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docx





《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盼望大家喜爱! 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1 素养训练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验算的算理。 2.把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力量训练点 1.培育同学口语表达力量和有序思维力量。 2.通过计算提高计算力量。 (三)德育渗透点 培育同学仔细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要求: 使同学熟悉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育仔细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同学熟
2、悉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育仔细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按课本上面:“假如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 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 做后,引导同学观看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1.老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相同部分用线连起来如下: 在同学观看、争论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
3、果等于被减数。” 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老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把握计算法则,仔细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老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2.教学例4。 (1)出示:4736 826 =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全班同学计算并验算。 (2)利用同学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 (3)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 老师还要指出:假如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
4、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可以让同学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同学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 板书如下: 3.小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同学阅读课本,齐读验算的方法。 做课本 “做一做”和习题第1 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5 7题。 五、课后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8、9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2 教学内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板),学校数学二班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由6条热带鱼组成的主
5、题图,图中的每一条热带鱼都是由6个三角形组成的。再通过列表,让同学在探究热带鱼的条数和所用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得到关于6的乘法算式的结果,然后进一步由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教材中,没有给出一道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其意图就是要让同学完全自主地探究6的乘法口诀,体现出同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通过直观、好玩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引导同学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利用多媒体,引导同学们观看,找出6的乘法口诀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体验学习的欢乐,培育同学数学语言力量,类比、归纳等数学。 教
6、学重点:在欢乐的学习中理解、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卡片、制作一条又6个小三角形组成的鱼,三张小猫的图片(小、中、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爱好 1、师生谈话(略) 2、复习15的乘法口诀,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出得数并说用那句口诀 25=22=51=34= 15=53=24=54=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3、情景导入小猫想吃鱼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演示,为同学创设一个形象逼真,颜色艳丽,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先出现猫妈妈钓鱼走回家的情景,接着三只小猫出现,吸引着同学的留意力,同时利用小猫想吃鱼的故事来学习新
7、课,符合2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这也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直观性。 二、新知探究,生成学问。(出示书本61页的主题图) (一)、探究,编出口诀 1、学习“一六得六”的乘法口诀. (1)观看这条热带鱼由多少个小的三角形组成?用数字怎样表示? (2)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有不同的表示吗? (3)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口诀为这两道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呀? (4)媒体验证(略)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演示由,由6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一条鱼,同学很简单就看出是一个6,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详细化,使同学直观地看到宏观、微观世界。所以在一六得六的学习中,我是引导同学学好
8、这一口诀,懂得方法,同时我做好老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2、学习“二六十二”的乘法口诀. (1)2条热带鱼由多少个小的三角形组成?它能有几道乘法算式来表示? (2)能不能很快地为这两道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呀? (3)媒体验证(略) (4)同学的学习表现。 设计意图:在二六十二的学习中,我是半扶半放,让同学在一六得六的基础上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扩大了同学的感知空间和感知时间,能对同学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同学从多种渠道猎取信息,相互促进,相互强化,让同学处于思维活动的乐观状态,是提高教学质量来自优秀,的学习表现同时有利用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自主
9、探究口诀:“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1)、老师再依次出示实物图,引导同学通过争论,理解,运用学问的迁移类推,完成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诀的编写。 (2)、同学汇报,(老师板书四个算式和四句乘法口诀)。 (3)、通过多媒体验证。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同学是学习的主体,爱好是最好的导师,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方式,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可以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激发同学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认知作用,使同学从被动的学习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学问猎取者。所以在此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同学自己去完成“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
10、”、“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的学习,真正把时间、空间交给同学,体现了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仆人,而我是组织者的角色 (二)记忆6的乘法口诀 1、同学观看算式和口诀,发觉它们存在的规律。(4人小组争论) 2、探讨记忆的方法:对口令,比一比,开火车等。 3、同学考老师。 三、学问运用,体验胜利 1、书本63页第5题。(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多媒体演示) 2、书本63页第7题。(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多媒体演示,并要同学说出是运用哪一句口诀。) 设计意图:在此练习中,我是通过多媒体演示书本的图,让同学看得更清晰,通过多媒体的验证,更能巩固同学对新学问的学习。而且练习的多样化,更能巩固同学的学习新知
11、。 四、欢乐嬉戏,乐中巩固 1、找伴侣。 设计意图:每个同学都很兴奋,让同学在乐中学,在学中找乐。 2、算题竞赛。 3、到6元超市购物。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图形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从而让同学喜爱数学。 五、全课 同学们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16=661=6 二六十二26=1262=12 三六十八36=1863=18 四六二十四46=2464=24 五六三十56=3065=30 六六三十六66=36 七、作业设计: 1、书本63页第5题。 2、书本63页第7题。 3、算题竞赛。 4、自选商场6元超市(样样
12、6元)。 关于二班级数学下册的教案模板3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育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育同学乐观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爱好,对数学有奇怪心和求知欲。在沟通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敬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把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敏捷运用所学解决简洁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同学思索,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预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班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