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教学内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N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教学内容.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N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企业民主管理考点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2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比较3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职权考点二平等协商制度1平等协商的性质2平等协商的形式考点三信息沟通制度考点四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员工满意度调查将分别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或针对某个专项进行详尽考核。(续表)考点五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考点六员工沟通程序与方法员工沟通的具体程序是:(1)形成概念。(2)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的语言、方法和时机。(3)信息传
2、输。(4)信息接收。(5)信息说明、解释。(6)信息利用。(7)反馈。考点七降低沟通障碍和干扰(1)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2)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3)员工沟通不能独立于员工性格特点而孤立存在,员工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交往习惯等多种人格特征都可能形成沟通障碍。在下向沟通中,管理人员必须准确地理解信息的含义。在上向沟通中,积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反映情况,建立合理的沟通层次,减少因层次过多而造成对信息的过滤和失真。上向沟通的信息需要给予回复的,必须答复。(4)注意沟通语言的选择。典题精练下列关于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主要区别描述正确的是()A平等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
3、自觉履行B平等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强制履行C集体协商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条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政府法律保护D集体协商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条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企业保护A【解析】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主要区别表现有:平等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集体协商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条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第二节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考点一劳动标准的含义考点二劳动标准的结构结构标准类别内容横向结构就业、劳动关系、工作条件、劳动报酬、职业技能开发、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劳动福利
4、、劳动行政管理等项标准。(续表)考点三工作时间的种类1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是指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标准工作时间为:职工每昼夜工作8小时为标准工作日;每周40小时为标准工作周,即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2缩短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3计件工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是标准工作时间的转化形式。4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是指因用人单位生产或工作特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宜以日计算,需要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长度的工时制度。5不定时工
5、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是指每日没有固定工时数的工时制度。考点四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如下。(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制度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制度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年制度工作工时=2508=2000(工时人年)季制度工作工时=6258=500(工时人季)月制度工作工时=200012=16667(工时人月)(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
6、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如下。月计薪天数=(365-104)12=2175(天月)日工资=月工资收人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典题精练1()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A标准工作时间B正常工作时间C计件工作时间D缩短工作时间D【解析】缩短工作时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2关于劳动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标准的制定主体具有多样性B劳动标准的制定以劳动领域的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实践经验为基础C劳动标准均具有法律强
7、制力D劳动标准的作用方式具有多样性E劳动标准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ABDE【解析】理解劳动标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劳动标准是对劳动过程、劳动关系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作出的统一规定;劳动标准的制定主体具有多样性;劳动标准的制定以劳动领域的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实践经验为基础;劳动标准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劳动标准的作用方式具有多样性,且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并存;劳动标准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考点五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定义适用范围意义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
8、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都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基本出发点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行为。考点六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1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的步骤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采用“三方性”原则,即在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研究拟订,并将拟订的方案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方案内容包括最低工资确定和调整的依据、适用范围、拟订标准和说明。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2确定和调整最
9、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应高于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典题精练劳动法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有()A就业状况B劳动生产率C社会平均工资水平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E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ABCDE【解析】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有: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劳动 关系 管理 教学内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