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级乘法的意义教案.docx
《四班级乘法的意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班级乘法的意义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班级乘法的意义教案 在沟通总结的基础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起看看四班级乘法的意义教案!欢迎查阅! 四班级乘法的意义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已学的乘、除法学问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 2、在沟通总结的基础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把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明确0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把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计算下列各题,并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63+88=
2、 165-45= 2、我们学习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出课题。 二、探究发觉 1、教学乘、除法的意义。 (1)出示教材P5例2(1) 同学独立思索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老师板书:3+3+3+3=12(枝)或34=12(枝) 结合刚才的算式思索:哪个算式更为简便?想一想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老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出示教材P5例2(2)(3) 同学独立思索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老师板书:123=4(瓶) 124=3(枝) 对
3、比这三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总结:除法可以看做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商。 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同学沟通后汇报,老师板书。 假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同学独立思索沟通后,板书总结。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通过刚才算式的比较,你能说一说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总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有关0的运算。 (1)出示P6例3 说一说你
4、知道的有关0的哪些运算?运算时应当留意什么? 同学说试题,老师记录。 预设:0+5= 24-0= 50= 06= 4-4= 指名口算后,想一想你发觉了什么? 总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2)思索:在除法算式中,0能做除数吗?为什么? 独立思索后,小组内沟通。 老师总结:50不能得到商,由于找不到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到5;00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由于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因此0作除数无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三、巩固发散 1、P6 做一做 独立完成,指名订正。 2、依据2532=8
5、0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指名说一说列式的依据。 3、列竖式计算,并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465= 70416= 89127= 32612=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3+3+3=12(枝) 123=4(瓶) 34=12(枝) 124=3(枝)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0不能作除数 四班级乘法的意义教案2 教学目标:
6、(一)学问教学点 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力量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敏捷、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教学重点: 使同学理解把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预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30 1820 2440 354
7、254 452 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 )( ) 30=( )( ) 24=( )( ) 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同学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同学完成在练习本上。 第一种解法 6125=725 =360(元) 其次种解法 6(125)=660 =360(元) 你发觉什么? 使同学明确 (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 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其次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级 乘法 意义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