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二稿)(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二稿)(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二稿)(三).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二稿) 对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二稿) 孙建华 内容摘要农民工工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从法律角度剖析了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成因,系统论述了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和谐社会弱势群体 “农民工”一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对那些走出田地、融入城市的农民的称谓。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是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经济兴旺发达的现实表现。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民自身的生活状况,也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
2、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在进城务工后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各种新问题在不断涌现,一些矛盾也在不断的深化与加剧,如农民工的生存环境问题、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已经成为摆在农民工面前的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而农民工的工资问题更是近年来引来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农民工聚集的建筑工程领域,工资拖欠情况更是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建筑企业长期把压低农民工工资作为降低企业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据全国总工会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中,建筑施工企业就
3、占了70%。注1 第1页共9页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普遍存在,已经引发出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如经常引起上访、闹事等治安事件,甚至不断酿成恶性刑事案件,甚至造成了农民工对政府和法制的信任危机。本人试从建筑领域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入手,剖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根治这一问题的法律途径。 一、法律的缺失和执法的疲软是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主要成因 (一)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像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违法违规现象直接导致了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出现。 1、建设单位前期投资不足。根据规定,建设资金落实后才能申领建设许可证,注2而建设单位
4、前期投资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一些工程的发包和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对施工单位提出垫资施工和让利的要求,且不履行合同约定,长期拖欠工程款。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突出政绩,搞所谓的形象工程,动辄投资几百万、上千万,本级财政无力支付,就利用政府信誉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单位的信用意识不强,致使建筑市场“拖欠有理、拖欠有利”的风气盛行。注3 2、建筑施工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导致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施工单位垫资施工现象普遍存在。按照建筑法,承包工程后只允许一级分包,不允许多级分包,因为每分包一次,工程款就要被分减一次,不少施工单位中标后,不是自己直
5、接施工,而是层层转包,最后的包工头能得到的工程价款连支付材料费都不够,农民工工资更无从谈起。在建筑市场盛行的“拖欠有理、拖欠有利”风气下,施工单位同样不讲信用、不守合同,对农民工也搞恶意拖欠,不遵守劳动法的现象特别严重,一是在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方面,施工企业大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条款上逃避和减轻责任;二是不按月支付工资,只是允诺年底一次性结清,平时只发给农民工基本的生活费,极易产生年底的拖欠问题。 第2页共9页 (二)农民工自身法制意识、维权意识的缺乏和淡薄。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民工问题专家李禄胜说: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利经常受到侵犯。
6、究其原因,农民工有80是自发打工,他们没有技能,没有文化,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和体力活,没有竞争力。同时,他们缺乏生活常识、法律常识、城市劳动常识,也没有任何的法律援助。由于民工是城市劳动者中的弱者,他们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注4面对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民工们普遍不太敢维护自己的权利。加上许多民工事先没与用人单位订立合同,使一些用人单位在拖欠和克扣工资时更加肆无忌惮。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工不仅缺乏维权意识,更加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非公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农民工难以承受目前的诉讼成本与风险。由于大多数
7、民工显然缺乏基本的诉讼知识,也无力聘请代理律师参与诉讼,因此,尽管最高人民法院早就提出了快审快结的要求,但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同情的角度仅凭单方的陈述做出裁判,从而必然使得农民工在讨薪的诉讼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败诉风险和执行不能的风险。 (三)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足,处理程序过长。 1、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致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欠薪逃匿的经营者得不到处罚,使得欠薪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欠薪者不受法律制裁,给不良经营者提供了随意拖欠、损人肥己的机会,从而使欠薪现象愈演愈烈。 2、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手段不足,使执法效果大打折扣。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经常因无权查封企业财
8、物、更无权扣人而眼看着欠薪准备逃匿者拉走设备、财物,而公安部门对欠薪者也不能扣人扣物,因为拖欠工资不属于可以拘留的行为。有的逃匿者被农民工扭送公安部门,公安部门由于无法可依而没办法处理,只好放人。 3、行政处理程序时间过长。劳动部门接到欠薪投诉举报后,先向企业劝说、协商。协商不成的,在立案后1个月内发出限期整改责令书,责令企业15天内支付工资。到期如果企业不执行,再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书。按规定,行政处理决定有3个月的复议期,到期企业既不申请复议又不执行的,农民工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1年各地对农民工欠薪案件从快从优处理,把执法部门调查取证的时限缩短 第3页共9页了一半,但“整改期”和“复议
9、期”是法定的,不能随意减少。所以,仅仅一个行政处理程序,至少要四个月才能完成,农民工们根本拖不起。注5 (四)解决欠薪纠纷的仲裁和诉讼程序不适宜。通过法律途径追薪本该是我们这个向法治迈进的社会里人们首选的办法。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之路却使农民工们望而却步。首先是仲裁,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农民工应当在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超过60天的,仲裁庭不予受理。但由于农民工大多是在施工企业允诺的年底付薪不能兑现、寻求行政干预无效之后,才走仲裁之路的,且不说时效问题往往过了期限,就是仲裁的方式是否为农民工们所选择都是问题,在行政干预都无效的情况下,凭着朴素的心理,农民工们还能相信仲裁
10、吗。何况连工资都没有的时候,拿什么来交仲裁费。而若进入诉讼程序,按规定要先经仲裁,否则法院不受理。况且诉讼成本昂贵,农民工打不起官司,因而鲜见追讨欠薪的案子走上法庭。可见,诉讼和仲裁都不是农民工可以选择和愿意选择的讨薪途径。 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的工资问题 依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以往农民工工资清欠行动中,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而仅依靠行政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顽症”,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是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本途径。 2021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千千万
11、万的农民工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其中对农民工的工资问题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二是合理确定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三是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若干意见还对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注6国务院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是彻底根治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一剂良药,是照耀在农民工兄弟就业道路上的一道曙光,体现了党和国家运用法律途径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 第4页共9页笔者认为还要紧紧抓住以下环节
12、,使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实效: (一)通过普法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 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他们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的淡薄,不知道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自己应该怎样办,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方式维权。有的人正因为不知道,所以采取极端的办法,希望能够得到解决,而事实上极端的办法并不一定能奏效,有时候可能违法而受到处罚。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目的是让他们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被用人单位蒙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时应该如何解决,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才有可能成功地维权,拿回自己的工资。各级工会组织应该是农民工的保护者,要在建筑企业推行建立农民工会的制度,并使农民工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二稿三 解决 农民工 工资 问题 法律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