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关于声的学问点.docx
《物理关于声的学问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关于声的学问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关于声的学问点 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学问;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究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章。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物理关于声的学问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物理关于声的学问点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动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悦耳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
2、交谈,由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状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例1在桥洞内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缘由是() A.桥洞内不能产生回声 B.桥洞反射的回声从洞口跑掉了 C.桥洞呈对称状,回声相互抵消了 D.桥洞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 解析:回声
3、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这样离反射面的距离要在17m以上,在桥洞内说话时,桥洞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就听不到回声,应选D。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推断声源方向
4、的重要基础。 例2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这是双耳效应 C.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大 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解析: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是靠着双耳感受到声音时间的先后、强度的不同和不同的振动步调,形成不同的感觉,来推断声源方向这就是“双耳效应”原理。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但雷声却隆隆不断,是由于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所以应选D。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凹凸。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觉: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
5、筋时可以发觉: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上述试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由物体本身打算。人们依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听见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 例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关于 学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