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语文》专题01 断句(解析版).doc





《《备考2022中考语文》专题01 断句(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2中考语文》专题01 断句(解析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1:断句(划分朗读节奏)中考题型全国视野:江西卷、河北卷、广东卷、福建卷、杭州卷、贵阳卷、盐城市卷、连云港市卷、扬州市卷、绍兴市卷、金华市卷、黄冈市卷、襄阳市卷、宜昌市卷、孝感市卷、岳阳市卷、邵阳市卷等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
2、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考点链接】例1 (2019邵阳卷)【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三闾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
3、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各划1处)(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远江山极目回【解题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答案】(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远江山/极目回【方法指导】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分类示例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句首发语
4、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示例:(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加强反问语气)(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表议论)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3.“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等。4.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分类示例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恐/前后受其敌。(狼)恐/托付不效。(出师表)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
6、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先 / 天下之忧 / 而忧(岳阳楼记)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5.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例如:南阳/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作亭者谁,庐陵欧阳修也等。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例如:一鼓 / 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7.“而”字的停顿“而”字表转折关系时:“而”字在句首在“而”字后应该停顿“而”字在句中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六则“而
7、”字若起到下列作用,就应该和后面的词语连读:形容词(副词)而动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动词而动词“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表示承递关系8.“之”“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例如: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9.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0.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
8、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练反复,反复练,断句也要常实践。【考点专项练习】1.(2019江西卷)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日:“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2022中考语文专题01断句(解析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