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工作意见.doc
《农委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工作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委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工作意见.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委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工作意见 2021年,我市粮食生产取得突出成绩,总产实现“九连增”,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受到了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高度肯定。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粮食生产能力,抓好2021年全市粮食生产工作,力争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稳定粮食面积,改善基础条件,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全市粮食稳定增产。 (二)任务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确保实现“十年增”,力争实现“吨粮市”。 二、调整优化
2、种植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是确保稳定增产的基础。各县(市、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要从全年生产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挖掘土地资源潜力,通过扩大粮油、粮菜、粮棉等间套复种面积,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防止棉花、花生、蔬菜等其他作物生产大幅波动,确保大宗农产品均衡供应。 (二)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按照国家“五不准”(不准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
3、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的要求,落实好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备案和年度核查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 (三)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长久稳定不变的基础上,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集中土地经营权,提高粮食集约化经营水平。注意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种粮
4、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发展粮食生产。在劳务输出较多的地方,鼓励和支持各类服务组织通过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搞好粮食生产。 三、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一)加快推进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大对种子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的粮食作物育种项目支持,加快粮食新品种培育,尽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的小麦、玉米新品种。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种子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粮食作物种子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种子质量,加快推广粮食新品种。 (二)加快关键技术推广。小麦要重点抓好冬春控旺防冻、
5、氮肥后移和一次喷药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玉米重点推广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种植的“一增四改”和适期晚收等增产技术措施。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深耕深松技术。 (三)大力开展科技服务。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农时季节和重要环节,组织市、县、乡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实行技术包保,搞好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抓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轻危害。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升 粮食生产 能力 工作 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