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学校六班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2022年人教版学校六班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学校六班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人教版学校六班级数学上册教案 为同学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老师作为同学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学问的预设。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人教版学校六班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人教版学校六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圆的熟悉及圆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提示: 本节课要求同学进一步熟悉圆、了解圆的特征、把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熟悉,不仅能加深对四周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学问打好基础。 单元主题图呈现的同学
2、所熟识的校内及周边环境的情景图,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从熟识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方面要激发同学学习圆的有关学问的,另一方面要让同学体会到本单元学问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例1呈现有圆的物体,依据它们的共同特征抽象出圆的平面图形。通过圆规的自我介绍,让同学把握画圆的方法,并归纳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例2通过操作活动让同学熟悉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发觉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很多条,在同一圆里,全部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特征。 在低班级的学习中,同学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熟悉。可以在众多所画图形中较为精确地辨
3、认出圆。有肯定的讨论图形特点的方法积累(如: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讨论)。这些方法可以为课堂中同学讨论圆的特点有肯定启发。同时,同学能够体会到圆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能举诞生活中圆的例子。但不能很精确地对于生活中圆的例子进行精确性描述。举例说诞生活中见到过的圆,同学回答:笔筒、胶条不能正确熟悉到这个物体上的某个面是圆形的。但对于让同学做到真正深化熟悉圆是由之上的若干个点连接而成,以及在同学头脑中充分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匀称性和广泛的对称性还是比较困难的。 同时,六班级的同学对圆规都有肯定的了解(平常买作图工具时都是成套的,包含圆规),一般都有画圆的阅历。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在
4、观看、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觉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物品或圆规画圆,会应用圆的学问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过程力量与方法:使同学经受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熟悉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培育同学观看、动手操作、抽象概括、与他人合作沟通等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进展数学思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 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熟悉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娴熟把握画圆的方法。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为同
5、学预备两张白纸、一个圆片。 学具预备: 圆规、圆形物体、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赏单元主题图,激趣引入。) 1.观看主题图。 提问:同学们,在我们漂亮的学校内有一个水池,你们观看过吗?池内的鱼儿漂亮,水面安静。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在安静的水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后,水面荡开的波纹,应当是一个近似的什么外形?请用动作说明。 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很多物体表面的外形与圆有关。依据你们的阅历,能举个例子吗? 2.揭题:看来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些熟悉,今日这节课就学习“圆”。 3.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熟悉了哪些平面图形?其实圆也和学过的这些图形一样也是一个平面图形,但是和这些图形又有不同之
6、处,你发觉了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留意:同学自带的圆形物体可以让同学用手指一指;在指物体时,要明确指的是哪一个面;不能把球误认为圆。)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同学感知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观看、比较,让同学感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 二、探究新知 1.圆规画圆。 (投影展现例1图中圆形物品) 老师:同学们观看图中的物品,它们是什么外形? 预设:(生:圆形。) 老师: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完善的是圆!”。你能用手中的工具画一个标准的圆吗?(指向明确用工具画圆,并请同学尝试画圆) 同学独立用画圆,
7、老师巡察指导。 投影展现同学画的圆。(由于是第一次画圆,同学画的可能不规范) 老师可以提问,请你介绍一下你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么画圆的? 同学回答用圆规画圆。 此时老师可演示怎样使用圆规正确的画圆。(强调不能用手握住圆规的两脚来画圆) 然后跟着要求同学们用圆规再画一个标准的圆。 同学独立画完之后,投影展现同学画的圆,指明同学说画法。 预设:我用圆规画圆,我把圆规的一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另一个脚绕这个点旋转1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设计意图:让同学尝试用圆规画圆,体会用圆规画圆的步骤,明白到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有关,用圆规画圆很便利。】 2.熟悉圆。 (1)提问:观看对比上面所画的两个圆,
8、是不是一样的?(预设:不一样) 哪些地方不一样?(预设:大小、位置) 请同学们思索为什么不一样呢?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由于固定点的位置不同,其实,我们把在圆中心的这一固定点叫做圆心。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线段是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与圆上的线段是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设计意图:结合同学圆规画圆的体会,介绍圆心、半径,明确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这样同学初步感知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 (2)强化熟悉半径。 老师:刚才同学们画的圆都比较好,我们还熟悉了半径?那现在大家就在你刚才画的圆中画出这个圆的半径来,画
9、得越多越好。 老师可以提问:想一想,圆有多少条半径? 能画完吗? 预设:在圆内有很多条半径,画不完。 提问:你是怎样观看得出在一个圆内有很多条半径的? 预设:由于半径是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这样的线段有很多条。 老师:那么半径是一条怎样的线段呀?是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展现动画从圆心到圆上的一条线段,齐读) 由于圆周上有很多个点,所以半径就有很多条。 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画出这很多条半径的代表,你认为画几条合适。(预设:1条,由于全部半径都相等。) 质疑,请同学说理由:直尺量;或用圆纸对折。 说明半径的特征并板书:在同一圆内,半径有很多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同学
10、把握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及在小组里相互沟通、争论,获得圆的特征之一。不仅使同学的熟悉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同学学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强化熟悉圆的直径。 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没有像这样比较特别的线段能打算圆的大小。(预设:直径) 老师:指明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来,并提问画时要留意什么?(预设:过圆心,两端在圆上)其实直径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请同学在自己画的圆内画出直径的代表。画得越多越好。 揭示直径的特征:在同一圆内,直径有很多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引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或动手验证;直尺量;或用圆纸对折。 通过对折等活动,得出:圆是轴
11、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让同学把握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及在小组里相互沟通、争论,获得圆的特征之一。不仅使同学的熟悉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同学学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4)揭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 r=1 / 2d。这个关系的前提是什么?(预设:同一圆内) 为什么要加这个前提,不要行吗? 同学争论后汇报。 师生共同小结:在同圆或等圆里,全部的半径都相等,全部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三第1题: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长度。 2.完成第13页课堂活动第1题。 第1题(1
12、):画几个圆心在同一点而半径不相等的圆;画几个圆心不在同一点而半径相等的圆。 画完第一问之后,老师可提问:圆心在同一点上,为什么有的圆大,有的圆小? (预设:由于半径不一样,半径越大,圆就越大)由此得出:圆的大小是由半径打算的。 第2问画完后,老师可以提问:这几个圆的大小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圆在这里,有的圆在那里呢?(预设:由于圆心的位置不一样)由此得出:圆的位置是由圆心打算的。 第1题(2):同学独立画半径为2.5厘米的圆,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小组内沟通。 3.独立完成教材13页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内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同学对圆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对于圆的特征更加熟识,对
13、所学学问把握地更加坚固。】 四、达标反馈 1.说一说圆中什么样的线段是半径、什么样的线段是直径? 2.推断题。 (1)全部的半径都相等,全部的直径也都相等。 ( ) (2)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3)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 (4)直径是3厘米的圆比半径是2厘米的圆大。 ( ) 3.填一填。 (1)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半径是( )厘米。 (2)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分米。 4.盒子里刚好放下三个罐头,每个罐头的半径为3厘米,盒子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4、五、课堂小结 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有哪些熟悉?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谈自己的收获,畅所欲言。 老师:想一想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对学问进行梳理,有助于同学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和阅历;同时把“圆”再次回归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同学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深化同学对圆的特征的熟悉,增加数学学习的爱好。不仅拓宽了同学的学问面,强调数学与生活有密不行分的联系。更是把同学的数学思维引向生活。】 2022年人教版学校六班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并把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
15、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进展同学的抽象概括力量。 3、通过探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同学的数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把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娴熟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1.2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
16、怎样移动的?假如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50.481.2510.3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2)引导同学思索: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0.24=24% 1.4=140% 0.123=12.3% (3)请大家观看一个,假如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同学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
17、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2)引导同学思索: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同学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27%=27100=0.27 135%=135100=1.35 (4)引导同学观看、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同学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 学校 班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