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农办上半年工作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县农办上半年工作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农办上半年工作报告 .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农办上半年工作报告 今年是我县实施“美丽乡村、美好生活”五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也是新农村建设转型阶段的攻坚之年。半年来,我县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促转型保供给、美乡村优生态、强统筹惠民生”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回顾 (一)把“三村一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着力做好深化文章 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和精品线是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也是展示我县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好载体。截至6月底,全县共投入创建资金8600万元,完成形象进度60%。在中心村培育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的若干意见,新启动培育中心村4个。在特色村打造上,注重文
2、化和产业并重,启动创建市、县级特色村各6个。在全面小康村创建上,以让广大群众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为目标,启动创建市级全面小康村7个,县级全面小康村17个。在精品线建设上,启动梅温片区新农村建设精品区块建设,编制完成专项规划,明确创建计划,对节点打造、沿线整治等落实了工作任务。在总结前一轮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着重深化了建设理念。 1、制度深化。建立完善项目申报竞争、标准化建设、项目化管理、长效管护、资源资金整合五大机制,科学推进“三农”工作持续发展。一是建立申报竞争机制。项目创建实行自主申报和初选淘汰、评估淘汰、验收淘汰,保证创建质量。二是建立标准化建设机制。加强项目创建全程指导和管理,精
3、心编印农房户型推荐、“美丽庭院”建设、村庄外立面改造等通用标准或技术要求,加强档案收集整理,为项目验收提供真实凭据。三是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收集整理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动态调整创建内容,并推行项目公示制度。四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构建“庭院、村庄、河道、道路”点线面结合的综合保洁网络,推动农村保洁常态化、长效化。五是建立资源资金整合机制。将“三村一线”与森林村庄、河道治理、饮用水改造等项目紧密结合,整合资金和力量,捆绑落实建设项目,提高村庄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时序性。 2、理念深化。一是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4、积极推行城乡全域规划,优化城乡建设布局,加快形成中心XX县区、卫星城、中心镇、中心村等层次分明、网络健全的城镇体系。大力实施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完成36个中心村、100个重点创建村以及30个一般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实现村村有规划。二是注重对农村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树立经营村庄理念,尊重农村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按照“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要求开展村庄建设,切实推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倡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全力彰显乡土特色。三是稳步推进村庄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实效,提倡不举债、少举债,避免村庄建设过渡负债。 3
5、、政策深化。一是提高补助标准。针对村庄集体经济普遍欠发达的实际,增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从2005年的600万增加到1950万),对生活污水治理等难度较大的项目,增加补助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二是细化补助项目。更加注重财政资金杠杆引导作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方向倾斜,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根据创建内容,增加“美丽庭院”(今年财政专门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庭院”示范户、合格户创建补助)、“休闲农居”、“休闲农业观光园区”等项目,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三是巩固创建成果。组织开展全县村庄整治建设“回头看”活动。对已命名的省、市、县
6、级全面小康村进行复查,对巩固提升效果明显的村庄下拨奖励资金,对不符合要求的村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较多的村庄给予通报摘牌。结合省、市“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二)把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着力做好造血文章 1、村庄整治建设提升专项行动进展快速。制订出台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分类技术指导意见,对各项目建设的技术标准、建设要求、相关工序等进行了统一。截止6月20日,全县20个村已投入资金3295万元,拆除危旧房92108平方米,新建安置房4090平方米,外立面改造34225平方米,建设村内道路86594平方米,村庄绿化37860平
7、方米,新建公厕14座,整治村内河道8082米等,项目总体进度达65%左右。同时,有关村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改造升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自选项目均有明显的形象进度。每村75万元的市级启动资金已全部下拨到村。 2、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成效明显。争取市级专项扶持资金540万元用于经济薄弱村村级运行经费补差和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补助。积极配合宁东园区加快推进扶贫标准厂房对外招租工作,到目前为止,21幢厂房中已有12幢由8家企业承租,正式签订协议,其中3家企业已投产;另有2家企业正在洽谈,计划承租。制订出台扶贫标准厂房管理使用、租金收益量化和招商考核实施办法,预计市级93个、县级20个重点扶持村年内可实
8、现租金收益村均达8-10万元。 3、低收入农户帮扶措施不断加大。深入实施“一户一策一帮扶”制度,注重帮扶项目质量与效益,重点对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致富门路和资金的低收入农户,继续通过农户+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大户)的模式带动增收,努力开创生产型帮扶新模式。计划实施低收入农户生产型帮扶共550户,其中集中帮扶250户,市、县两级补助350万元。不断强化资源性机耕路对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重点对毛竹、茶叶等山区资源丰富的乡镇开展立项建设,今年计划修建46条84公里机耕路,涉及到16个乡镇(街道)42个行政村与专业合作社,目前测量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完成总体进度的40%。 (三)把提升农民生活品
9、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着力做好优化文章 1、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分类分批培育香榧、猕猴桃、茶叶等宁海特色的种植大户,海水养殖能手,保安、家政服务等三产服务人才。上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4500人次,其中进高校、赴外地实地培训5班次,230人。 2、持续推进农房“两改”。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房项目资金平衡,对XX县区外公寓式集中建设小区,允许不超过住宅面积的20%用作销售。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增减挂钩复垦任务与年度计划指标安排挂钩制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复垦为耕地的每亩补助6万元,获得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每亩补助30万元。新启动农房改建项目
10、3个,长潭安置小区和唐安李安置小区已建成并完成安置分配和房产落户工作,跃龙街道下山移民安置小区8幢已结顶,完成主体工程70%,岔路镇下山移民安置小区10幢已结顶,其中7幢已经通过主体验收。 3、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全力打造“县域大景区”,大力发展“走千里登山步道、宿百家休闲农居”的宁海特色农家乐,以国家登山步道和徐霞客古道为依托,重点打造沿线的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推进“一廊二线五带”建设,有机“串联”生态山水、景点景区、民俗文化、特色村庄,形成覆盖县、镇、村、户(庭院)的立体式建设网络。坚持做好农旅结合、体旅结合、文旅结合,注重挖掘乡村野趣、淳朴民风和农村文化,培育了一批农家乐特
11、色村、示范点,桥头胡街道的三麓潭生态旅游区、桑洲镇的屿南山岗油菜花海等特色区块,均形成了规模效应。目前,全县共有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8个、示范点11个,星级以上农家乐经营户86家,可以为游客提供餐位1.48万个、床位1500张,从业人员5000多人。 4、创新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一是人员选派创新。从县管后备干部、副局级调研员、中层干部中选派指导员,共选派县级指导员93名,农村金融指导员107名,乡镇(街道)本级指导员522名,加上市派指导员45名,共有767名干部进驻各行政村。农村指导员任期由一年改为两年,并且所有欠发达村派驻一名县级以上农村指导员。二是工作制度创新。完善“亮相台”制度,将农村工
12、作指导员的照片、姓名、派出单位、联系电话、驻村职责等8项内容进行公示,方便群众联系;加强协作区制度,将县派指导员按照所驻乡镇地理位置,划分成五个小组,开展组长牵头、组员参与、农指办指导的协作区活动;创新开展专业指导组制度,抽调有专业特长的市县指导员赴各创建村指导,形成“一村多指”、跨村跨乡镇协作帮扶的服务网络。三是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扩大农村金融指导员覆盖面,将“造血”延伸到产业薄弱村,全力做好农村产业脱贫致富。截止6月底,100多名金融指导员共为5169户农户发放了3.26亿元贷款。 二、存在问题 我县“三农”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农业发展基础需要增强,农
13、村环境建设任务艰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城乡统筹体制有待突破。 1、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从中途检查和年终验收的情况来看,乡镇(街道)之间、村与村之间创建项目总体进展“快慢不一”,进度快的地方,提前几个月就完成了创建重点项目,进度慢的地方,在“推进月”期间才刚刚开始起步。从原因上分析,主观上,个别村庄未能按创建标准和工程时间节点开展建设;客观上,一些房屋外立面改造、道路硬化、河道整治等项目招投标耗时过长,有些村庄有几个项目同时进行,地上地下工程建设时序发生冲突。 2、村庄特色不够鲜明。近年来,政府各级各部门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也制订了创建标准,激发了干部群众通过创建改变村庄面貌
14、形态、提升生活品质的热情。但各类创建标准不一、侧重点不同,导致保留村庄原有风貌、体现各村特色的独特要素未能引起干部群众的高度重视。一些村庄在一系列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推进下,一些老民居、老祠堂、古道遭到破坏,“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引导。 3、后续管理不够到位。一些村庄创建时积极性高涨,创建后维护不力,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从走访和督察情况来看,前几年创建好的村庄不同程度存在道路不洁、污水乱排、河道淤积等现象,脏乱差“还潮”现象比较突出,长效保洁机制尚未真正落到实处。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各行政村面临着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庞大的经费
15、开支,在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的情况下,这笔经费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4、农房“两改”政策性费用减免仍然还需协调解决。自宁党20103号文件出台后,我们一直致力于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至今为止,陆续出台了农房集中改建联合审批办法、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制度和部门联系接对推进工作开展等制度,但在农房集中改建项目的政策性费用减免方面,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供水、供电和有线电视方面。 三、下一步打算 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三大突破、突出四项重点。 (一)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这个主题,切实推动城乡资源均衡配置,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积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县农办上半年工作报告 2022 县农办 上半年 工作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