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doc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 程 设 计 指导书机械工程系 杨晓红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模具设计知识,系统地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包括塑料模塑成型工艺编制、塑料模具设计、非标准模具零件设计等。一、目的和要求1、目的、培养学生对具体设计任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编制模塑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2、要求、塑料模具课程设计题目为相当模具设计师考级程度的塑件,满足教学要求和生产实际
2、的要求,应尽可能做到结合生产需要。、查阅有关资料,作好设计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地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要求模塑工艺计算正确,编制的塑料模塑工艺规程符合生产实际;、要求模具结构合理,凡涉及国家标准之处均应采用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图样和标注符合国家标准;二、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1、预备知识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塑料模具设计,机械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等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认知实训,
3、也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模具设计实训的必要的教学实践环节。2、注意事项、必须先准备好资料、手册、图册、计算器、报告纸等。、应对塑料模具设计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地消化,并明确设计要求再进行工作。原始资料包括:塑料件零件图,原材料牌号与规格,成型设备的牌号与规格等。、画出的模具结构草图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绘制正式装配图及零件图。三、课程设计的任务1、编制模塑成型工艺规程。2、绘制注射模装配图。3、绘制非标准模具零件图。4、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或设计说明书)。四、设计的一般步骤塑料模具设计的步骤见下图:分析塑件能用的塑料品种及其性分析塑件工艺性确定成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编制塑件的模塑成型工艺确定模具型腔数及排
4、列方式确定分型面位置选择浇注系统和排气系统确定成型零件和主要结构形式选择推出方式确定推出和回程机构成型零件的设计与标准件的选择用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塑料模塑工艺设计塑料模具设计1、塑料模塑工艺设计见表1表1. 注射模塑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了解塑件所用的塑料种类及其性能通常用户已规定了塑料的品种,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地掌握材料的种类和成型特性:1、所用塑料是热塑性还是热固性以及其它的树脂名称;2、所用塑料的成型工艺性(流动性、收缩率、吸湿性、结晶性、比容、热敏性、腐蚀性等)。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用户提供有塑件数据,有塑件图形或塑件实物模型,随着CAD技术的应用,也
5、有提供塑件的CAD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作如下分析:1、塑件的用途,使用和外观要求,各部分的尺寸和公差、精度和装配要求。2、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壁厚、加强筋、孔、嵌件、螺纹等)、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分析是否满足成型工艺的要求。3、如发现塑件某些部位结构工艺性差,可提出修改意见,在取得相关人员的意见后,方可进行修改。4、初步考虑成型工艺方案,分型面、浇口形式及模具结构。确定成型设备的规格和型号1、根据所用塑件的类型和重量、塑件的生产批量、成型面积大小、粗选成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必须掌握成型设备的以下内容:、与模具安装有关的尺寸规格,其中有模具安装台的尺寸、安装螺孔的排布和规格、模具的最小闭合高度、
6、开模距离、拉杆之间的距离、推出装置的形式、模具的装夹方法和喷嘴的规格等。、与成型能力有关的技术规格:其中有锁模力、注射压力、注射容量、塑化能力和注射率。2、待模具结构的形式确定后,根据模具与设备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校核。考虑生产能力和效率通常用户对模具使用寿命提出要求,例如总的注射次数。设计人员根据用户要求,可分别采用长寿命模具或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简易模具。编制塑件的模塑成型工艺卡模塑工艺卡应包括模塑成型工艺过程及适宜的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成型设备等。模塑成型工艺卡见附表12、塑料模设计见表2、表3、表4表2.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内容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模具设计可行性分析根据塑件
7、技术要求和塑料模塑成型工艺文件技术参数进行模具设计可行性分析1、保证达到塑件要求 为保证达到塑件形状、精度、表面质量等要求。对分型面的设置方法、拼接线的位置、侧面抽芯的措施、出模斜度数值、熔接缝的位置、防止出现气孔和型芯偏斜的方法及型腔、型芯的加工方法等进行分析。2、合理地确定型腔数 为提高塑件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注射机容量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计算出较合理的模腔数。随型腔数量的增多,每一个塑件的模具费用将有所降低。型腔数的确定一般与塑件的产量、成型周期、塑件的价格、塑件的重量、成型设备、成型费用等因素有关。3、浇道和浇口设置 由于浇口对塑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熔接缝位置、二次加工和商品价格等有较
8、大影响,因而必须首先对浇道和浇口与具体塑件的成型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模具类型在对模具设计进行初步分析后,即可确定模具的基本结构。通常模具结构按以下方法分类,可根据上述分析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1、按浇注系统形式分类的模具类型:两板式模具、三板式模具、多板式模具等。2、按型腔结构分类的模具类型:直接加工型腔(又可细分为整体式结构、部分镶入结构和多腔结构)、镶嵌型腔(又可分为镶嵌单个型腔和镶嵌多个型腔)。3、按照侧抽芯方式分类的模具类型3、按照驱动侧型芯方式分类的模具类型:利用开模力驱动(可分为斜导柱抽芯、齿轮机构抽芯、螺纹机构抽芯和凸轮抽芯等)、利用液压顶出力推顶斜拼块抽芯、液压缸抽芯、电动机抽芯。
9、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1、型腔布置 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2、确定分型面 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3、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4、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5、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6、根据模具材料、强度计算或者经验数据,确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7、确定主要成型零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塑料模具 设计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