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 文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校对(jiào) 别墅(shù) 仙露琼浆(qióng)B. 萌发(méng) 嘹亮(liáo) 抑扬顿挫(cuò)C. 鲜妍(yán) 哺乳(f) 一气呵成(h)D. 菜畦(qí) 思慕(mù) 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但是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会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B. 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惧是工作和休息
2、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争锋相对。C. 我沉浸在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D. “他哥哥来啦?”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我还不知道呢!”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A. 成都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 清幽宁静的青城山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炎炎夏日一到,八方游客就会接踵而至。C. 川流不息的锦江,古老而现代,它承载着成都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蓉城的飞速发展。D. 地铁6号线尚未开通就已家喻户晓,其科学而极具个性的设计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A. 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B. 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C. 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D. 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
4、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怒而飞 怒:振奋,此指用力鼓
5、动翅膀B. 志怪者也 志:志向C.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D. 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 去以六月息者也 不以物喜C. 而伯乐不常有 温故而知新D. 其真无马邪 帝感其诚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A. 天空辽远,是它真正的景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B. 天空辽远,难道是它真正的景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C.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D. 天色湛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难道
6、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8.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两文同写动物,形象迥异。甲文描绘了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的“大鹏”,乙文刻画了不遇伯乐、屈辱而死的“千里马”。B. 两文借物抒怀,情感有别。甲文借“大鹏”迁往南海展现了作者的恐惧,乙文以“千里马”遭受屈辱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C. 两文语言精当,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乙文连用“不字,言简意赅,引人深思。D. 两文皆为经典,价值各异。甲文的“鲲鹏”超越现实,富有浪漫色彩,影响深远;乙文论说“伯乐”与“千里马”之关系,极具现实意义。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默
7、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请在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王维的竹里馆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答: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摩诃池,消逝的仙湖陆游曾有诗写道:“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翻开唐宋诗卷,你会发现“摩诃池”是一处被频频提到的成都胜境。摩诃池始建于隋朝,故址位于现天府广场至人民公园一带。582年,蜀王杨秀建府城,命
8、人在城内取土,留下巨大土坑,雨水渐积,终成大湖。一位西城僧人见此湖而生感慨:“摩诃宫毗罗。”“摩诃”指大,“宫毗罗”为龙,此语谓湖大有龙,故当时人们将此湖命名为“摩诃池”。摩诃池曾是成都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唐时,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常至摩诃池泛舟游览,宴饮聚会。杜甫寓居成都时,便是摩诃池的常客。五代时,摩河池成为皇家宫廷后苑,被扩、大至千余亩。彼时的花蕊夫人甚爱摩诃仙境,将其写入多首宫词。宋时,摩诃池重回民间,桃花灼灼,杨柳依依,水波潋滟,游人如织。“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陆游常在摩诃美景中流连忘返。北梦琐言载:“韦皋镇蜀,常饮于摩诃之池。”唐代地方官韦皋,不仅喜爱摩诃池的风光,还对
9、摩诃池进行了改造。书皋将解玉溪之水引入摩诃池,他的继任者又将金水河与摩诃池相连,河湖水网得以贯通。以摩河池为枢纽,成都城内的水路交通系统最终形成,并与城外的锦江相连。此后,城内城外,水路连通,水上运输日益成为成都工商业的主要运输方式。摩诃池还在战乱年代庇佑了一方百姓。唐咸通十一年,南诏国军队攻成都,城郊百姓入城避难。人口骤增,加上困守日久,致城内井水枯竭。资治通鉴载,百姓“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可见,摩诃池不仅是 甲 ,也是 乙 ,还是 丙 。遺憾的是,自宋代起,摩诃池开始衰落,逐渐被填充,所余水面越来越小。明代,摩诃池仅在西南方向留下小块水面。清代,唯有金水河尚存。1914年,全水河被填
10、充,摩诃池也就不复存在了。”唉!当杭州人荡舟烟雨空濠的西湖,当无锡人沉醉烟波浩渺的太湖,当南京人流连人文荟萃的玄武湖,你应知道,成都人也曾拥有声名远播的仙湖摩诃池!(改写自成都简史)10. 联系全文,在第六段甲、乙、丙三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甲_ 乙_ 丙_11. 文章第一段与第三段分别引用了陆游的诗词,两处引用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12. 如要在第一段末尾加上一句话,下面哪句更合适?请联系全文,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如果跟今天成都人提及这个地方,他们大多会一脸骄傲:摩诃池,我们的仙湖!B.如果跟今天的成都人提及这个地方,他们大多会一脸兴奋:摩诃池,它在哪儿呢?C.如果跟今天的
11、成都人提及这个地方,他们大多会一脸疑惑:摩诃池,咋没听过呢?五、作文(60分)13.作文艾青有一首小诗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一个呢?请任选其中一个词语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过摩诃池(其二)宋祁池边不见帛阑船,麦陇连云树绕天。百岁兴衰已如此,争教东海不为田?(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四川省 成都市 备考 2022 年中 语文试题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