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街道自查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街道自查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街道自查报告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街道自查报告 *街道办事处辖24个社区,其中7个XX县区居委会,17个农村社区居委会,辖区人口10万,常住人口5.5万,总面积35.5平方公里。几年来,街道先后荣获“*市创建全国绿化城市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市、区林业工作先进单位;20072010连续四年进入*市十强街道行列。“五个好”社区党组织达到11个,占社区总数的65%。2011年街道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2.8亿元,财政收入6.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6876元。近年来,*街道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的总体目标,以创建生态文明
2、乡村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创建工作。通过全街的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以来,全街共投入3300万元,实现改水2077户、改厕入户5097户,硬化街巷21.7万平方米,新砌排水沟渠1.3万米,清理沟渠4.2万米,整治公共场所10.08万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1630个;粉刷美化墙面8.2万平方米;建文化活动中心21个、篮球场19个、农民小公园17个、设垃圾桶1626个,宣传栏85个,栽植乔木5.1万棵、灌木20.7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全街累计创建14个生态文明社区、14个省、市、区卫生社区,彻底改善了部分创建社区落后的村容环境,提高了
3、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营造了文明的乡风,构建了和谐的农村社会。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建一是街道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街道宣传、卫生、妇联、团委、农业、城建、城管、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并从成员单位抽调10多名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组成专责工作小组,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街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实行机关干部包社区负责督导工作制度。各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
4、明村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举办各创建社区的主任培训班,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方法。组织创建社区的干部群众实地参观示范点,让他们亲身感受改水改厕和整治“脏乱差”带来的好处,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把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变成自觉行动。现在,广大居民创建生态文明社区的热情高涨,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创建活动。一些原来暂未列入当年创建任务的社区也纷纷要求提前创建,如龙斗山前、法家园、可乐石等社区的干部和居民主动要求帮助和指导创建生态文明社区。 二、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村庄规划编制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完成辖区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
5、农村社区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和17个社区的建设规划,全面启动了各社区总体规划修编,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100%。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3个社区整体搬迁,按照全区总体规划,对辖区村庄布局作了进一步调整,统一规划了3个新型农村社区和7个城市社区,明确了3至5年内城乡社区建设的布局、建设时序、标准和规模。现已编制完成3个集中居住社区的详细规划,规划面积达130余公顷,并且启动了剩余14个社区的详规编制工作,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大力推进旧城旧村改造。本着分类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突出城中村重点,集中抓好连片改造,先期实施了5个新型农村社区和7个城市社区建设。其中,旧村改造的5个、街道驻地分散合并改造的
6、7个。在扎实推进新农居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综合配置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进行了绿化、亮化。 三、整合财力,加大投入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把创建生态文明街道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通过村集体投入、财政扶持、帮扶单位支援、社会各界捐助、市场运作等多种手段,筹措资金,有力保障了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顺利推进。按照“五化”标准,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全面整治乡村环境。在净化上,力求全面、彻底,各个村居设置柴草集中堆放处,建设垃圾池,村内垃圾逐步实行统一收集处理。在硬化上,由村村通向街巷通、户户通延伸。今年
7、以来,街道投入1300万元用于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措施,根据各社区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积极开展“村企共建”活动,鼓励企业家出资、出力参与周边社区的环境整治活动,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在全区开展的农村社区环境整治工作中,整个辖区共清理垃圾26130立方,整修河道1920米,整修排水沟2750米;按照因社区制宜、适地适树、乔灌结合的原则,着重搞好村内大街、村庄“四旁”植绿补绿和辖区主要河道两侧、城乡结合部干道绿化,栽植乔木36260株、灌木44530平方米;坚持一街一特色,规划建设了“樱花街”、“紫薇街”、“
8、竹林巷”等特色街巷,将村庄绿化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在村庄空闲地、房前屋后建设了柿子园、杏子园、樱桃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美化粉刷墙面1.7万平方米;加强了9个农村社区的道路硬化,硬化面积13000平方米。同时,配合农业部门,积极发展农村社区沼气,推行“一池三改”,现已发展沼气户150户,小型沼气工程2处,67的农村社区都不同程度的用上了沼气,实现了农村垃圾的“变废为宝”。 四、强化“三种意识”,提高创建标准一是树立“彻底清,清彻底”的意识。街道和社区干部牢固树立一抓到底的思想,把创建生态文明街道和社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以“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目标,重
9、点清理“三大堆”,规范垃圾、粪堆、柴草堆的存放和管理,做到不留死角;二是树立“经常抓,抓经常”的意识。把创建生态文明街道和社区作为日常工作,不分季节,做到天天抓。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生态文明街道和社区的积极性,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两委”换届选举中,100%的村党支部书记实现连任,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高票当选,实现了以换届检验生态文明社区创建,以生态文明社区创建促进农村社区换届工作的要求,街道上下形成了人人积极主动参与创建生态文明街道和社区的良好氛围。三是树立“建机制,管长效”的意识。街道与社区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将创建生态文明街道和社区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街道自查报告 2022 生态 文明 乡村 建设 先进 街道 自查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