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写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写什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写什么 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传统的敬老节日“九九”重阳节。那么我们应当写什么样的手抄报内容来迎接这个节日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九九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
2、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进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重阳节诗歌 1、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2、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3、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4、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3、李白九日龙山饮 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暗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7、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8、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9、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0、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1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2、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3、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4、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5
4、、孤独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6、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7、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8、绮罗丛里胜登临。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9、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重阳习俗介绍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许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便。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
5、祝福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也许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季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
6、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欣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旧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利”。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
7、祭祖 这一天是敬老的日子,也是中国部分人的祭祖大事,也就是广东人所说的“拜太公山”。这一天对于家族的人来讲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全部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殊是男丁。重阳登高,与古人的祭祖活动密不行分。依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古时因耕地资源少,加上有讲究的人家要看龙脉堪风水,通常墓地会选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不仅仅要将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习俗传承下去,而且要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孝敬自己的祖先自己的亲人,让传统的孝爱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家乡的九月九,除了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等,还有放纸鹞(风筝)的习俗。 九月九登高,“高”和“糕”是谐音,因此,节日期间,福州还有一种特制的糕,称“九重粿”,即粿有九层,中间夹七层糖色,寓意节节高和登高消灾之意。每逢佳节倍思亲。福州的重阳节,还有扫祭祖坟的活动,这与清明的祭坟,合称春秋二祭。现在福州的有些地方,仍保留九月九扫墓的习俗。 重阳节进展到今日,人们又给予它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把登高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把祭扫祖坟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有的还把它与海外侨胞牵线搭桥,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全国人大还通过了以每年重阳节为老年节的打算。节日期间,各单位、团体还进行各种形式的登山、健身等体育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