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docx





《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训练工,时常会需要预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盼望大家喜爱! 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4个生字,会写“协商、探听、推辞”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解决生字词障碍。 嫉妒(j):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周瑜:三国时东吴的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2、熟悉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抓住课文中事情进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能按事
2、情的进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让同学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清大事进展的因果。 教学预备: 大字课文(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部分影像资料ppt 教学过程: 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1、观看赤壁之战影像资料,了解相关人物形象。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或机灵,或威猛,人物塑造特殊胜利,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和周瑜为主的课文。 2、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二、初读课文,审题激趣。 1、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诸(zh)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才能:办事的力量。 军令状:接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
3、依军法处罪。 惩(chng)罚(f):严峻地惩罚。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的名将。罪(zu):作恶和犯法的行为。甘受:心甘情愿地接受。 幔子:帐幕。自有妙用:自然有奇妙的用处。翎(lng)毛:鸟翅上、尾巴上的长羽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么样借箭?用什么借?最终借到箭了吗? 2、师:我们把草船借箭事情进展的过程分为缘由、预备、过程、结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缘由:周瑜设套三天赶造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预备:二十条快船草人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靠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回南岸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3、师:据此提纲给本文
4、分段: 一(1、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四、熟读课文,总结全文。 本文是写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战胜刘备,又派兵来攻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反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关心作战,借箭是周瑜有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灵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一段,分析诸葛亮周瑜的几轮对话,感知周瑜嫉妒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5、、思想状况。 教学重、难点: 分析对话,体会文中周瑜、诸葛亮的人物特点,感知周瑜的嫉妒之心。 教学预备: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部分影像资料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2、朗读课文,检查课文分段状况。 (1、2自然段) (35自然段) (69自然段) (10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找出第一段中你最喜爱的句子。 (1)领悟“嫉妒”。什么叫“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观看(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周瑜与诸葛亮对话部分影像资料。 2、齐读其次自然段,提问:从其次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嫉
6、妒”吗? (1)、同学分为两组,分角色读课文其次自然段,师读旁白。 (2)、同学3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并记录共有几轮对话,为每一轮对话编上序号。 3、周瑜和诸葛亮共有六轮对话,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 三、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诸葛亮也立下了军令状,那么事情又会怎么进展了?下节课我们再连续学习。 五班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同学熟悉到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缘由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熟悉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需抓住事情进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悟大事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
7、l个生字,以及嫉妒、协商、推辞、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辞、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同学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熟悉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缘由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日我们来学一篇依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题后齐读) 2、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战胜了刘备,又派兵攻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反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关心作战,“草
8、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3、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如:怎样借?为什么能借到?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根据事情进展的挨次,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讲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犯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其次段(35)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奇妙地做好借箭预备。 第三段(69)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同学归纳之后,教者充分确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根
9、据事情的“起因、进展、结果”的挨次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设计陷害他。其次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 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经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关心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准确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船借箭 班级 下册 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