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5分,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水之后立即关闭水龙头B用口杯接水刷牙C洗脸水用来冲马桶D隔夜的凉开水直接倒掉2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 )A海水B液氮C金属铜D冰水混合物3生活中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铁块生锈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火柴燃烧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太湖水B过氧化氢C二氧化碳D氯酸钾6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B水C过氧化氢D硫酸铜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2、( )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D100升气体被压缩到1升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8小红的笔记本中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9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10下列化学用语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3OBN2CCuDCO211用燃着的小木条不能鉴别的一组气体是( )A空气、氮气、氧气B氢气、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氮气
3、、空气D氧气、二氧化碳、空气12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B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异黄酮的相对分子量为222gD异黄酮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10:21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B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C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D氮气、氮的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14如图表示物质甲和乙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
4、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4中分子B丁物质是化合物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丙分子是由5种不同的原子构成15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下图能正确反映高锰酸钾和氧气质量变化的是( )ABCD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5分)16(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人体中最多的物质_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有毒气体_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_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2)根据图中回答问题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图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酒精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图中标号所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17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同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1)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2)水通电分解_18小红打算用下图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题目要求答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_;(2)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填编号,下同),如果用G装置来收集氧气则应从_端通入(填“a”或“b”)(3)已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液体)和块状大理石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则可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4)利用下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
6、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写出装置甲中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_(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1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加入的絮凝剂一般是_;(2)步骤的操作是_,如果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_;
7、(3)步骤加入液氯消毒,液氯(Cl2)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HCl)和次氯酸(HClO),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来杀菌,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4)可以向净化的水中加入_,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20按照体积计算空气中氧气约占_%,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1),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偏小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查阅资料】颜色、状态熔点/燃烧所需最低温度/密度/gcm3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2.34白磷白色固体44.1401.82二氧化碳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加热的条件下铜粉能与氧气
8、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猜想】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你还能做的猜想是_(写一点即可)【交流与讨论】(1)写出图1中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2)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完成图1的实验,但事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一定量的_;(3)他们对图1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更换为白磷,理由是_;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金属铜的_性;与图1实验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探究与反思】(1)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所以乙同学的
9、猜想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2)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2)进行实验(左边玻璃管上面的空气平均分成了5等份,并标刻度线),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同时能观察到_,得到了较准确的数据,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白色固体左玻璃管上端的白色固体主要成分可能是_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5分,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水之后立即关闭水龙头B用口杯接水刷牙C洗脸水用来冲马桶D隔夜的凉开水直接倒掉【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10、措施很多,根据生活中节水的做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用水之后立即关闭水龙头,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B用口杯接水刷牙,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C洗脸水用来冲马桶,属于一水多用,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D隔夜的凉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 )A海水B液氮C金属铜D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
11、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金属铜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故选A【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3生活中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铁块生锈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火柴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12、解答】解:A、铁块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火柴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
13、)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4、,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太湖水B过氧化氢C二氧化碳D氯酸钾【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意可知,含有氧分子的既含有氧气的物质来分析【解答】解:A、太湖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故含有氧分子,故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D、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
15、、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6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B水C过氧化氢D硫酸铜【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
16、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D100升气体被压缩到1升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闻到花香,是
17、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100升气体被压缩到1升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小红的笔记本中记录了如下实验
18、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
19、比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需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9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
20、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下列化学用语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3OBN2CCuD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3O微观上表示3个氧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正确B、N2宏观上表示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1个氮分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C、Cu宏观上表示铜元素,微观上表示1个铜
21、原子,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D、CO2宏观上表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式、元素符号等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可表示宏观意义,又可表示微观意义,而在符号的前面加相应的数字(不是1)只表示微观意义11用燃着的小木条不能鉴别的一组气体是( )A空气、氮气、氧气B氢气、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氮气、空气D氧气、二氧化碳、空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氮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空气的性质进行分析: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山区 2016 九年级 化学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