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学问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学问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学问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学问点总结 提高数学考试成果诀窍方法之一是,在考试前进行高水平高效率的复习,花时间去攻克自己不熟识的题目,不断地把生疏转化为熟识。下面是我整理的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学问点总结,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学问点总结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需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需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当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2、. (3)挨次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头,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精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肯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许多详细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精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
3、;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行少的。 输入、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推断框 推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明“否”或“N”。 学习这部分学问的时候,要把握各个图形的外形、作用及使用规章,画程序框图的规章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推断框外,大多数
4、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推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推断框分两大类,一类推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推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推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特别简练清晰。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规律结构:挨次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挨次结构:挨次结构是最简洁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挨次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挨次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挨次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
5、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推断依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行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行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推断结构可以有多个推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常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头,根据肯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状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明显,循环结构中肯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
6、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推断条件P是否成立,假如仍旧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推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假如P仍旧不成立,则连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留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推断。因此,循环结构中肯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
7、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1.2.1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入语句 (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4)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详细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2、输出语句 (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4)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
8、的值以及字符。 3、赋值语句 (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留意: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
9、同。 1.2.2条件语句 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1)IFTHENELSE语句;(2)IFTHEN语句。2、IFTHENELSE语句 1.2.3循环语句 1、WHILE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推断条件的真假,假如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假如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必修 第一章 学问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