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卷)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北卷)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卷)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全解全析1【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每空1分)【解析】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怆”“燕”“祗”“庇”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2【答案】(1)辉 晖(1分) 付 负(1分) (2)chà nà(1分) mò rán(1分)【解析】本
2、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本题中注意“晖”与“辉”的区别。3【答案】D(3分)【解析】“手足”指兄弟。4【答案】(1)画面上,一个人坐在书桌前,他的脑袋是个电脑显示器,屏幕上是个愁眉苦脸的面容,上衣胸口处印有“网络时代”四个字,两只手已变成两个鼠标,一支笔放在两手之间,但无法拿起笔来。桌上铺有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汉字书写”四个大字。(3分)(2)这幅漫画讽刺了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大家用电脑越来越多,导致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大大降低的现象。(3分)【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文转换。解
3、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信息和文字,这是提炼的要点,也是回答问题的方向。(1)此题考查对漫画内容的描绘。结合画面内容,只能客观介绍,不能展开想象、描写、议论。写出画面主要内容: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画面上,一个人坐在书桌前,他的脑袋是个电脑显示器,一脸愁容,上衣胸口处印有“网络时代”四个字,两只手已变成两个鼠标,一支笔放在两手之间,但无法拿起。桌上铺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汉字书写”四个大字。(2)此题考查对漫画主旨的理解,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提炼概括。这幅漫画讽刺了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大家用电脑越来越多,导致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大大降低的现象。5【答案】D(3分)【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写作手法
4、。下片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理想抱负表达出来,为直抒胸臆,D项“侧面”表述有误。6【答案】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3分)【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情感的抒发。根据诗中内容,体会情感。北宋灭亡,李清照逃到南方之后,丈夫去世,自己无家可归,感到人生渺茫,这首词就是写于那个时候。“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表达了词人晚
5、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7【答案】特别;全、都;善于;有时候。(每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殊:特别。句意:人们都看不起他。咸:全、都。句意:而是善于背诵罢了。善:善于。句意: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忘记了勺子筷子。或:有时候。8【答案】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2分)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
6、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咸,全、都。谓,说。善,善于。句意: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重点词:每,每次。必,一定。句意: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9【答案】陶渊明读书善于领会大义、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郑板桥读书刻苦,发愤自励,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苟同世俗,喜欢熟读背诵。(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
7、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陶渊明觉得读书应该“不求甚解”,只要领会大义、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从文中“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可以知道,郑板桥读书刻苦,发愤自励,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苟同世俗。从文中“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可以知道,郑板桥读书喜欢熟读背诵。10【答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郑板桥岁资质平常,但正是靠着自己勤奋刻苦的精神,终于取得成功。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像郑板桥那样,努力学习,使自己学有所成。(2分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文中板桥资质平常,但是刻苦努力,最终成为出名的文学家。综上所述,联系自身实际作答即可。11【答案】成语词典中有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许多成语里飞扬着歌声。成语里的歌声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迷人的风采。从歌唱的成语里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从歌唱的成语里能够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2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根据第段“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第段“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备考 2022 年中 语文 第三次 模拟考试 全解全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