政负担,全县全年应发放义务兵优待金220万元。 2.扎实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切实保证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今年10月起对全县各类优抚对象均实行自然增长3.06%(平均数)。 3.认真做好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一是全县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每人每年发放180元的门诊费;二是在优抚对象中,六级
8、以上残疾军人实行公费医疗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家居城镇的无固定职业者提供费用办理医疗保险、家居农村的给予提供加入合医的费用,办理参合医疗证。三是为全县46位符合条件的参战对象给予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200元/人。四是患病住院者其用药范围内的医疗费用通过合医或医保、城乡医疗救助及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等3条渠道予以报销。此外,对部分特困的优抚对象,还采用临时补助的办法给予帮助解决。五是实行优抚对象医疗服务优惠。重点优抚对象凭“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证”在县挂点医院均可得到部分医疗服务优惠。组织100名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健康体检,全年共发放医疗门诊经费和住院医疗补助经费58.17万元。 4.注
9、重加强优抚设施建设。继续加大烈士陵园和光荣院等优抚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烈士陵园建设与管理,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烈士骨骸安放,不断完善烈士陵园园林化建设。 5.妥善安置城镇退役士兵。2012年共接收城镇退役士兵103名,其中5名2012年春季转业士官已落实工作安置政策,解决了2010年退役的进藏兵遗留问题给予工作安置;对选择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地方经济补助,标准为:上等兵1.6万元/人、下士1.8万元/人、中士2万元/人、上士2.2万元/人;对待安置的6名城镇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安置费的办法,实行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费标准为上等兵2.5万元/人,并继续发放生活补助费240元/人;由于安置
10、费和生活补助费到位及时,方便领取,公平公正,安置对象思想稳定。 6.做好农村籍退役士兵和烈士子女生活补助的摸底认定工作。继续做好农村籍60周岁以上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对象的摸底认定工作,核定今年新增110人,目前全县共有1188人享受发放生活补助待遇。核定部分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之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21人,每人每月给予发放130元定期生活补助,共已发放补助金4.91万元。 7.扎实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今年我县零散烈士墓迁移整合抢救保护工作作为xx市试点单位,按照省、市关于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201
11、1年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普查数据资料,对全县123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抢救保护,计划将零散在各乡镇的部分烈士墓迁移到县烈士陵园,部分就地进行全面维修,目前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 8.开展系列慰问活动。为了激励军人安心服役献身国防事业,同时也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于有特殊贡献退役军人的关怀。12月27日对霍口乡全部老复员军人进行走访慰问,全面了解、掌握他们的晚年生活情况。计划于2013年春节前对全县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全面慰问(每位优抚对象发放珠光粉舒适被一床、挂历一本),对51位参加“抗美援朝、援越抗美”退役人员每人发放慰问金1000元。 五、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建设迈出新步伐 1.慈善救助覆
12、盖面进一步扩大。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我县贫困对象受助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全县共有198名贫困大学新生获得慈善救助,发放助学金58.6万元;共有183人获得“331”工程救助,发放救助金18.3万元;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春节慰问429户、受益887人,发放慰问金(含实物)29.02万元;定向补助资助重病灾户67万元。较好地促进了受助孤儿的健康成长,受助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受助孤寡老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重度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生活得到救助。为保障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根据上级要求,我局积极与县残联配合,认真做好重度残疾生活困难对象的初步认定工作,低保对象二级以上残疾人得到生活补助,其中城市低
13、保重残人员每人每月增发100元,农村低保重残人员每人每月增发80元。认真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劝导、遣送工作,全年累计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01人次,救助金额达8.6万元。 3.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去年完成凤山镇闽凤社区、东门社区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我县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又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经实地调研、察看,我们分别在凤山东门、南门、松山北山、鉴江东湾、中房林家、白塔南洋6个社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目前6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已建成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构建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多样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4.社
14、会福利事业建设取得成效。建成xx县社会福利中心,建筑面积达8000,拥有136房间,262个床位,配有1个400室内活动室,为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养老、医疗康复、健身娱乐等服务,目前社会福利中心已入住院民120人,接收弃婴1名、打拐儿童3名,整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乡镇敬老院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建成西兰、白塔、松山、霍口、洪洋乡5个敬老院,今年又动建中房、鉴江2个乡镇敬老院,目前鉴江镇敬老院已建设完成,中房镇敬老院已着手主体一层施工,预计年底将完成主体工程。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护老托老机构,建成起步爱心护老院,并于5月份投入使用,入住老年人已达80多位;审批筹建左旋、乐龄、龙山、崇宝山等4家老年公寓
15、,目前龙山、崇宝山老年公寓已着手办理土地审批相关手续。推进县救助站建设,在县政府分管领导的组织牵头下,目前救助站场所已确定,并形xx县政府纪要。 六、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1.圆满完成2012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省、市、县部署,依法有序推进换届选举工作,全县196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于9月20日完成,换届选举完成时间、质量名列全市第一。同时及时举办了新一届村(居)主干培训班,县委还专门制定下发了xx县村(社区)主干管理暂时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干部任职管理,提高了履职能力。 2.认真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以起步兰田、松山北山2个社区为和谐社区示范
16、单位,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依法自治。 3.扎实开展村务与村民自治工作。开展“三争一创”活动与民政业务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以村(居)务公开为龙头,强化村(居)班子建设和自治组织建设。通过办试点、抓典型、全覆盖的工作方式,全县村(居)务公开实现了公开形式、公开对象的多样化。加强村(居)干部素质队伍建设,提高民主自治能力,巩固民主建设的成果。 七、社会专项事务扎实开展,专项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1.强化殡葬改革工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严格执行殡葬改革工作的相关规定,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强化殡仪服务,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强化内部管理,狠抓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在巩固提高火
17、化率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骨灰寄存,下大力度治理乱建坟墓乱埋滥葬行为,竭力制止骨灰装棺二重葬,有效地促进殡改工作走上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全年累计火化遗体1492具,火化率达98%以上。为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我们注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狠抓乱建坟墓专项治理,加强对“三沿五区”内乱建坟墓的专项治理,突出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整治整改,全年共迁移坟墓200多台、治理20座、设立“禁坟牌”30面,有效遏制了乱埋滥葬现象,巩固了殡葬改革的成果。二是完善新殡仪馆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在开发区设立中转站,解决车辆停放、材料存储等问题;完成新馆道路拓宽、休息厅、桌椅、公厕等配套建设。三是合理改造利用旧殡仪馆,将旧殡仪馆改
18、造成为骨灰楼并投入使用;认真规划指导乡镇骨灰楼(塔、堂)建设,乡村骨灰楼建设有了新突破。四是移风易俗,着力宣传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大力宣传推广“绿色殡葬”理念,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 2.积极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依法登记、热情服务原则,努力挖掘潜力,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755对、离婚登记496对,补领婚姻证件1232对,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2132份,办理收养登记21件,无群众有效投诉,无违法登记事件发生,登记合格率达100%。协助配合计生部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做好婚前体检的宣传引导,积极动员当事人自愿参加婚检,实现全年婚检率达99%以上。赢得了群众的好
19、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成为了我局对外服务和行风建设的明亮窗口。完善巩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成果,积极争创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进一步规范设置了办证厅、侯登厅、颁证厅、档案室、调解室等各功能区,配备电子屏、叫号机、电视机等,培训2名婚姻办证员开展免费颁证服务,全面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并于12月21日被民政部授予“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为我省首批5个获得此殊荣的县市民政局之一。 3.规范民间组织管理。认真做好行业性、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登记工作,目前全县共登记注册民间组织111个,其中社会团体71个,民办非企业40个。加大对行业协会的管理与监督,继续认真做好行业协会“四分开”工作
20、,不断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对行业协会进行整顿,解决了行业协会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问题,使行业协会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4.政区大典编纂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编纂出版的通知(民函2011185号)文件精神,为确保政区大典罗源篇的编纂工作按时高质完成,聘请了我县知识广、学术高的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共完成了11个乡镇各词条2000字编纂工作,政区大典罗源篇县级词条1.5万字,编纂出了罗源特色水平送省级审核。 5.地名边界管理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通过“一普”资料整理、新资料收集、录入、整理,共完成采集10大类89小类地名信息3017条,并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普查质量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县民政局工作报告 7 2022 县民 政局 工作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