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班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学问点.docx
《七班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学问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班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学问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班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学问点 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讨论即.史。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行转变。历史不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下面是我整理的七班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学问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七班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学问点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缘由: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制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进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
2、的经济沟通。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气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富强进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_引起农夫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富强“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缘由:国家统一,.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进展生产;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富强进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水道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缘由
3、: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富强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水道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水道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水道。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水道。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沟通。 “贞观之治” 一
4、、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索: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夫起义,灭亡的缘由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冲突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富强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进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实行的主要措施:吸取隋亡历史阅历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气。重视进展生产,减轻农夫的赋税劳役。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合并州县
5、,整顿吏治。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谏臣。大兴学校,进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的进展,符合历史进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汉武帝唐太宗 政治实行推恩令,减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集权;重视人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进展科举 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级 下册 历史 第一 单元 学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