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政工作整体发展调研报告 .doc
《2022民政工作整体发展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民政工作整体发展调研报告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政工作整体发展调研报告 当前至今后几年,民政工作将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确保民政工作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近一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第二十一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结合威海实际,围绕民政事业的发展对如何整体推进城乡民政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城市民政工作,推进城乡民政工作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审时度势,适时转变民政工作思路 城市化大发展要求加强城市民政工作。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将加快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随着户籍制度的全面改革,城乡人口比例将发生根本性逆转。我们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解决人的
2、问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必将增大民政工作在城市中的比重。同时,城市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越强。有关分析表明,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5倍,200万以上超大城市是它的3.35倍,其中每百万元固定资产的工业产值要比全国城市平均数高出45%。可见,相同的投入,在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的效果,会比人口分散的农村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就要求我们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从民政工作整体发展的角度,重视城市民政工作的研究,加大城市民政工作的力度。 入世影响的不断显现要求民政工作“城乡并重”。入世对民政工作的影响是全面的,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
3、入世后,农业和部分企业由于竞争力不强很难适应国际竞争,农民收入可能下降,城市失业人员短期内可能激增,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国内民间组织职能的强化和国外民间组织的渗透,将冲击现行城乡民间组织的管理运行体制;wto不仅将给我国带来经济、效益理念,还将带来政治、文化理念,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民主政治生活模式,对如何按照党的指导方针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服务行业的开放,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也将受到一定影响,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城市民政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农村民政工作,推动城乡民政工作的协调发展。 费税改革的全面铺开要求民政工作“以城带乡”。从试点情况看,费税改革给农村民政
4、工作带来了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优抚对象优待标准难以提高,优待金难以保障,农村特困户救济金难以筹集,等等。这些问题单靠农村力量很难解决,迫切要求我们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从维护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挥城市民政工作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资源,积极帮助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城乡民政工作整体发展。 二、搭建平台,全面整合城市民政工作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单位,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因其居民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具备强大的整合力。我们只有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建设为总抓手,把其它工作有机融入社区建设当中,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全面整合城市民政工作。 (一)以理
5、顺城市管理体制和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按照“三下一转”的原则,突出解决好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等问题,将相关事权和财权下放到社区,全面推行“一门式”办公,切实增强社区的协管权和监督权,建立起政府指导、街道组织、社区管理的良性互动关系,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权力保障。应按照“议行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及其常务议事会,切实解决好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办公经费等问题,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组织保障。应全面完善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各项制度,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扩大城市基层民主
6、,实现社区居民自治,为开展城市民政工作搭建坚实的平台。 (二)以街居为依托,切实加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应借助街居力量,“双向”培育社区民间组织。一方面,应协调政府自上而下培育发展服务于社区居民和行使社区管理职责的协会组织,如慈善协会、殡葬协会等;另一方面,应自下而上积极培育发展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文化需求的团体式组织,如老人联谊会、体育协会等。同时,应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作用,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社区民间组织动态,建立起社区民间组织管理监督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城市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确保城市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以社区服务网络为渠道,
7、进一步做好城市社会救助工作。应建立社区服务网络系统,把市(区)、街、居和中介服务机构纳入网络管理,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区救助保障体系。通过组织社区单位和社区志愿者开展包户帮扶活动,切实为孤老、残疾人及特困群众解决生活难题。通过中介服务、家政服务实体和网点,积极实施社区居民“再就业工程”,进一步拓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门路。通过社区服务网络,及时了解特困群体的家庭生活收入状况,更好地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应保尽保。 (四)以实施“星光计划”为突破口,加快城市社会福利社会化步伐。应把福利彩票与“星光计划”的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营造福利彩票依托“星光计划”树形象,
8、“星光计划”依靠福利彩票求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二者的健康协调发展。应充分调动社区组织参与实施“星光计划”的积极性,多方筹措福利资金,大力整合福利资源,合理安排福利项目,全面实施福利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方便实用、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同时,应积极发动社区志愿者大力开展社区福利服务,为家庭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在城市中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社会福利社会化运作机制。 (五)以服务于社区建设为宗旨,不断提高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水
9、平。应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便于社区管理着眼,根据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布局、人口状况和辐射带动力等因素,科学编制和完善社区规划,合理确定社区布局,同步做好“镇改办”、“村改居”和居委会“空白点”工作,为社区建设打好基本框架。应本着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原则,做好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街巷的冠名和更名工作,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打造城市品牌。 (六)以社区服务组织为载体,积极做好优抚军休工作。应把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社区群众性服务组织,因势利导地转变为实体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为优抚对象和军
10、休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康复、保舰供养以及社会公益服务,积极构建社区优抚军休服务网络,实现社区服务与优抚军休工作的有机结合。 (七)以整合社区资源为途径,努力营造双拥工作合力。应建立健全社区双拥工作的有效机制,不断丰富社区军民共建内容,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双拥模式,力求把双拥工作延伸到社区,落实到社区。应多方激发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双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城市社区的科技、文化、经济等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法律拥军和理论拥军等活动,主动为驻军办好事、办实事。应协调驻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拓展社区服务,搞好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等方面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民政工作整体发展调研报告 2022 民政 工作 整体 发展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