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 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十几年来从未停止,有持工具论者,有持人文论者,课标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最近也有认为各国母语课程的性质均为民族性和语文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熟悉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沟通。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同学感受钱塘潮的奇妙壮丽,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
2、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预备 词卡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比较“观”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 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 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 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3、 2.指名读,订正同学朗读中的错误读音。 (薄雾闷雷涨留意同学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 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 (宽敞、覆盖、薄雾、若隐若现、仰头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照旧、恢复)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 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 C、观潮人最多 D、响声最大 E、浪潮最壮丽 F、人的心情最高涨 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
4、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指导朗读:(1)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漂亮而罕见的景象。 5.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预设:同学很简单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非常壮丽的语句。在同学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前。) 6.在这篇课文中,是根据什么挨次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 根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
5、后”的挨次,分三大组朗读课文,老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其次课时 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是怎样说的? 2. 2.是根据什么挨次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 1.翻开书,专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学实际同学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之美。) 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宏伟、最壮丽? 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
6、彩一些。 3.指名朗读同学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指导朗读: 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 这响声洪亮吗?(不洪亮。)为什么似乎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洪亮? B、有人告知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 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 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 一个人读,明显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 E、气概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
7、内心中的感动。 F、多么壮丽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 G、谁来读,让大地抖动起来。 4.听读段落,感悟的表达挨次。 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挨次去朗读,实际上在描写大潮时是有挨次的。你听我来读一读,认真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 B、你知道是根据什么挨次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 (由远及近地观看,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 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 A、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由于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 (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犹如山崩地裂 (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
8、战马 (3)潮势(越来越猛):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 B、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 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照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 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尝“横卧”。 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 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
9、排列的?(趴或是躺。)“卧”是什么意思? C、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安静。) 3.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 A、理解“矗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 B、小山:若隐若现 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矗立在宽敞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漂亮、和谐、壮丽) 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覆盖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敞的、安静的钱塘江被覆盖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覆盖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
10、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 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 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 五、作业 A、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仿照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熟悉5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外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观看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2、读了课题,
11、你有什么疑问吗? 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 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三、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哪个字难写,凶的部首是什么。出示多音字。 3、默读全文,思索: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火烧云的?请用“”划出表示描写挨次的词语) 4、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知我们了?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始终烧到东边,红彤彤的,似乎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殊好,齐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同学读) 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给人一种动态变化
12、之美。 5、文中的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夏天的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晚饭过后;乘凉) 6、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第一自然? 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小结:这段话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 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的?(“笑盈盈”) 请你们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7、观看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是由于火烧云在不断发生变化。 8、小组合作探究 火烧云的颜色
13、和外形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请在3至6自然段中选择你喜爱的一段,小组内齐读,然后说说你读后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1、我们小组读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眼前仿佛看到了火烧云颜色特别(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_一样的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2、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还有些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除了这些颜色外,还会有哪些颜色呢?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 4、四个“一会儿”构成了一个什
14、么句?你从四个“一会儿”体会到了什么?(火烧云变化特别多,特别快。) 5、你能用四个“一会儿”说一句话吗? 6、师生协作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7、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颜色斑斓、五光十色) 师:你真会用词。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二)火烧云的外形变化 1、读了课文4-6自然段,我们体会到了火烧云外形变化多而快。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外形多?请用“”标出来。变
15、化快?用双横线画出来。 外形(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突然、接着、一转瞬;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小结: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详细,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3、过渡:火烧云还会有哪些外形?(动物、植物、人类等) 4、火烧云外形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概括吗?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三)火烧云下去了 小结:由于火烧云的颜色、外形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说“必需低下
16、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赞美火烧云吗?(火烧云真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啊!) 2、你在自然中还发觉了什么奇特的景物?(钱塘江大潮、雨后彩虹、海市蜃楼.) 3、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火烧云这篇课文,根据“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挨次,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外形的变化。着重写了颜色和外形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多漂亮,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仔细观看四
17、周的事物,并绽开丰富的想像,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 3、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谁知道萧红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萧红(19111942)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原名张莹。1911年诞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28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1933年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1935年出版代表作生死场,鲁迅亲自为这篇中篇小说作序。1936年去日本养病,抗战爆发后回国投入抗日战斗。1942年因患肺病,在.去世。 五、达标测评 依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火烧云这篇课文根据_这样的挨次,详细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外形_和_这两个特点,表
18、达了对_赞美之情。 板书: 上来了(红) 颜色五颜六色 火烧云 外形变化万千 下去了(一会儿工夫)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运用几个词语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 3。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4。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指读 你认为什么样的
19、人就是最弱小的?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家人中最小的孩子四岁的萨沙说的一句话。他为什么这样说,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是一个什么的孩子?今日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妙的假日,走进萨沙的内心世界,信任大家会对弱小,对萨沙一家的美妙品质更深刻的理解。(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 假日里萨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度假,森里是那么美妙。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森林的美妙? 2。同学自读 3。组织沟通,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是野蔷薇美;二是一家人特别温馨和谐。) 4。小结:是啊,森林里的景美,相应投影出示图、文:林中旷地四周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
20、,芳香扑鼻。 看着这一朵粉红粉红娇嫩的蔷薇花,闻着它一阵阵沁人心脾扑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相对他说句什么话?带着你的这种情感在读这句话。 在森林中有这漂亮的蔷薇花陪伴,萨沙一家人谈天、看书,生活是那么温馨美妙。 5。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来临,请同学们读描写雨景的语句,划出体现雨大的词。 相应出示: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 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生回答后再适当补充:) 滂沱大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疾风骤雨暴雨如注 课文虽只有寥寥三个词,却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谁能选用大家供应的这些词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 指名说,
21、点评。 6。就在这雨中,一场温馨的关爱弱小的传递开头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其次段,边读边划出萨沙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说每一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试着在书上做标注。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情 1。同学默读自学。 2。组织交争论 谁来和大家沟通第一句?生读后沟通。 面对萨沙的疑问,妈妈做出回答大家读每个人都要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板书) 面对妈妈的回答萨沙又说了什么? 沟通其次句,这是什么句?(反问)可以把它变成这样吗?为什么?(不甘弱小) 投影出示: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就是反问句的魅力表达丰富而剧烈的情感。 面对萨沙的反问,妈妈笑着说生读,这下萨沙该怎证明自己不
22、是最弱小的呢? 生回答,出示投影语段和图 萨沙是一家中最弱小的,把雨衣让给他,我们是懂得的,那萨沙为什么要把雨衣让给野蔷薇呢? 我们来看看雨中的野蔷薇是怎样的? 投影出示图和文: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由于它娇嫩纤弱,毫无反抗力量。 指名读,并说说:看,雨中的蔷薇花正向我们呼喊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更想做什么? 此时的萨沙做了什么?谁来读? 是啊,在其次自然段写了蔷薇花带给我们漂亮和芳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妙,第7自然段又写了大雨中的可怜蔷薇花,需要我们的爱护。这样前后照应是要告知我们弱小者不仅仅是年龄、力气、身体比我们弱小的,一切身处逆境急需关心的人或其他事物都是弱小的,都需
23、要我们的爱护。(删掉每个人都要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中“人”副板书) 萨沙爱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他又说了什么话? 生读你会把它变成带句号的句子吗?对比读,你认为他这句话里饱含着什么意思? 妈妈又将怎样回答他?你会怎样赞扬他?(骄傲、自强、自信、和善) (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萨沙又把雨衣披在了野蔷薇身上,由于他们都要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这种自觉爱护弱小者的精神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再次专心用情读这一段话) 分角色朗读萨沙的三次对话 投影出示三次对话分角色读,读好母子对话。 3。总结 父母言传身教,用自己爱护弱小的实际行动训练了萨沙;而年仅4岁的萨沙内心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情
24、愿只享受别人赐予的爱护,而努力的去爱护比自己更弱小者更让人感动、敬佩、学习。 四、联系生活,检测导结 1。你会用那些词形容萨沙 ( )( )( )( ) 萨沙只是四岁的孩子,他已经不甘心做弱小者,尽一份自己绵薄的力气去爱护比自己更弱小的,那么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救济之手,爱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者其他东西呢? 2。投影出示仿写语段:一棵小树正在狂风中猛烈摇摆,它是弱小的,我要爱护它,于是 3。总结:很多都会事物发生了变化,或许原来的强者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是不管怎样,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情愿伸出救济之手,去爱护比自己弱小的 四班级
25、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4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安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你心中最憧憬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同学相互沟通已搜集的文字、图片。) 3.老师出示图片:这就是漂亮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日我们一起跟随去巡游一下吧。(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感知发觉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减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河床、切割、堪称”等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要读正确、流畅,同伴相互抽读课文,检
26、查初读状况。 3.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合适的词? 4.完成填空练习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不仅_,而且_。 三、研读课文,品尝观赏 1.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相互说一说。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从“不容置疑”这个词中你发觉了什么? (2)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2.全班沟通,品尝观赏。 (1)读第一、二自然段。 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它的?(引导同学熟悉到是
27、采纳列举详细、精确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 边读边想,当你读到这些详细数字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同学体会出这些详细精确的数字(雄辩)有利地证明白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读读其次自然段,想想能不能找个词替换“不容置疑”这个词,为什么?“一争高下”是什么意思?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骄傲,傲慢。)让我们带着这份骄傲,带着这份傲慢齐读其次自然段。 (2)沟通品读三、四自然段。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读一读你所画出的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同学边沟通边读出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妙壮丽。 (
28、引导同学运用“从到”的句式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山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来品尝、观赏课文美丽的语言文字。) 把自己喜爱的语句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爱它。(进一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同学对语言品读观赏的力量。) 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结尾,升华情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觉,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完成填空练习 2。 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是由于那里有_,有_,有_,还有_。壮丽奇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们中国人的_。 四、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五、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第一 壮美 奇异
29、 山水 生物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5 万年牢 教学要求: 1、熟悉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仔细,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叙述清晰、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育自学力量。 教学重点: 让同学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教学难点: 学习叙事清晰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预备: 1、powerpoint课件。 2、音乐冰糖葫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芦。 2、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特别美丽,味道特棒,在天津很出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新凤
30、霞的父亲。(板书课题,同学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理解“牢”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分别是什么? 2、“万年牢”是什么意思?(永久结实、永久牢固) 3、万年牢与糖葫芦毕竟有什么关系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昨天我们预习了这一课,生字词会认了吗?我们来试着认一认。(出示课件:生字词) 2、这篇阅读课文比较长,那里面有许多长句子,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难读,能大胆读给同学们听听吗? 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洁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
31、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自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 句3:父亲的仔细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由于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始终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 三、围绕提示,深化探究: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之前,我们要先理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画出相应的语句。3、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大家依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并拿出笔来,做相关批注。 师:再次读文我们又有了新的收
32、获。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沟通沟通收获吧。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头吧。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同学回答) 2、同学回答其次个问题,找句子,沟通后并读读。(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匀称,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正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句3:父亲教育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牢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同学齐读这三个句子。 4、深化品析这三个句子。 (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 a、指名读这个句子,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糖葫芦)。 b、万年牢的
33、糖葫芦,是怎样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看来糖葫芦的质量是很不错的。 c、这样好的糖葫芦,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请你小声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 (预设:精挑细选、精细、仔细、细致) 再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词儿体会到父亲的仔细,父亲的细致? (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说明父亲对买来的材料又要经过严格的选择,谁能把父亲的仔细,细致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句子。)这真是一位做生意特别实
34、在、仔细的人啊。不仅如此,父亲对待这项工作也是精益求精的。 (二)理解其次个“万年牢”。 a、父亲做糖葫芦专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我们齐读其次句话。(课件出示生读其次句话) b、读了父亲的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万年牢”的理解。(生谈看法) c、什么是“正道”?(预设:不骗人,不掺假,不干坏事,做生意不会缺斤少两) 正道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什么?在文中找找。(生说就是凭良心做买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生意经是什么?(公正买卖走正道) 从哪儿能看出父亲做买卖讲究公正实在?请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不满足,看不下去,不听、辞去工作) d、为了让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芦,面对老板的行
35、为,仔细实在的父亲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同学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与店里做相比,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e、谁再来谈谈你对其次句话中的“万年牢”的理解?(生说)指父亲做生意讲究实在,这样做生意必定会受到顾客的信任,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盛,当然是“万年牢”啊!(板书:生意) (三)理解第三个“万年牢”。 a、它不仅是一位好生意人。还是一位好父亲。我们一块来看看他是怎样训练自己的孩子的,也就是文中第三个含有“万年牢”的句子。齐读第三句 b、想一想,这里的万年牢指什么?(板书:做人) c、你认为怎样的人就是万年牢的人?(牢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d、(屏显三个句子)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它们的含义。(生齐读句子) e、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启发同学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亲密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恳、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晰,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肯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随文延长,升华情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