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3) .doc
《2022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3)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自,国务院颁布381号令,国家民政部发文将“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救助管理站”以来,原先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救助管理制度,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救助管理制度施行7年来,全国各救助管理机构从如何保障受助人员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出发,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但是,新时期救助管理的对象与内容发生了很大 变化,而救助管理制度、法规却较为滞后,新问题逐渐凸显,制约了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救助管理工作的发展,使其社会保障功能发挥最佳作用,需认真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探讨,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一、救助管理工作现状 (
2、一)目前工作依据 目前,救助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依据是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工作实行“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具体操作按国家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救助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服务管理难题日益突出。 (二)受助对象来源 1.进站方式。流浪乞讨人员进入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自行来站。自己询问至救助管理机构求助。二是护送来站。公安、城管执行公务时发现并护送至救助管理机构,或由其
3、他救助管理机构护送来站。三是主动外展。主要是救助管理机构救助巡逻车主动将救助管理工作拓展至街面,发现并带至救助管理机构。 2.流浪原因。造成流浪乞讨人员乞讨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结构异常,导致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并且,由于地区差异,我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尽相同,也不够完善,一旦家庭出现问题,依靠自身无力解决时,即易造成流浪。研究流浪乞讨人员流浪的原因,是减少流浪乞讨现象发生的必然途径。 (三)工作开展情况 1.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从全国救助管理机构来看,对受助成年人的救助,主要是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为他们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安全整洁的住宿环境,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新时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3 2022 新时期 城市 救助 管理工作 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