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87-20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饮料生产审查细则通用版培训讲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GB50687-20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饮料生产审查细则通用版培训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50687-20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饮料生产审查细则通用版培训讲学.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GB50687-20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饮料生产审查细则通用版-附件12对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规定条件审查记录表申请人名称:申证食品品种类别:申请生产食品申证单元:饮料生产场所地址:审查日期:年月日使用说明1本审查记录表适用于对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规定条件中申请材料的审核和生产场所核查。2本审查记录表分为:申请材料审核和生产场所核查两个部分共37个项目。对每一个审查项目均规定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的判定标准。3审查组应按照对每一个审查项目的审查情况和判定标准,填写审查结
2、论。4“审查记录”一栏应当填写审查发现的基本符合和不符合情况。-一、 申请材料审核序号内容审查项目判定标准核审项目具体内容和要求法律依据审查方法审查结论审查记录11组织领导1申请人治理结构中至少有一人全面负责质量安全工作。制度规定了该人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职能,符合;制度对质量安全工作负责人规定不清楚,基本符合;制度未规定质量安全工作负责人,不符合。1申请人治理结构中至少有一人全面负责质量安全工作,有任命书,应明确规定质量安全负责人的岗位职责,权责明确。2.质量安全负责人应熟悉食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应依法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明确企业法人代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3、。1.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查看文件、现场提问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2申请人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申请人有明确的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符合;有机构和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基本符合;无机构和人员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不符合。1.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或有相有专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2.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贮存管理、设备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质量管理机构必须能独立行使不合格产品的否决权。4.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初
4、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熟练掌握食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应依法承担的责任和义务。5.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查看文件、相关证明材料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2)12质量目标申请人应制定明确的质量安全目标。有明确的质量安全目标,符合;质量安全目标不明确,基本符合;无质量安全目标,不符合。企业制定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有明确的质量方针,量化合理的质量目标及具体的实施办法。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查看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3)13管理职责1申请人制定各有关部门质量安全职责、权限等情况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管理制
5、度,并规定各有关部门质量职责、权限,且内容合理,符合;规定的内容不全面,基本符合;没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或制定了部门质量管理制度但内容不合理,不符合。1企业制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责、权限,并符合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二章中有关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相关要求。2组织架构中相应的部门或人员的设置应合理,职责、权限应明确。1.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2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二章。查看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6、4)2申请人应当制定对不符合情况的管理办法,对企业出现的各种不符合情况及时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制定了不符合情况管理办法,符合;制定了不符合情况管理办法,但内容不合理,基本符合;未制定不符合情况管理办法,不符合。1.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2.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完整,有效,应包括有对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不合格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纠正措施。3.企业应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的记录,包括:企业通知召回
7、的情况;实际召回的情况;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1.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3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十一条、第十五条。查看文件、相关记录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5)14人员要求1.申请人应规定生产管理者职责,明确其责任、权力和义务,生产管理者的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明确,符合;符合资格规定,责任、权力或者义务规定不明确,基本符合;资格不符合规定,或未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不符合。1企业制定的质
8、量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生产管理者的责任、权力和义务。2.生产管理人员应具有与生产岗位相适应的资质和相关工作经验,熟练掌握食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应依法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必须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4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具有有效的健康证明。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1.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2.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十六条。查看文件和证明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6)2申请人应规定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明
9、确其责任、权力和义务。质量管理人员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明确,符合;符合资格规定,责任、权力或者义务规定不明确,基本符合;资格不符合规定,或未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不符合。1企业制定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力和义务。2.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熟练掌握食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应依法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必须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4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具有有效的健康证明。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1.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
10、二条、第三十四条;2.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十六条。查看文件和证明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7)14人员要求3.申请人应规定技术人员的职责,明确其责任、权力和义务。技术人员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明确,符合;符合资格规定,责任、权力或者义务规定不明确,基本符合;资格不符合规定,或未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不符合。1企业制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技术人员的职责、权力和义务。2.技术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过培训考核后方可正式上岗,并熟练掌握产品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及技术标准。3必须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书面劳
11、动合同。4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具有有效的健康证明。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1.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2.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十六条。查看文件和证明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8)4.申请人应规定生产操作人员的职责。明确其责任、权力和义务。生产操作人员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明确,符合;符合资格规定,责任、权力或者义务规定不明确,基本符合;资格不符合规定,或未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不符合。1企业制定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生产
12、操作人员的职责、权力和义务。2生产操作人员必须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3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具有有效的健康证明。4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1.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2.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十六条。查看文件和证明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9)1.5技术标准1.申请人应具备审查细则中规定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具有审查细则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符合;缺少个别标
13、准,基本符合;缺少若干个标准,不符合。应具备生产产品相关的现行有效的标准,包括产品及产品相关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的食品安全标准、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等。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查看标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0)2.明示的企业标准应按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纳入受控文件管理。符合要求,符合;已经过备案,但未纳入受控文件管理,基本符合;未经过备案,不符合。1执行企业标准的应提供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文本;2备案的企业标准应纳入受控文件管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查看标准查看证明、标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1)1.6工艺文件申请人应具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产品配方
14、、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产品配方中使用食品添加剂规范、合理。企业完全符合规定要求,符合;部分符合规定要求,基本符合;不符合规定要求,不符合。1.企业应具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产品配方、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工艺文件的设置应合理并满足生产与质量控制的需要。2.产品配方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品种、范围和使用量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等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查看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2)1.7采购制度应制定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采购管理制度。企业如
15、有外协加工或委托服务项目,也应制定相应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有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及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符合;采购管理制度以及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制定的不够完善,基本符合;无采购管理制度,以及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不符合。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保证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2如有外协加工或委托服务项目,还应建立有效的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的采购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查看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3)1.8采购文件应制定主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或采购合
16、同等,并根据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应具有主要原辅材料产品标准。企业符合规定要求,符合;部分符合规定要求,基本符合;不符合规定要求,不符合。1.采购制度应包括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文件要求,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或采购合同等,并根据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2.应具备主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相关产品等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查看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4)1.9采购验证制度申请人应制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以及外协加工品进行检验或验证的制度。食品标签标识应当符合相关规定符合要求,符合;有制度,但有缺陷,基本符合;无制度,不符合。1.企业应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
17、、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2.进货查验记录应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与原始记录凭证一一对应。3.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进货或者销售票据,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4.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生产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菌种的管理(乳酸菌饮料厂适用):使用的菌种必须经国家级有关技术部门鉴定,不得使用变异或杂化的菌种。菌种在投入生产使用前,必须严格检验其各项特性,确保其活性和未受其他杂菌污染。5.进口
18、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6.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7.采购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8.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产品的标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1.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2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
19、第119号)第八条;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4.GB14881-1994第3.1条;5GB126952003中95条。查看文件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5)1.10过程管理申请人应制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有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符合;有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无相应的考核办法,基本符合;无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不符合。1.应建立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并定期检查、考核,并提供相关的记录。2.明确各车间、工序、个人的岗位职责;各车间和有关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工艺卫生管理人员,按照管理范围,做好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3.企业应定期对
20、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4.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因故而延缓生产时,对已调配好的半成品应及时作有效处理,防止污染或腐败变质,恢复生产时,应对其进行检验,不符合标准的应予以废弃。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配料应有复核,防止投料种类和数量有误。6.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启封后的原辅料,未用尽时必须密封,存放于适当场所,防止污染,并在保质期
21、内尽快使用,干原料在进入投料间前,应剥去外包装。7.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卫生防护应符合GB14881的9.3的相关要求。8.应制订有效的清洗及消毒方法和制度,以确保所有场所清洁卫生,防止污染食品。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人身、食品受到污染。9.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工艺规程中各个关键因素的检查结果)应妥为保存,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1.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第九条;2.GB14881-199
22、4第6.1条、9.3条;3GB126952003中9.3.3款、9.3.5款、9.2.7款。查看文件、记录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16)1.11质量控制申请人应根据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关键控制点确定合理并有相应的控制管理规定,控制记录规范,符合;关键控制点确定不太合理,记录不规范,基本符合;未明确关键控制点,不能满足生产质量控制要求,不符合。1.企业应合理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并建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2.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和记录,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50687 2011 食品工业 洁净 用房 建筑 技术规范 饮料 生产 审查 细则 通用版 培训 讲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