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50装载机驱动桥设计说明书(现搞)学习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ZL50装载机驱动桥设计说明书(现搞)学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L50装载机驱动桥设计说明书(现搞)学习资料.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ZL50装载机驱动桥设计说明书(现搞)-课程设计任务书组号:第七组组长:曹勤怀组员:周恭剑韩焕炎白绚课程设计题目三驱动桥设计参数:1. 车辆自重,满载重,全桥驱动,动力半径2. 变矩器系数;变速箱最大传动比;主传动传动比;终传动传动比。3. 齿轮材料: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渗碳淬火处理,工作寿命8年,每天10小时工作,载荷循环次数大于,轻度冲击。4. 最大输出功率180KW,额定转速2200r/min,主传动齿轮螺旋角为35度。5. 具体设计任务l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其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参数、汽车动力性的要
2、求,确定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形式,对驱动桥总体进行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l 校核满载时的驱动力,对汽车的动力性进行验算。l 根据设计参数对主要零件部件进行设计与强度计算。l 主要针对具体任务,完成6千字的设计说明书。l 小组长职责(1)分配任务;(2)协调设计进度;(3)对没有按时完成设计任务的组员加以警告;(4)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设计进度。l 完成整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每位同学的具体任务由组长进行分配,然后经指导教师认可(每个人根据零件复杂程度分配2-3个主要零件),零件图由具体负责设计的同学绘制。l 在每个人的说明书中标明本小组所有人员设计的具体任务。l 每个小组成员均要交一份机构装配图(手工
3、绘制),一份设计说明书(每个人根据自己设计内容,因此每个人的设计说明书是不同的),两份零件图(要求1:1绘制)每个小组组长的说明书是可以综合组员的设计内容,还需绘制草稿一份(1:1)。-目录1主传动器设计11.1螺旋锥齿轮的设计计算11.1.1齿数的选择11.1.2从动锥齿轮节圆直径d2的选择11.2螺旋锥齿轮的强度校核81.2.1齿轮材料的选择81.2.2锥齿轮的强度校核92差速器设计162.1圆锥直齿轮差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172.1.1差速器球面直径的确定172.1.2差速器齿轮系数的选择172.2差速器直齿锥齿轮强度计算202.2.1齿轮材料的选取202.2.2齿轮强度校核计算202.3
4、行星齿轮轴直径的确定213半轴设计213.1半轴计算扭矩的确定223.2半轴杆部直径的选择223.3半轴强度验算224最终传动设计234.1行星排行星轮数目和齿轮齿数的确定234.1.1行星轮数目的选择234.1.2行星排各齿轮齿数的确定234.1.3同心条件校核244.1.4装配条件的校核244.1.5相邻条件的校核244.2齿轮变位254.2.1太阳轮行星轮传动变位系数计算(t-x)254.2.2行星轮与齿圈传动变位系数计算(x-q)274.3齿轮的几何尺寸274.4齿轮的校核304.4.1齿轮材料的选择304.4.2接触疲劳强度计算304.4.3弯曲疲劳强度校核324.5行星传动的结构设
5、计324.5.1太阳轮的结构设计324.5.2行星轮结构设计324.5.3行星轮轴的结构设计324.5.4轴承的选择335各主要花键螺栓轴承的选择与校核345.1花键的选择及其强度校核345.1.1主传动中差速器半轴齿轮花键的选择345.1.2轮边减速器半轴与太阳轮处花键的选择365.1.3主传动输入法兰处花键的选择与校核365.2螺栓的选择及强度校核385.2.1验算轮边减速器行星架、轮辋、轮毂联接所用螺栓的强度385.2.2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联接螺栓校核385.3轴承的校核395.3.1作用在主传动锥齿轮上的力395.3.2轴承的初选及支承反力的确定405.3.3轴承寿命的计算41心得体
6、会44参考文献451主传动器设计主传动器的功用是改变传力方向,并将变速箱输出轴的转矩降低,扭矩增大。本次设计的ZL50型装载机驱动桥采用单级主传动形式,主传动齿轮采用35螺旋锥齿轮,这种齿轮的特点是:它的齿形是圆弧齿,工作时不是全齿长突然啮合,而是逐渐地从一端连续平稳地转向另一端,因此运转比较平稳,减小了噪音,并且由于螺旋角的关系重合系数增大,在传动过程中至少有两对以上的齿同时啮合,相应的增大了齿轮的负荷能力,增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螺旋锥齿轮的最小齿数可以减少到6个,因而与直齿锥齿轮相比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1.1螺旋锥齿轮的设计计算1.1.1齿数的选择选择齿数时应使相啮合的齿轮齿数没有公约数
7、,以便使齿轮在使用过程中各齿能相互交替啮合,起到自动研磨作用,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接触,小齿轮的齿数应尽量选用奇数,大小齿轮的齿数和应不小于40。根据以上选择齿数的要求,参考吉林大学诸文农主编底盘设计第233页表6-4,结合本次设计主传动比范围=I=4.55.0,选取主动小锥齿轮齿数,所以从动大锥齿轮齿数。()1.1.2从动锥齿轮节圆直径d2的选择(1)螺旋锥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按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输出扭矩最大变速箱一档时从动大锥齿轮上的最大扭矩计算:式中:-从动大锥齿轮计算转矩,NM-发动机的额定扭矩,-驱动桥主传动比,已知;-变矩器系数,;n-驱动桥个数,n=2;-变速箱的最大传动比,-变
8、矩器到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为变速箱的效率取0.96,主减速器效率取。计算得。此时主动小锥齿轮的转矩可由以下公式计算:按驱动轮附着扭矩来确定从动大锥齿轮的最大扭矩,即:式中:-满载时驱动桥上的载荷(水平地面)-附着系数,-驱动轮动力半径,-从动圆锥齿轮到驱动轮的传动比(轮边传动比),n-驱动桥数目由本次设计任务书可知:车辆工作质量为100KN,额定载重量为50KN所以KN即可求出:计算中取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中较小值作为从动直齿轮的最大扭矩,此扭矩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是持续扭矩,仅在强度计算时用它来验算最大应力。所以该处的计算转矩取:按常用受载扭矩来确定从动锥齿轮上的载荷轮式装载机作业工况非常复杂,要确
9、定各种使用工况下的载荷大小及其循环次数是困难的,只能用假定的当量载荷或平均载荷作为计算载荷。对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器从动齿轮推荐用下式确定计算转矩:式中:f-道路滚动阻力系数。f=0.0200.035,取f=0.03-最终传动速比,n-驱动桥数目-轮胎滚动半径-轮胎滚动半径,取所以主动小锥齿轮上的常用受载扭矩为:(2)从动锥齿轮分度圆直径的确定根据从动锥齿轮上的最大扭矩,按经验公式粗略计算从动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式中:-从动齿轮分度圆直径,cm-系数,取-按地面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扭矩取107760公斤-厘米所以得:考虑到从动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对驱动桥尺寸和差速器的安装有直接的影响,参考国内外
10、现有同类机型相关尺寸,最终确定从动锥齿轮分度圆直径。(3)齿轮端面模数的选择由式取标准模数(见现代机械传动手册GB/T12368-1990)为了知道所选模数是否合适需用下式校对:式中:-系数,0.0610.089即:在0.0610.089之间所以所选齿轮端面模数合适。由此可算出大小齿轮的准确分度圆直径:(4)法向压力角的选择螺旋锥齿轮的标准压力角是2030,选择标准压力角有易于选择制造齿轮的刀具,降低生产成本。(5)螺旋角的选择螺旋角指该齿轮节锥齿轮线上某一点的切线与该切点的节锥母线之间的夹角,螺旋角越大锥齿轮传动越平稳,噪音越小,但轴承寿命缩短,因此在轮式装载机上常用(6)齿面宽b的确定增加
11、齿面宽理论上似乎可以提高齿轮的强度及使用寿命,但实际上齿面宽过大会使齿轮小端延长而导致齿面变窄,势必减小切削刀尖的顶面宽及其棱边的圆角半径。这样一方面使齿根圆角半径过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安装误差及热处理变形等影响会使齿轮的负荷易于集中小端而导致轮齿折断。齿面过小同样也会降低轮齿的强度和寿命。通常推荐螺旋锥齿轮传动大齿轮的齿面宽为:式中:-从动锥齿轮传动的节锥距所以:同时不应超过端面模数ms的10倍即:所以取取小锥齿轮的齿面宽和大锥齿轮的相同即:小锥齿轮齿面宽(7)螺旋方向的选择在螺旋齿轮传动中,齿的螺旋方向和轴的旋转方向决定了锥齿轮传动时轴向力方向,由于轴承中存在间隙,
12、故设计时应使齿轮轴向力的方向能将大小锥齿轮相互推开,以保证必要的齿侧间隙,防止轮齿卡住,加速齿面磨损,甚至引起轮齿折断。根据上述要求,选择主动锥齿轮为左旋,从动锥齿轮为右旋。(8)齿高参数的选择轮式装载机主传动器的螺旋锥齿轮采用短齿制和高度修正,这样可以消除小锥齿轮可能发生的根切现象,提高轮齿的强度。高度修正的实质是小锥齿轮采用正移距,此时小锥齿轮齿顶高增大,而大锥齿轮采用负移距,并使其齿顶高减低。小锥齿轮齿顶高的增高值与大锥齿轮齿顶高的减低值是相等的。从机械设计手册可查得:螺旋锥齿轮的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径向变位系数=0.386(i=4.567.00)所以螺旋锥齿轮齿顶高为:齿根高:顶隙:齿
13、全高:有效齿高(工作齿高):he=1.700ms=17mm(9)齿侧间隙的选择齿侧间隙是指轮齿啮合时,非工作齿面间的最短法向距离。齿侧间隙过小不能形成理想的润滑状态,会出现表面摩擦,加速磨损,甚至卡死现象;齿侧间隙过大易造成冲击,增大噪声。参考底盘设计吉林工业大学诸文农编页表6-8选取齿侧间隙为:(10)理论弧齿厚螺旋锥齿轮除采用高度变位修正来增加小齿轮强度外,还采用切向变位修正使一对相啮合的轮齿强度接近相等。切向变位修正指的是使小齿轮的齿厚增加(是切向变位系数,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大小锥齿轮大端面分度圆的理论弧齿厚度和可按下式计算:所以:(11)分锥角(分度圆锥角)小锥齿轮分锥角:大锥齿轮分
14、锥角:(12)节锥距(13)齿根角小锥齿轮齿根角:大锥齿轮齿根角:(14) 顶锥角和根锥角(15) 小锥齿轮根锥角:大锥齿轮根锥角:小锥齿轮顶锥角:大锥齿轮顶锥角:此次设计的螺旋锥齿轮几何尺寸详见表1-1:表1.1主传动器螺旋锥齿轮几何尺寸序号名称公式代号数值1齿数8372端面模数8mm3分度圆直径64mm296mm4压力角20.55有效齿高13.6mm6全齿高15.104mm7侧隙0.20mm8顶隙C1.504mm9齿顶高9.888mm3.712mm10齿根高5.216mm11.392mm11分锥角12.2077.8012节锥距151.42mm13齿面宽50mm50mm14齿根角1.974.
15、3015顶锥角16.5079.7716根锥角10.2373.5017大端齿顶圆直径83.33mm297.57mm18螺旋角3519螺旋方向小锥齿轮左旋,大锥齿轮右旋20周节25.12mm21理论弧齿厚16.74mm8.736mm1.2螺旋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2.1齿轮材料的选择齿轮材料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有45钢、30CrMnSi、35SiMn、40Cr、20Cr、20CrMnTi、12Cr2Ni4、20Cr2Ni4等。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1)齿轮材料必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2)应考虑齿轮尺寸的大小,毛坯成型方法及热处理和制造工艺。(3)正火碳钢不论毛坯的制作方法如何,只能用于制作在载荷平稳
16、或轻度冲击下工作的齿轮,调质碳钢可用于制作在中等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4)合金钢常用于制作高速重载并在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5)金属制的软齿面齿轮,配对两轮齿面的误差应保持为3050HBW或更多。根据以上原则选小Ni齿轮材料为20Cr24(渗碳后淬齿面硬度5662HRC)选取大齿轮材料为20MnVB(调质齿面硬度5662HRC)1.2.2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其齿根弯曲应力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弯曲应力,-作用在轮齿中心上的圆周力,-作用在大齿轮上的计算扭矩-大齿轮平均分度圆直径-分锥角-过载系数,与锥齿轮副运转的平稳性有关。可取对有液力变矩器的轮式装载机取;-动载系
17、数,与齿轮精度及节圆线速度有关。当轮齿接触良好节距与同心度精度高时可取;-尺寸系数,反映了材料性质的不均匀性与轮齿尺寸热处理等因素有关。因为时,所以-1.101.25,取-齿宽;-齿数;-齿轮大端模数-弯曲强度几何系数,综合考虑了齿形系数,载荷作用点位置,轮齿间的载荷分配,有效齿宽,应力集中系数及惯性系数等。查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页图3-5-18可得:把以上各参数代入公式可得大小锥齿轮的弯曲许用应力分别为:;弯曲许用应力.即:所以齿轮弯曲强度能满足要求。(2)轮齿齿面的接触强度计算轮齿齿面的接触强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接触应力,Mpa-弹性系数,-齿轮大端圆周力-过载系数,取-动载系数,取
18、-尺寸系数,当材料选择适当,渗碳层深度与硬度符合要求时,可取-载荷分配系数,取-表面质量系数,与表面光洁度,表面处理等有关,对精度较高的齿轮取-小锥齿轮宽度-大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表面接触强度综合系数,考虑到轮齿啮合面的相对曲率半径,载荷作用点位置,轮齿间的载荷分配,有效齿宽及惯性系数等。查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页图3-5-23可得:把以上各参数代入公式得:又因为许用接触应力为:(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所以齿轮的接触强度满足要求。(3)锥齿轮传动的当量齿轮参数计算锥齿轮原始几何参数:齿形压力角;齿数,,齿数比;分锥角,;齿宽;大端分度圆直径,;中点分度圆直径;,;中点螺旋角,中点模数齿宽系
19、数为1/4到1/3,常取0.3,所以=6.8mm;中点法向模数;齿顶高,;表1.2锥齿轮的当量圆柱齿轮参数名称代号计算公式结果中点端面当量圆柱齿轮参数当量齿数齿数比分度圆直径中心距顶圆直径当量齿轮端面压力角基圆直径基圆螺旋角vb端面基圆齿距Pvb啮合线长度gva端面重合度纵向重合度续表1.2锥齿轮的当量圆柱齿轮参数总重合度齿中部接触线长度对于齿中部接触线的投影长度中点法面当量直齿圆柱齿轮参数齿数分度圆直径中心距顶圆直径基圆直径啮合线长度法面重合度(4)轮齿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正交()锥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可按下式计算:(机械设计手册)式中:-轮齿接触疲劳强度,-小齿轮大端圆周力,可用下公式
20、计算:-使用系数,查机械设计表10-2取。-动载系数取-齿向载荷系数。,由机械设计手册页表16.4-28可查得,所以-端面载荷系数查机械设计手册页表16.4-29可得-节点区域系数,可由公式所以:-中点区域系数,可用下式计算:式中可由下表求出:表1.3纵向重合度02由上表可求出:所以:-弹性系数,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计算齿面接触强度的螺旋角系数,-计算齿面接触强度的锥齿轮系数,-计算齿面接触强度的载荷分配系数。当时,当和时,因为所以把以上各参数代入公式可得:材料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为:(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所以齿轮的接触疲劳应力满足要求。(5)锥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锥齿轮齿根弯曲疲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L50 装载 驱动 设计 说明书 学习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