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
《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高二生物 电子题库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满分50分)1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都相同解析:选A。发酵后淀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少量能量,所以营养物质丰富而能量减少,小苏打发酵馒头则无此变化。2从自然界分离出的菌种经多种先进的选育方法选育出生产用菌种,高产青霉菌株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选育的()A细菌工程B基因工程C杂交育种 D诱
2、变育种解析:选D。菌种的选育是培育性状优良的菌种,从而通过发酵获得种类、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都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的先决条件。菌种选育方法很多,如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必修教材已经讲述过高产青霉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选育出来的。3发酵工程的最重要的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的差别,使用含有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需要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解析:选C。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无机
3、盐、水和生长因子。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不同(水除外),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的需求来配制特殊的选择培养基,以便获得单一的菌种。也可以根据微生物对不同抗菌素的敏感性的差异,加入不同的抗菌素来获得单一的目的纯种。核酸虽然是微生物的组成成分,但不是它们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微生物不会因为培养基中加入的核酸不同,而培养出不同的物质。故C选项不合题意。4如图属于细菌生长对数期的是()ABCD解析:选B。上图为细菌生长曲线,其中对数期的细胞分裂增殖活细菌数量速率最高,故段属于细菌生长的对数期。5青霉素生产是在()A原始发酵时期 B传统发酵时期C现代发酵工业时期 D生物技术产业
4、时代解析:选C。发酵工业大致经历了原始发展时期传统发酵时期现代发酵工业时期生物技术产业时期。青霉素生产是在现代发酵工业时期。6味精生产的一些措施中,正确的是()A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培养基是含有五种营养成分的合成液体培养基C在发酵中要控制的只是温度、pH、通气量D谷氨酸用Na2CO3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而成解析:选D。味精生产常用的菌种有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所用培养基为天然培养基,成分十分复杂。在发酵过程中,要控制的发酵条件有温度、pH、溶氧、通气量、转速等,另外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提取出来的谷氨酸用适量的Na
5、2CO3溶液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制成了味精。7下列不需要利用发酵工程的是()A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B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可移植的皮肤C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D工厂化生产青霉素解析:选B。培育可移植皮肤利用的是细胞培养技术。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体。胰岛素、青霉素的生产都是通过发酵工程获得的微生物产物。8下列对发酵工程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工程菌并进行扩大培养B根据工程菌所需的营养精确地配制出合成培养基,并进行严格地灭菌处理C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检测并控制发酵条件D用适当的方法分离、提纯产品,并严格地进行质量检
6、查解析:选B。本题是在要求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设置发酵工程操作程序中的“误区”,从而体会科学严谨性。发酵工程分为选育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发酵等几步,A、C、D选项中内容皆与发酵生产流程中的要求一致,B选项则不符合。发酵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天然的液体培养基,即用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如玉米粉、牛肉膏等。9谷氨酸生产过程中,提高其产量的途径是()A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B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激活天冬氨酸激酶D抑制苏氨酸的合成解析:选B。因为谷氨酸合成过量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生产上采取的措施是通过诱变育种选育不能合成油酸的谷氨酸产生菌的菌株,这种菌株因不能合成油酸而
7、使细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强,将谷氨酸尽快释放出来,消除对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不断生产谷氨酸,使产量提高。激活天冬氨酸激酶和抑制苏氨酸的合成都是在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提高其产量的途径。1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解析:选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既具有无机催化剂的特点,又具有本身的特性: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等)。11刚织成的棉布表面有许多微纤维,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可以采用哪一种酶进行处理()A淀粉酶 B蛋
8、白酶C脂肪酶 D纤维素酶解析:选D。本题考查酶在轻工业和化工工业上的应用。刚织成的棉布表面有许多微纤维,其化学本质为纤维素,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用纤维素酶除去棉布表面的微纤维,能使棉织品柔软、光滑、亮丽。12蛋白质代谢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完成的,使肽键断裂的酶是()A呼吸酶 B蛋白酶C转氨酶 D脱氨基酶解析:选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肽键连接的,因此使肽键断裂就是蛋白质水解,因为酶有专一性,只有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肽键断裂);从概念分析,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过程并没有涉及肽键断裂问题;呼吸酶只是催化呼吸过程的酶。13在一个装有蛋清的试管中,同时注入2 mL狗的胃液和肠液
9、,置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过一段时间试管中的物质将是()A蛋白质 B多肽C氨基酸 D以上三种都有解析:选A。本题考查酶的特性。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题目中的反应是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的,但是胃液和肠液pH是不同的,两种消化液混合后,pH发生变化,使其中的蛋白酶、肽酶都无法发挥作用,结果蛋清(主要是蛋白质)没有变化。14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
10、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解析:选D。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固定化酶的结构更稳定。15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上述的“表达”是指该
11、基因在大肠杆菌内()A能进行DNA的复制B能进行转录C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D能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解析:选D。转基因技术能否成功的标志就是看是否有产物产生。将目的基因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如有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合成,则表示转基因成功,即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16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A快速繁殖 B制备单克隆抗体C培养无病毒植株 D培养转基因植物解析:选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7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2013 年高 生物 电子 题库 章章末 综合 检测 新人 选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