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熟悉,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常常会选择近似数。一起看看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育同学的推理力量。 3. 经受探究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育数感。 教学重点: 经受探究
2、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经受探究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 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师:这么大的场面中肯定蕴涵着很多数学问题,今日我们就一起讨论这些数学问题。 2. 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同学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 认真观看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 组织同学争论,同学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
3、单位的。或者同学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精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精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精确数;而66、20万、2万是也许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 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 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
4、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状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精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肯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便利。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激发同学爱好,调动同学乐观性,引发同学思索。国庆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关心同学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熟悉精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
5、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沟通,指名说说想法,同学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缘由。 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22,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同学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
6、近似数及想法。 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同学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便利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同学观看,分析归纳。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认真观看,说说你有什么发觉,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相互争论,老师巡察指导了解状况。 同学汇报沟通,同学可能会发觉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22,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万。 老师引导同学观看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近
7、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2万。 老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4 舍;5、6、7、8、9 入,介绍“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缘由。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楚地呈现出来,培育同学的数感。】 (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参与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学习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争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卡上。3.组织简洁、清
8、楚的语言预备全班汇报。 老师巡察,了解小组争论的状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赐予指导。 2. 全班沟通。生可能想法:在数线图上标出,发觉233482接近20万,;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万;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近似数20万。 请多组的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赐予鼓舞。 3. 老师小结: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 4. 假如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争论,再全班沟通,关心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 5. 引导同学初步概括方法,用
9、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同学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受探究的过程,引导同学独立思索、主动探究、合作沟通,使同学把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育同学的合作力量,进展同学的思维。】 三、 巩固练习 1. 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 鼓舞同学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精确数和近似数,加深熟悉,并感受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同学独立完成,有些同学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老师适时指导,关心同学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
10、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 3. 按要求填表。 提示同学仔细看要求,认真数数位。特殊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关心同学把握新知、形成技能、进展智力培育力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熟悉,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经受了探究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时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盼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近似数 0、1、2、3、4 舍 1800020220
11、四舍五入法 5、6、7、8、9 入 233482202200 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受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多位数。 3、能对多位数进行估量,进展估量意识。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法,读数中有“零”的写法。 教学预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练习读写,复习旧知 1、快速读出下面各数。 2022,4500,4523,6005 2、写出下面各数:老师口述同学写数。 3、40059000是( )位数, 含有( )级和( )级,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并像前面一样说出每个数的组成
12、。320220, 479853000,2022000010。 二、多位数的读法 1、亿以内数的读法 2022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示地图。 北京市约有1382022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你能读出北京和天津市的人口数吗? 同学尝试后汇报。 为什么只读出万以上的数?为什么要加万字?中间有两个零怎么读? 2、亿以上数的读法 我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全世界人口约6302309700人;同学试读,小结读法。 3、练习读法 试一试第一题;练一练第一题。 三、多位数的写法 1、亿以内数的写法 (1)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六百七十八万人;老师引导写澳门人数,同学独立尝试其他
13、城市人数。沟通评价,并验证(将写出的数分级读出来) (2)三百五十万零六百,写作 。 过程要求:同学独立写数。小组沟通,相互检查,让每一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反馈沟通结果。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呈现题目: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 过程要求 先请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看看含有几级的数。 对比数位挨次表,尝试写一写。 反馈写数结果。 小组沟通,全班沟通。板书呈现结果 “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写作:5256000000 (2)呈现题目:“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写作 。 过程要求; 同学独立写数,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放弃数位挨次表,直接写数。 同组沟通各自的写法,着重说明“零”的处理
14、。 反馈沟通结果。 板书呈现:“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写作:20 0435 0000 这时板书不出现数位挨次表,为了关心同学理解可以用分级线段来代替数位挨次表。 (3)小结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让同学沟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数的规章。 弄清有几级的数。 从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数。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写法练习:试一试第2题,写数并估量数的大小。练一练第2题。补充练习题: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4391000, 7060020, 1300000800, 43910000, 70600020, 13000000800, 600600, 6000600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3题
15、,先读数,再连线。最终写右边的数验证。2、阅读你知道吗,了解国际上分节方法。 3、同桌读写数嬉戏:一位同学用计数器拨数,一位同学读 数;一位同学写数,另一位同学读出来。 4、拨一拨,写一写,再读一读 用四个“5”和四个“0”组成一个八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一个零 (3)读出两个零 (4)读出三个零 五、课堂小结并布置实践活动 生活中大数应用特别广泛,请同学们在报纸、杂志或电视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沟通。 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3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单元“熟悉更大的数”的第三节课,依据同学思维进展特点,二班级下册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位挨次
16、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学习万以上的大数。人口普查是在熟悉计数单位“十万”、数位挨次表及更大的数的基础上学习大数的读写。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多位数进行估量,进展估量意识。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结合详细情境,借助数位挨次表,把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育仔细读写书的良好习惯。 2.情感与态度:经受自主探究大叔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的力量。 3.解决问题:亲密大数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由于四班级同学还处于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规律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详细情境,借助数位
17、挨次表,把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育仔细读写书的良好习惯。 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上,以同学为主体,引导同学进行主动探究、乐观思索和争论沟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因此,本节课同学的学习我综合运用采纳主题式教学,以生动好玩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主动探究的_;通过同学的主动探究,引导同学多种感官参加,经受数学的建模过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对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意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如自主尝试、验证 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同学,让同学
18、成为课堂的主题”,提倡“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同学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老师以参加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同学争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设计意图:以2022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谈话导入,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同学关注.问题,激发学_。) 二、组织自主学习。 1、提出学习任务“怎样读出北京、安徽、.人数?” 2、依据数位挨次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探究。 3、小组沟通共享,感受读法。 (设计
19、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从同学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给同学预备独立尝试的学习单,给同学充分的时间先独立探究,依据数位挨次表,读出北京、安徽、.人数并在小组沟通共享,感受读法。) 三、小组合作,完成中卡。(明确目标:每组依据要求探究“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出示单元组活动要求。 2、依据从前归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数的读法。 3、老师补讲,评价同学的活动状况。 (在这个环节先让同学独立思索,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支配小组成员轮番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关心学困生,老师巡察,辅导学习困难的小组,最终在全班沟通,同学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 四、巩固应用,正确的读写大数。 1、引导同学把数分级,然后一级一级的认真读; 2、先独立完成,一起沟通方法。 提示:汇报时,我请有代表性的同学展现自己的作品。 五、同学畅谈收获,开展评价活动。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同学沟通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觉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万 万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万 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