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监理培训资料知识分享.doc
《交通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监理培训资料知识分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监理培训资料知识分享.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交通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监理培训资料-1、 环境保护单行法分为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污染防治法两大类。生态环境保护法主要包括环境要素保护法和区域保护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风景名胜区保护法等污染防治法主要包括环境要素污染防治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环境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步入法制轨道。3、 宪法是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根本依据与原则4、 环境保护
2、法律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5、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还规定,如遇国际条约与国内环境法有不同规定时,应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国先后缔结和参加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等29项国际环境保护条约。6、 环境保护法必须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方针。7、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复杂的环境条件相结合所构成的自然基本单位。8、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由两大部分、四个基本成分
3、所组成。两大部分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或称为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四个基本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9、路域生态系统公路项目建成以后,随着绿化和生态恢复为主的环保工程的实施,出现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称为“路域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应包括公路征地范围内的用地,宽约50-70m,数十至数百公里的地带。它的非生物环境包括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上、下边坡、排水沟、隔离栅、隧道、桥梁、声屏障等构造及其周围,以及立交区、服务区、管理所等,10、如果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稳定,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
4、,则这种状态可称为生态平衡。1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三种方式: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12、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3、自然保护区内部,一般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保护区的精华所在,是保护对象最集中、特点最明显的地段。需要严格保护,属于绝对保护区。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在核心区的外围,是为保护核心区而设置的缓冲地带,一般只允许进行科研观察活动。实验区。在缓冲区的外围,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科研、教学实习,生态旅游与优势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工作。14、湿地是
5、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位不超过6m的滨岸海域,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之一。15、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它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在我国“水土流失”也称“土壤侵蚀”。16、公路景观分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地形地貌、水体水面、林木花草、气象节令。人文:城镇、农村、文化。17、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道路的廊道与分隔效应;迫近效应;诱导效应;水文影响、对土地利用影响;景观影响。18、生态恢复与优化的原则: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重;因地制宜;
6、临时占地应不低于原生态功能;乡土和归化植物优先、外来物种慎用;建设和养护并重。19、按土壤侵蚀外营力将全国土壤侵蚀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水力侵蚀为主区、风力侵蚀为主区、冻融侵蚀为主区),根据地质、地貌、土壤等形态将3个一级区又分别划分为5个、2个、2个二级区20、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水土流失治理方针;“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21、水土保持的指导方针:(1)预防为主,开发建设与防治并重;(2)积极采用综合的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3)分区分散防治,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4)公路水土保持与工程建设相结合。(5)交通建设水土保持管理与地
7、方水土保持管理相结合。22、水土保持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一般指公路建设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弃土弃渣场以及临时工程占地等)和直接影响区(一般指由于公路建设行为而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直接产生影响的区域,如项目区外的拆迁安置区、排水承纳区等)。23、高填深挖、隧道等地段对环境的影响:高填深挖、隧道等地段,可能影响地下水脉,造成泉流涸断,继而影响人畜饮水,或改变表层土壤的含水量,从而使植被类型发生变化24、噪声可以造成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听力损伤(耳聋)。一般在80dB以下不致于危害听觉,而超过85dB则可能发生危害。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是特异性的,以下各种影响都是非特异性的(别的因素也可引起)。25、环
8、境噪声的度量,不仅与噪声的物理量有关,还与人对声音的主观听觉感受有关;人耳对声音的感觉不仅和声压级大小有关,而且也和频率的高低有关。其测得值称为A声级(LA),单位dB(A)。敏感点的环境噪声评价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单位dB(A)。2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27、除了打桩和爆破作业外,其他施工阶段的一般施工噪声的达标距离,在昼间约需60m,而在夜间则需200m,甚至更远。28、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原则和步骤:降低源强、控制传播途径,接
9、受者防护。28、环境敏感点附近施工防治措施:在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点附近施工时,应采取如下措施:(1)在施工场界设置临时隔声围护;(2)高噪声作业避开学校的上课时段、医院及敬老院的午间休息时段;(3)夜间停止包括打桩在内的高噪声(高振动)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4)利用学校的固定节假日、寒暑假进行某些特定的高噪声作业;(5)夜间不准开山放炮。29、公路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的防治措施:合理选址;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工艺;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维修;其余见28环境敏感点附近的防治措施。30、从声学技术来分类,噪声控制可分为:吸声
10、、隔声、消声、减振及阻尼,31、声屏障的长度应大于其保护对象沿道路方向的长度。一般来讲,声屏障的外延长度应大于受保护对象到声屏障距离的3倍。声屏障如果不能作到足够长,则降噪量将大大减少。32、常见声屏障结构类型土堤结构;混凝土结构;木质结构;金属和复合材料结构;组合式结构33、绿化林带的降噪效果十分有限。每10米降低1分贝,最大不超过10分贝。34、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水污染分成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类35、公路施工废水的组成:主要是汽车冲洗废水和施工设备维修废水。洗车废水所含污染物以泥砂颗粒物、石油类为主,设备维修站排水则以石油类为主。36、常用物理性水质指标
11、:如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其他物理性状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3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类水体适用范围: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38、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规定: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堆置和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
12、便和其它废弃物;禁止设置油库;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类,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它活动。39、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施工作业的生产污水主要指工程中各大、中、小桥梁建设过程中钻孔桩污水和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含油污水。40、废水处理的方法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41、生活污水处理按处理程度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处理的任务是从污水中除去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多采用物理处理法中的各种处理单元如化粪池42、公路交通沿线的附属设施的污水处理设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是好氧生物处理法、干厕和化粪池。好氧生
13、物处理法按工艺流程可分为三种:A/O法、A2/O法、SBR法。4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敏感点包括:如居民集中区、医院、疗养院、珍稀动植物保护区等。污染要素的监测,主要依据拟建项目而定,以相应的污染要素为重点。如公路项目应以CO、N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为主。4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时间的要求合适的监测时间才能保证监测浓度时空分布的代表性。确定时主要考虑气象条件。一般连续监测57天。45、公路施工阶段,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尾气及路面铺浇沥青的烟气。46、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拌和场的选址应在距村庄、学校等环境敏感点300m以上,以避免沥青烟气对这些敏感点的直接影响。47、水泥混凝
14、土拌和场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与其距离应在300m以上。48、运输扬尘的防治措施:(1)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安全、文明、按规定车速行驶。(2)科学选择运输路线。(3)运输道路应定时洒水,每天至少两次(上、下班)。(4)粉状材料应罐装或袋装,粉煤灰采用湿装湿运。土、水泥、石灰等材料运输时禁止超载,并盖蓬布,如有洒落,应派人立即清除。49、为了减轻沥青烟气对环境空气、操作人员健康、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对沥青砼拌和站的要求:(1)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和,合理安排沥青混凝土拌和场。采用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装置,并配备除尘设备、沥青烟气净化和排放设施。(2)沥青混凝土拌和场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与其
15、距离应在300m以上。(3)拌和场为操作人员配备口罩、风镜等,实行轮班制,并定期体检。50、公路施工过程中防治扬尘的措施:1、汽车及施工机械维修应采用下列措施:(1)加强汽车维修保养,保证汽车正常、安全运行。(2)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率。2、运输扬尘的防治(1)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安全、文明、按规定车速行驶。(2)科学选择运输路线。(3)运输道路应定时洒水,每天至少两次(上、下班)。(4)粉状材料应罐装或袋装,粉煤灰采用湿装湿运。土、水泥、石灰等材料运输时禁止超载,并盖蓬布,如有洒落,应派人立即清除。3、沥青混凝土拌和为了减轻沥青烟气对环境空气、操作人员健
16、康、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施工管理的方便,提出下列措施:(1)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和,合理安排沥青混凝土拌和场。采用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装置,并配备除尘设备、沥青烟气净化和排放设施。(2)沥青混凝土拌和场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与其距离应在300m以上。(3)拌和场为操作人员配备口罩、风镜等,实行轮班制,并定期体检。4、灰土拌和应采用下列措施:(1)合理安排拌和场并集中拌和,尽量减少拌和场。(2)灰土拌和场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与其距离应在200m以上。(3)对拌和场操作人员实行卫生防护,为其配备口罩、风镜等。5、水泥混凝土拌和应采用下列措施:(1)水泥混凝土集中拌和,封闭装罐运输。采
17、用先进的水泥混凝土拌和装置,配套除尘设备。(2)水泥混凝土拌和场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与其距离应在300m以上。(3)拌和场为操作人员配备口罩、风镜等,实行轮班制,并定期体检。6、筑路材料的堆放在施工期,筑路材料的堆放对下风向的敏感点可能产生影响,如遇上大风、雨、雪天气,材料流失也会造成污染,应采用下列措施:(1)筑路材料堆放地点选在环境敏感点下风向,距离100m以上。(2)遇恶劣天气加蓬覆盖。(3)注意合理安排粉煤灰堆存地点及保护措施,减少堆存量并及时利用,必要时设围栏,并定时洒水防尘。51、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的性质多种多样,成分也十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其污染往往是多方面、多环
18、节要素的。其主要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侵占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5、影响环境卫生52、控制固体废物污染途径如下:1、改革生产工艺(1)实现清洁生产。生产工艺落后是产生固体废物的主要原因,推广和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对削减有害废物有重要意义。(2)采用精料。如果原材料品位低,质量差,固体废物的量就大。采用精料就会大大减少固体废物的量(3)抓好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年限。2、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3、进行综合利用4、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53、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1、“无害化”技术政策2、“减量化”技术政策3、“资源化”技术政策54、固体废物的处理方
19、法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固体废物转变为适于运输、利用、储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1、焚烧法2、化学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浸出法)3、分选法4、固化法5、生物法55、施工固体物来源、主要组成物及处置措施来源主要组成物处置措施路面工程拌和场物料运输洒落路面浇筑沥青废料、混凝土废料收集并运送至弃渣场机械设备维修废配件回收利用桥涵工程河道开挖污泥运至弃土(渣)场钻孔、打桩泥浆设置沉淀池,污泥运至弃土(渣)场工程船舶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卫生填埋56、工地化学危险药品使用存放、材料混合料击实试验、实验室进行集料磨光值试验的潜在环境影响:项目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工地试验室3化学危
20、险药品1.强酸强碱腐蚀2.易燃3.化学废液4.遗失4材料混合料击实1.压力机排放噪声2.电动油示产生噪声3.击实仪产生噪声8集料磨光值试验1.加速磨光机产生噪声2.废弃物57、拌和场、砂石料场和轧石场设置要求:稳定土拌和场、水泥混凝土拌和场、沥青混凝土拌和场等各种拌和场以及砂石场、轧石场等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58、沥青、油料、化学物品堆放要求: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59、公路施工拌和场和预制场造成的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拌和场、砂石场、轧石场1.扬尘2.废水3.噪声4.固体废弃物2预制场1.废水2.噪声3.
21、固体废弃物60、临时材料堆放的潜在环境影响:临时施工道路的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及扬尘等污染,例如临时施工道路的开辟和修筑以及运输车辆的行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包括耕地、用地、林地以及牧草地等。61、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取土区、弃土区的选址要求:取土区、弃土场禁止选用森林、草地和湿地。62、施工准备阶段环保监理工程师应做的工作内容:1、熟悉工程资料,掌握工程整体情况(包括工程环境影响区域)。环境保护监理人员应掌握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环保要求和措施,熟悉环评批复的内容,对照工程设计文件、图纸以及现场环境,对施工期的环保情况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2、编制施工环境保护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 建设 工程 环境保护 监理 培训资料 知识 分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