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复习过程.doc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复习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复习过程.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维果茨基认为:人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人的现有水平;二是人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一个“最近发展区”。本文就是通过几个例子阐述教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达到即将达到的水平。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初中科学教学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理想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初中科学课程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每一个孩子的科学素养,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这一教学模式让我感受到它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因此这一教学模式的实现离不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教学中灵活地运
3、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才会更好地实施这一教学模式。一、充分挖掘教材,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合理地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中,若过多的演绎教材内容,学生往往会不屑一顾,产生一种自得、满足之感,这时思维往往会处于“停止”状态,学生的兴奋、学习动机就会降低。如果老师挖掘出“最近发展区”,让其思维远离平衡状态,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积极思考问题,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例如在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教学时,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中的设定,先让学生例举几种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然后凭着经验判断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在此基础上说出两者的区别点,即归纳出传染病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往往学生的兴奋性不高,探究性不强,对传染病
4、特点的理解、记忆带有被迫性,碰到具体的案例时,往往会张冠李戴,不知该使用哪一个特点来正确描述。因此在设计这一教时的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深刻地剖析了非典这一大家都熟悉的素材。请看:师:“看,这是我从网上收集到的当时有关的报道: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非典”,人称“毒王”。(新华网2003-05-2809:38:01)说明非典这种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生:“传染性。”师:“照片上的这个人是我国在2002年12月5出现的第一个非典患者,叫黄杏初。2003年4月23日,卫生部公布全国非典型性肺炎统计公告
5、:(数据略)。这又可看出非典这种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呢?”生:“流行性。”师:“还有一位勇敢的老人,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他又是谁呢?展示图片姜素椿爷爷,他是解放军302医院72岁的传染病专家,谁能向大家说说姜爷爷的一些故事呢?”生:“他在抢救一位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了非典,然后他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了非典康复者的血清,使病情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再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后,仅23天就康复出院了,并且再不感染非典了。”师:“这又说明非典这种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呢?”生:“免疫性。”师:“归纳一下,非典这种传染病,具有哪三个特点啊?”生:“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师:“这也是一切传染病的特点。”然后从传染病
6、的特点过渡到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的教学,并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师:“我们把它们归纳起来,大概是这么一些措施和方法:隔离、治疗SARS病人;消毒;洗手;戴口罩;不与SARS病人接触;锻炼身体;事实说明,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是有效的。但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它的科学性在哪里呢?科学依据又是什么呢?”在课的开始引入时,教师采用了一些非典时期的晨检、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等的录像。这样在一节课中,始终围绕着非典这一事件设计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积极思考问题,同时建立了合理的、正确的知识结构。并且有助于学生对以后将会碰到的类似的一些传染病的特点、传播环节的理解和分析,迅速采取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近 发展区 理论 初中 科学 教学 中的 运用 复习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