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下一步改革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全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改增下一步改革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全文5篇].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营改增下一步改革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全文5篇 第一篇:营改增下一步改革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营改增:下一步改革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 核心提示。认清营改增下一步改革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管控好营改增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是发挥营改增对冲经济风险作用的重要前提。 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来观察,长期积累的结构脆弱性问题越来越严重,经济下行风险越来越明显。用营改增来对冲经济风险是十分有力的举措。营改增不只是有利于短期稳增长,也有利于缓解结构性问题,增强长期增长后劲。就此而言,营改增不能放慢,应加快推进。与此相伴随的是,营改增越是向前推进,其复杂性也随之提高,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增多,相应的风险也随之扩大。认清营改增下一步
2、改革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管控好营改增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是发挥营改增对冲经济风险作用的重要前提。 营改增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风险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税基确认的不确定性及税制设计风险。增值税的具体设计难度基于不同的产业而不同。一般地说,对于制造业来说,也就是针对货物的增值税设计相对较易;而对于服务业,针对劳务的增值税设计相对较难。其难就难在税基的确定和抵扣的认定上。从理论上看,税基就是增值额,容易确认,但一旦到具体的行业就变得十分复杂,最典型的莫过于金融服务业。例如银行,既有直接收费的业务,也有间接收费的业务。前者的增值额相对明确,而后者的增值额却很难确定。从事存贷款金融业务,其增值额是利差,但
3、服务对象是存款人和贷款人,无法针对利差来征收增值税并给服务对象开出增值税发票。这在发达国家至今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通常是采取变通的办法。现在还未实施营改增的行业,如建筑业、金融业、不动产交易等,都是难度较大的行业,其增值额的确认和抵扣认定需要比其他行业多得多的信息,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其中蕴含的不确定性和税制设计风险明显增大。 增值额的确认和抵扣认定与各行业实际税负直接相关,至关重要。在税基确认和抵扣认定上既要统一标准,又要考虑到各行业差异,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不确定性很大的应税项目,通常采取简易计税方法来解决。这也意味着,随着经济结构的高级化,知识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增值税的普遍适用性将面
4、临新的挑战。 二是税率统一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按照增值税的中性要求,应当减少税率档次,实现基本统 一。税率档次越多,意味着不同行业的税负水平不同,而不同行业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是相互融合,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不同的税率,会产生类似于分设税制的负面效果,妨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而从现实来看,除了原有的17%和13%两档税率,营改增过程中又根据参与试点行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增设了11%和6%的两档税率,加上出口零税率和优惠税率,税率档次变得越来越多。实际的做法也是过渡办法,这与增值税中性化的要求却是相悖的。税收的非中性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产生效率损失。这种风险值得高度关注。而若要消除这种风险,又面
5、临着另一种风险,要么一些行业的税负上升,企业难以承受,要么大幅度减税,财政难以承受。如何权衡,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三是税收优惠的不确定性及风险。针对增值税实施税收优惠,其结果与想要达到的目标可能背道而驰。例如,免税,或对生活必需品或服务实行优惠税率。增值税征收是一个链条,免税的结果可能是进项税无法得到抵扣,实际税负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是不确定的。对生活必需品实行优惠税率,是基于穷人承担的相对税负要高于富人的这个假设。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取决于许多严格的条件,如税负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所有收入都用于消费、消费方式是同质的,等等,否则,以税收优惠换来的未必是社会公平。也有研究证明,增值税不是累退的。
6、这至少说明,增值税是否具有累退性,穷人的相对税负是否更重,至今仍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问题。显然,针对增值税的所谓累退性来实施税收优惠以帮助低收入者的依据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就会产生与政策目标背离的风险。 四是征管机构调整中的不确定性及风险。在营改增过程中,征管机构的分工和征管的方式都在变化。营业税原来是地税系统征管,而增值税是国税系统征管,营改增则会打破国税和地税之间原有的分工,原由地税系统承担的征管工作移交给国税系统,这个移交过程会引发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征管风险。此外,对货物征收增值税已有成熟的一套做法,而对服务征收增值税则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探索,过去的经验并不能派上用场。正如前面所说的,服务业的增
7、值额确定和抵扣的确认难度远远超出制造业,需要更多复杂的信息,征管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征管是税收制度的实施,征管的有效性决定了税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纸面上的税收制度能否真正转化为实际的税收制度,征管是关键。在这个意义上,征管的风险实际上是税收制度能否有效执行的风险。显然,一个不能有效执行的制度是没有意义的。就营改增而言,征管风险事关营改增的成败。 五是营改增引发的财政风险变化。根据静态估算,营改增到位后的减税规模约达9000亿元,大规模减税虽然有利增强经济增长后劲,但会扩大财政的短期风险。尤其是在经济增长趋缓导致财政收入增长快速回落的条件下,营改增减税与经济放缓减收同时出现,意味着两种风险叠加
8、在一起,会造成财政风险扩大。其表现出来的结果可能是短期内赤字加大、债务增加。有意识地主动扩大财政风险,支持营改增,激活经济社会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符合战略目标。但长期与短期怎么结合、分寸如何拿捏,需要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六是营改增引致的地方行为不确定性及风险。营改增引发出地方税的构建问题。营业税是地方重要税种,改成增值税之后,地方稳定的税收收入何来。是调整增值税分享比例还是把其他税种划给地方,这不只是给地方多少税收的一个数量概念,而是涉及构建什么样的地方税体系。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税体系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从我国现阶段的要求来看,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应当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扩大
9、消费的战略方向一致。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的地方税应当主要以消费为税基,而不是相反。营业税、分享的增值税是当前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但其税基都是落在生产上。显然,这是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消费的。如何使地方税既满足地方财力的需要,又能正确地引导地方政府行为方向,是营改增引发出来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纠正现有地方税偏差的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是不确定的。把握好了这个机会,那就是机遇;若是没把握好,那就是巨大风险。 要应对上述六大不确定性问题及其风险,必须改变传统的确定性思维方式和线性的认知方式,要有应对营改增下一步改革风险的充分准备,包括知识准备、方案准备、纠错准备、承受不良后果的准备等等,避免
10、无风险准备所导致的措手不及和忙乱应对。这既是管控好营改增风险,保证营改增顺利推进的条件,也是发挥营改增对冲经济风险作用的基本前提 第二篇:营改增下一步龙源期刊网http:/.cn 营改增下一步 作者:武彬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21年第12期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约占2021年税收收入总额的27%和15%,可见此二者在税收收入中占了“大头”,其地位自然也不言而喻。从今年1月1日起,上海市作为国内首个“营改增”试点地区,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征收行业也限定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经过半年多摸索后,更大一波的“扩围”也已展开,可以说改革正式走上快车道。 营改增,被
11、业界普遍视作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流转税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有助于消除现行税制中重复征收并导致税负过高的弊端,是结构性减税的实质性手段。“扩围”提速 2021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8月2日,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联合发文,确定了8省市新旧税制转换的时间:北京市为9月1日,江苏省、安徽省为10月1日,福建省、广东省为11月1日,天津市、浙江省、湖北省为12月1日。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110月减收225亿元,北京市2个月
12、来减收25亿元。江苏自10月1日开始试点,目前已有13.39万户企业经确认后纳入试点范围,其中一般纳税人2.54万户,占18.97%;小规模纳税人10.85万户,占81.03%。而随着近期天津、浙江、湖北和宁波启动试点,会再有约20万户企业进入,减税的数额将进一步扩大。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了解到,11月1日广东省开始试点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由于营改增主要涉及六大现代服务行业,而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广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56.3%,企业的数量也更多,所以较上海等地压力会更大一些。不过,加入“营改增”试点,将为广东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的新发展带来机遇
13、,也将带动泛珠三角地区的相关行业发展。而从开征一个月的情况来看,情况良好,截至12月2日,全省已有21883户纳税人进行了纳税申报,其中营改增试点纳税人2320户,缴纳增值税3874.28万元。此外,从工作方式上也采取多样化灵活操作,便于企业申报办税,加快了改革效率。 几家欢喜几家愁 “营改增”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也是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某企业财务管理人士就向记者解释:“现行税制的征收范围有局限,而且时常出现抵扣链条断裂的现象,导致重复计征就很严重。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不少企业将不少业务内部化,有些大型制造业公司甚至还有自己的物流公司,这种逼出来的模式实在不利于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14、行业竞争力。此外,现在国际市场日益紧绷,不少行业还面临着贸易争端,竞争力受到巨大冲击,原税制使得出口含税加重了企业负担。而营改增的实施却有助于缓解上述几个老大难问题。”浙江省某财政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在交通业等其他行业开展改革是有其内生性原因的。不少此类行业,原本购置的固定资产较多,用于抵扣的部分就相对较少,不少行业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甚至微利的状态。在营改增之后,对增值部分予以征收,减负的力度就相对大很多。再回到起初,我们浙江省一开始采取的策略就是先从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具有此类特征的行业开始实行,采取分步扩围的方法,目前看来效果还是显著的,特别是交通运输业今后减负的力度还要更大一些。这也
15、许是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利好,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将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物流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越来越突出和作用会更大,所以营改增不光是结构性减税的作用,还是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助力。” 然而,事无完美,改革其中也有事与愿违之时,营改增也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是利好消息。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67%的试点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税负5万元。这其中上海德邦物流有限公司1月份实际税负比营业税税负上升约3.4个百分点,增幅高出1倍多;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12月由营业税实际负担率为1.63%,上升到增值税实际负担率为4.71%
16、,上升189%;上海中远物流公司1月份实际负担率增加215%。 “以前营业税是全额纳税,不能抵扣,现在实行增值税,增加了许多可以抵扣的项目,其实挺好的,但是在具体的规定中却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导致现在事与愿违。”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恽绵表示。 浙江省某财政人士对此也表示。“对于一些中介服务行业,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由于主要以人力资本为主,购进的资产较少,只有部分房屋租金或办公费用,现在税率提高了,而这些行业都是以增值部分为主,投入的可抵扣的部分较少。原来可能只有5%的税率,现在大概提高至13%左右,此消彼长税率反而加重了。不过这次改革中,我们的原则是不给企业增加负担,其中超额部分我
17、们财政是会返还给他们的。” 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士提示说。“企业,特别是试点企业,要准确核算会计信息,最大限度地享受试点带来的利益。这次税改虽然从整体上减少重复征税,但具体到每一家试点企业,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受益程度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能够准确核算会计信息的试点企业受益会较多。再有就是及时了解掌握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抓好企业涉税事项管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现正在试点实施,与之相关的政策、实施办法也刚刚公 布实施不久,相信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会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营改增的过程更加有序完善。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企业要组织财务人员、销售人员、采购人员等相关管理人员
18、积极参加税务知识的辅导培训,及时了解掌握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抓好企业的涉税事务方面的管理。” 第三篇:税制改革下一步应重点推进“营改增”尊敬的党组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改革税制、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那么,现代财政制度该如何建立呢。今天上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做客人民微博,围绕上述话题与网友互动。刘尚希指出,下一步应该重点推进哪些税制改革,营改增是税改的重点。 刘尚希谈到,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一是明晰各自的支出责任、履行的事权、财权以及可预期的财力;二是允许地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
19、彻落实中央的政策,而是机械地照抄照搬;三是在赋予地方自主权的同时,强化责任约束,引导地方积极的方向。 针对网友提出“税改不是越改越轻,而是越改越重。什么时候民众才能不再有税改恐惧症。”这一问题,他指出,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稳定税负”,基于现有条件,税负不应当进一步提高,要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也不能不断下降,靠赤字、债务来维系支出和保障改善民生会加剧财政风险。欧盟债务危机殷鉴不远。稳定税负与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不矛盾。 刘尚希最后指出,决定提出完善税收制度,下一步应该重点推进哪些税制改革,营改增是税改的重点,应加快推进,其他是消费税、资源税、环境税、房产税等。基本原则是稳定宏观税
20、负,降低法定税负,简并功能上重叠交叉的税种。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营改增”背景下税务风险的防范探讨“营改增”背景下税务风险的防范探讨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财税体制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它避免了营业税道道征税、不能抵扣、重复征税的弊端,是我国政府一项结构性减税改革。但同时企业必须认识到,“营改增”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税负是降低了,但是每个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所面对的供应商、客户不同,所以“营改增”对于所处改革中的每个企业税负并不一定是降低的。基于此,文章全面分析了“营改增”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并相应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税务风险;结构性减税;风险防
21、范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213 1“营改增”背景介绍 202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拉开了我国“营改增”改革的序幕。上海市于2021年1月1日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根据统计上海市有89%的试点企业在改革后税负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营改增”试点获得了很大成功,于是国务院从2021年8月1日开始把“营改增”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2021年12月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21年1月1日起,将铁路
22、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电信业自2021年6月1日起也将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有消息称:金融保险业的“营改增”正在加速推进中,可以看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为了更加完善国家财税体制,营业税最终会退出税收舞台。 随着“营改增”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务院以及相关财政、税务部门出台了相应配套措施和过渡性政策。“营改增”是项结构性减税税制改革,政府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创建一个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总体来看,“营改增”改革有利于减少营业税重复征税,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作不受税制影响;有利于完善和延伸 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
23、,促进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建立货物和劳务领域的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全面改善我国的出口税收环境。但任何政策和规定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有些企业由于成本结构和自身制度等原因,并没有享有“营改增”相应的红利,反而加重了企业税收负担,所以企业不能盲目地认为“营改增”之后企业税负一定会下降。企业在“营改增”前首先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充分把握“营改增”的政策,全面分析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面临的税务风险,并提前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共享“营改增”带来的改革红利。 2“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2-1企业税负增加的风险 “营改增”对不同的企业来说其影响是不一样的,税负增加是企业“营
24、改增”中面临的最大税务风险。政府部门的“营改增”改革最终目的是结构化减税,从整体来说“营改增”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营改增”前实行的是5%的营业税率,“营改增”后改征3%的增值税征收率,税负会得到明显下降。但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增值税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如果企业的供应商大都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企业就很难获取充分的进项税额抵扣,面临着税负增加的风险。 2-2企业税收政策风险 所谓税收政策风险是指企业面临税收政策的变化,在税收实务中没有及时进行应用或者应用不当的风险。在“营改增”改革中主要是指企业没有应用税收优惠政策
25、或者误用、乱用税收政策带来的税收风险。例如:在确认企业是否享有税收优惠政策时,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料证明,并通过相应的申报和审批流程,但有些企业为了获得税收优惠资格,并没有通过合法、合规的手段,而是依靠会计处理技巧,达到优惠政策的条件规定。从2021年开始“营改增”税收改革到现在为止,国务院及财政税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其中有些政策或规定随着新规定的颁布而废止,有些却和新规定一起并用,企业应该重视这些动态变化、不断调整政策带来的税务风险。 2-3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风险 “营改增”的企业在“营改增”前多涉及的是普通发票的管理,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开具、管理等方面是不同于普通发票
26、管理的,所以企业改征增值税后会面临专用发票管理的风险。首先,企业面临不能取得合规的进行税额抵扣发票,或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在规定期限内认证,超过了允许抵扣的期限。其次,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根据真实的企业经济业务,存在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现象,甚至出现买票、卖票现象的违法行为。最后,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通过专门的防伪税控设备开具,企业需要购买和安装操作更加复杂的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和系统软件,企业财务人员要熟练操作,以防开具有误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4企业会计核算风险 “营改增”改革后企业税收实务最终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企业核算营业税时只需按照应纳税营业额一
27、定的比例计算应交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即可。改征增值税后,企业既要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还要核算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等,涉及出口业务的企业还要核算更为复杂的出口退税业务。如果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不能适应这种改变的话,就不能进行正确的税收业务核算和纳税申报,最终导致多缴、少缴、错缴税款的风险。 3“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3-1加强对“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学习 所谓税务政策风险是由于企业对税务政策把握不够所致,最根本的对策就是加强“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学习,只有全面掌握相关税收政策,企业才能知道实务中应该如何做,如何规避该政策带来的风险。首先,企业全面
28、学习“营改增”税收优惠政策和过渡性优惠政策,找出企业所属的优惠政策,并按税务规定进行申报和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同时注意这些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时效性,避免误用税收优惠政策风险,实际中有些企业就是因为不了解税收优惠申报流程、不知道存在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浪费”税收优惠政策。其次,在对企业应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挖掘的基础上,还应关注财政、税务部门的政策动态,把握税务最新政策,及时更新企业过时的税务政策。最后,企业应加强与税务部门人员和税务师事务所的沟通和合作。对企业涉及的“营改增”政策与税务机关人员沟通,并尽量获得税务部门的书面批复。加强与税务师事务所的合作,获得税务师的专业优势,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
29、进行相关政策方面的培训,进而全面评估企业涉税政策风险。 3-2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税务发票历来是企业税收稽查管理的重点,“查税必查票”“查账必查票”“查案必查票”也可以证明这点。增值税实行的是凭票抵扣的计税方法,这更突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重要性。第一,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财务人员应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环环相扣的特点,建立制度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方法,在销售业务、款项回收、发票取得和开具、凭票申报等业务上,健全增值税专用发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相关财务人员的职责。第二,在开具和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要求开票提供内容真实合法的涉税资料,同时企业应以真实交易为基础开具增值
30、税专用发票,稽核书面合同、发票和现金支出信息,确认相关涉税信息的一致性。第三,加强对增值税进项税专用发票抵扣的管理,确保专用抵扣发票的真实性和取得的合法性。优先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作为供应商,并对供应商的资质、经营范围和纳税信用状况进行调查,避免供应商原因导致的涉税风险。第四,可以专门对企业涉税财务人员进行相关发票知识培训,使其跟上税收相关政策法律规定的要求,并对不清楚的内容及时向税务机关或者专业人士求助。 3-3规范企业涉税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人员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和监督上,“营改增”改革改变了企业涉税的经济业务核算方法,从对营业税的核算转变为对增值税的核算,很明
31、显这加大了企业的核算难度,增加了企业涉税核算内容。为了规范企业“营改增”涉税会计核算工作,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第一,应全面提高涉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把能胜任该项工作的财务人员进行适时的调岗,或者是快速地从市场上或高校招聘熟悉增值税核算业务的会计人员。第二,规范具体的会计核算业务,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相关会计核算科目,并准确对增值税下每个明细科目进行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入账核算。第三,根据财政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2113号)对增值税特殊业务,如: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等业务,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
32、。第四,企业“营改增”后如果适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或者征收率,或者企业兼营免税、减税业务,兼营非增值税业务,应该分别对这些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否则会给企业带来税务核算风险。第五,还要正确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相关表格的填列,正确掌握纳税申报时间和申报流程。 3-4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营改增”对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应该在税务风险形成的全过程中对税务风险进行监控,在税务风险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预警机制,一旦税务风险预警指标达到某一标准,企业应该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找到相应解决措施。在企业“营改增”过程中,最典型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可用税收负担率来表示,一旦税收负担率超过最高
33、界限,企业应该分析税收负担加重的原因。当然如果税收负担率低于设定的最低界限,仍然需要企业给予相当的关注,因为有可能是企业没有吃透政策,或者是过分“利用”政策导致了新的“税务风险”。企业还可以通过可抵扣进项税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来测试企业的“营改增”后纳税负担。因为“营改增”后企业最大的改变就是进项税额可以进行纳税抵扣,所以该指标可以督促企业对进项税额的重视,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以获取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降低企业税负。最后,在企业预警机制的构建上,企业要适应会计电算化的环境,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使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全面监控,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第五
34、篇:建筑业营改增的风险分析与对策建筑业营改增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2021-05-17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 一、建筑业营改增的风险分析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传统行业,除了一些传统行业的特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管理难点,例如,管理层级相对复杂、一直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资源共享与挂靠、人力资源不稳定、混业经营等。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建筑业可能因业务、资金、发票流转方向不一致而在营改增后遇到税务风险。 (一)部分建筑企业税负可能不降反升 从理论上说,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应平均减轻80%以上的税负,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建筑企业的税负可能不降反升。对建筑企业而言,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35、是工程项目垫资和中标下浮等“潜规则”。根据2021年公布的数据,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仅有3.91%,原本就是微利行业。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先行支付的税金将由3%上升到11%,如果增值税税款进项抵扣受到时间和有关条件的限制,那么,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将进一步推高,其税负将会大幅提升。国家建设会计学会对近百家建筑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实行营改增后,90%以上建筑企业的税负都会有大幅提升,税负下降的不足10%。 (二)增值税税款销项不能顺利抵扣进项 在制度上,营改增将解决营业税制下的重复征税问题“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实现增税制下销项抵扣进项“环环征收、层层抵扣”。但是,这在建筑业比较难以实现。在实践中,抵
36、扣项目分散会造成建筑企业不能顺利抵扣进项,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成本也会随之提升。建筑业的劳务成本占总产值的比重一般较大,如果建筑企业无法在一段时期内取得劳务分包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不能及时抵扣进项税。此外,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分散,建筑材料来源渠道多样,建筑企业在购买部分建筑材料时也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例如在砖、瓦、灰、沙、石等原材料的采购中,为节约运输成本,建筑企业一般在项目所在地进行采购,供应商通常是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户,都不具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一般采用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为适应市场需求,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上下游
37、一体化经营,不同的施工企业所具备的专业资质、成本结构不尽相同,这使建筑企业之间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建筑企业税务管理风险陡增 营改增将给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税务机关通常的做法是以票控税,因此,发票风险就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涉税风险之一。 建筑企业的发票风险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第一,增值税发票管理风险。建筑企业如取得虚开的或伪造的发票、被证明为非税务机关出售的发票、通过金税系统发现失控或作废的发票、走逃企业开具的未报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无法抵扣增值税。第二,建筑企业自身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由于利益的驱使,实行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可能虚开发票。第三,由于
38、进项抵扣申报有一定的期限,建筑企业有可能因为超过期限而无法抵扣。根据相关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如果未能按照规定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和申报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不能作为合法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得进行进项税抵扣。 (四)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的难度增加 营改增后,原来的会计科目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做一些调整和增加。营改增前,对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要求比较简单,营业税是价外税,不涉及抵扣进项;营改增后,销项税为价内税,需要计算销项税和抵扣进项税。由于增值税应纳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进
39、项税额,采用这种抵扣的核算模式须增加十几个会计科目,核算难度也因此大幅增加。营改增会改变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筑企业需要重新核算工程成本,根据新的编制修改施工预算。在操作层面,建筑企业如在开票、报税、认证抵扣、税款缴纳等环节账务处理不当,就会面临涉税风险。此外,由于很难预测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成本费用,建筑企业的投标工作也变得复杂。这些问题都是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要面对的新问题。 (五)建筑企业营业利润将受到较大影响 营改增前建筑企业净利润水平一般只有3%左右,利润低、周期长、账期长;营改增后因原来的价内税形式调整为价外税形式,其营业收入会降低。例如,营改增前,某建筑企业营业收入为10000万
40、元,按建筑业11%税率换算,营改增后,该建筑企业营业收入为9009.01万元,下降9.91%,相应的建筑企业营业利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六)建筑企业资本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购置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存货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应扣除进项税额,与营改增前企业采购同等价格的资产相比,入账价值降低,建筑企业的资产总额将下降,总负债或有上升,资产负债率将上升,由此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 二、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后的风险 建筑业行业实施营改增不是对原体系的修改和补充,而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体系,是一次重大的革新。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企业不能存在抵触和回避心
41、理,而应该积极应对、未雨绸缪,预测风险并进行风险管控,把挑战变成机遇,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不断规范企业财务核算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涉税管理、账务处理的影响较大,对其会计核算的要求更高。财务核算的各个环节,包括购进材料、发出材料、与甲方验工计价、给分包方验工计价等可能都涉及与增值税相关的核算,除了进行附加税费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外,还要进行增值税的抄税、报税、认证工作,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操作难度。许多建筑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营运,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适用于营业税计征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制约机制。财务人员更习惯于旧的核算方式。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及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掌握先进的会计核算能力与技巧
42、,能够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二)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纳税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增加企业效益。建筑企业应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材料的基础上,选准筹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步骤和有效的筹划方案。可在施工材料采购和固定资产购进等环节开展筹划,达到合理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 具体而言,在降低成本方面,企业要做到“三证统一”,也即法律凭证、会计凭证和税务凭证的相互印证、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这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方法。企业要树立进项抵扣的观念,在采购过程中尽量取得足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大限度地提高进项税扣除额,进而提高抵扣率。为了取得增值
43、税专用发票,企业要加强源头控制,在材料采购环节中,要尽量选择既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供应商。对于甲方提供材料的工程项目,建议签订甲方、总包单位和供应商的三方协议,由供应商给总包方提供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总包方开具同样金额增值税专用发票给甲方,以此作为工程价款的组成部分,从而降低总包方企业的税负水平。 对于建筑工程工期和收款周期与增值税的纳税周期不匹配的问题,建议建筑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合理确定工程付款时限,尽量避免因工程跨年度而垫付大额税款。税负较高的建筑企业如符合增值税税收优惠条件,要提前做好纳税统筹工作,如有必要,应及时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通过税收优惠来降低企业的税负
44、。 (三)进一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 建筑企业应针对营改增后的税负特点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在建筑业中,人工费用一般占工程款的40%左右,劳务人员一般是挂靠在建筑劳务公司中,在劳务人员完成各项作业之后,由建筑劳务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建筑施工企业并收取劳务费用。营改增后建筑劳务公司的税负加重,由原来缴纳3%的营业税改为缴纳11%的增值税,且没有任何可抵扣的进项税,建筑劳务公司必然会将该税负转嫁到施工企业身上。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用工费用将增加。为此,建筑企业应投入更多资本在固定资产方面,尽量提高机械化程度,引进先进的机械和流水线,减少作业人员,在降低人工费用支出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税负。 (四)着手建立新的
45、定价机制 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营改增对定价策略的影响,通过恰当的定价策略,尽量降低成本,争取自身的收入不受影响。在采购时,应尽量争取让供应商在原价格的基础上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降低自身的采购成本。在工程方面,建立“价税分离”的定价机制,通过调整现行工程造价计价规则,改变建筑工程的定价、计价和结算方式,合理地将建筑企业的税负增加转移到工程造价上,实现不增加企业税收负担。 (五)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施工预算、招投标、业务分包、原料设备采购环节强化与增值税有关的规定,在预算部门、经营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部门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在采购方面,要结合增值税有关规定,注重对成本组成项目所含进项税额的管理。营改增前,不需要专门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营改增后,要对供应商进行筛选,确保对方能够提供专业发票。在投标活动中,要按照新的投标计价规则和增值税的要求,开启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明确调整投标报价、增值税专用发票归属等事项,以避免出现无法抵扣的情况。在税务管理方面,则应该根据增值税政策实行的“项目就地预缴、机构集中汇缴”的管理模式,加强项目和分支机构管理,调整管理方式,裁短经营链条,提高税务管理权限,实现税务管理的集中管控。第 24 页 共 24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