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和教案说明教学提纲.doc





《A版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和教案说明教学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版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和教案说明教学提纲.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A版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和教案说明-课题: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材:人教版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3)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探究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
2、探索中提高;(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币”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史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我国数学家的尊敬,实施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并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并能用概率来刻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随机现象,通过实验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及计算的方法,理解频率和概率
3、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引导、启发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PowerPoint课件、信息技术(电脑模拟实验、EXCEL图表)、数学历史教育、学生动手做抛硬币实验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和师生互动一、 设计课堂情景引入“随机事件的概率”:1、故事情景:故事:1名数学家10个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搞得英美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一位数学家,该数学家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
4、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若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通过生动的数学历史故事,激起学生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兴趣,并指出故事中的数学家就是我国著名的航天之父钱学森,他早期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获得航空工程博士学位,后放弃优厚薪金毅然回国为祖国航空事业效力,我们作为中国的新一代也要努力学习科
5、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国家贡献。2、问题情景:用课件展示几个生动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新概念:观察下列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1)“地球不停地转动”;(2)“木柴燃烧产生热量”;(3)“在常温下,石块一天内被风化”;(4)“王义夫射击一次,击中十环”;(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思考:1、通过观察上述事件,分析各事件有什么特点?2、按事件发生的结果,事件可以如何来分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如何进行分类,各有什么特点,特别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强调“条件”与“结果”是分类的关键。二、讲授新概念:1确定性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事先就能断定发生
6、或不发生某种结果的现象;2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不能断定出现哪种结果的现象。3事件的定义:对于某个现象,如果能让其条件实现一次,就是进行了一次试验。而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都是一个事件。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初中课本上把“随机事件”表述为“不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反映的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现象,而随机事件反映的则是随机现象。我们用A,B,C等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说明:三种
7、事件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当条件改变时,事件的类型也可以发生变化。例如,水加热到100时沸腾的大前提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太阳从东边升起的大前提是从地球上看等。让学生仔细研读几个概念,请部分学生讲出概念的重点与关键所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概念学习。为下面区分各类事件做好铺垫。三、讲授例题:例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1)某地明年1月1日刮西北风;(2)当x是实数时,x20(3)手电筒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4)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50%。(5)从分别标有1,2,3,4,5,6,7,8,9,10的0张号签中任取一张,得到11签。(6)买一
8、张福利彩票,中奖。小组讨论:1、一个你生活、学习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2、举一个概率很小的随机事件的例子。3、举一个概率很大的随机事件的例子。思考:由于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知道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常用概率来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那么,概率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是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并深入研究后,发现随机事件虽然就每次试验结果来说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在大量重复实验,它却呈现出一种完全确定的规律性。)本例题内容较为简单,可让学生自主练习,请一小组学生回答,教师在旁做适当的指导即可。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一方面巩固刚学的新概念,另一方面通过合作交流形式,使
9、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涨。通过思考激起学生探究随机事件概率的兴趣,并尝试踏着古人的足迹探讨一番。四、小组探究学习“抛硬币实验”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1、每位同学抛10次硬币,记录下正面朝上的次数和计算比例,2、然后四人一组合并为40次,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分组累加);3、科代表把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运用EXCEL图表进行汇总.抛硬币实验数据记录表姓名实验次数正面次数正面比例合计思考:1、说说你从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2、频率和概率的范围是多少呢?3、必然事件的频率是多少呢?不可能事件的频率呢?随机事件频率在什么范围?4、用电脑模拟抛硬币与掷骰子的试验,让学生更深入去感受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中数学 必修 随机 事件 概率 教案 说明 教学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