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面对大多数同学,同时留意培育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同学都得到进展。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使同学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看和推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 2、使同学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
2、同学相互合作的力量。 教学重点: 1、 熟悉公顷、平方分米的含义。把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体会1公顷、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 出示教学目标 是师生共同读出目标,确立本节课的重点 三、 老师精讲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日,小明兴奋的邀请小伴侣们到他的新家参观。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 3、观看画面,你发觉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二)熟悉公顷、感受大小 、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
3、、假如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那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 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 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 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现在你能想象出1公顷的大小吗? 3、生活中感受1
4、公顷 假如大家还不能体会1公顷的大小,那么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找一找1公 顷,再来体会1公顷的大小。 问:你看出这是哪了吗?4、熟悉平方千米 我们熟悉了1公顷有多大,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小结: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导语:不知不觉,大家把所带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熟悉了1公顷有多大,还熟悉了平方千米,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学问,帮小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出了这样的几道题,你能帮他填一填吗? 2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3平方千米=( ) 公顷 90000
5、公顷=( )平方千米 四、出示达标题 五、课后拓展、巩固应用 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熟悉了几个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你调查一下,你所居住的地方占地面积以及位桥镇的占地面积,好吗? 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要求: 使同学进一步把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识所学实际测量的学问,能正确应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P.145页口算(四)。 3.5+7.612-6.2-3.870.255.61.01 1.7+0.43+3.35.4-2.5-1.472.80.
6、8 (1.25+0.36)0.20.99+1.82.56-0.37 5000.0013.21.63.9+2.037.52.54 0.36120.7544.93.51.20.4+1.30.4 2.14-0.96.250.8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学问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同学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让同学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同学独立做练
7、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同学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觉了什么? (3)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外形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根据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同学独立计算
8、,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后,老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假如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假如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索题。 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依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 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 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进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力量。 3、 提高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和计算力量。 4、 体会数学
9、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预备: 课件、米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师:我们熟悉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也许的长度,那么今日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学问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学问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同学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二、活动程序 1、 预备活动:展现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2、 布置活动 师:我们已经把握了测量的相关学问,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要求 (1)以小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四 班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